会计借贷分不清

feion1992024-07-25  0

不要把借方贷方简单的理解为增减,它们仅仅是单纯的一个符号而已,不要按字面意思去理解。必须先把会计科目表的科目名牢牢背下,它们属于哪类,按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等去记忆。接下来就要记住下面的规律:资产类、成本类:借方记增加 贷方记减少。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收入类:借方记减少 贷方记增加。

先分清所有科目的借贷方分别是表示增加呢还是减少,然后发生一笔业务,就思考是和什么科目挂钩的,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依照这个原理来就好了。比如:销售货物,开了一张增值税发票,你就想啊,票开出来了,就要缴税了,就会收到钱了,收入会增加,自然就想到“银行存款/应收账款”“收入”“应缴税费”这几个科目啦。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资产类科目都是借方表示增加的)贷:主营业务收入(收入类科目都是贷方表示增加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缴税属于负债,都是贷方表示增加的)当然,我们销售货物,货物肯定少了嘛,另外有收入,就要结转成本啊,所以:借:主营业务成本(成本类都是借方表示增加的)贷:库存商品(货物属于资产,都是借方表示增加,贷方表示减少的)当然后期学习还有比较深奥一点的,要学进去了就不难了。祝你成功!

会计借贷区分方法:

1、资金流入企业的业务区分

即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增加。资产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增加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

2、资金在企业内部流动的业务区分

即资产、收入和费用之间或资产要素内部的增减。资产和费用的增加以及收入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收入增加以及资产和费用的减少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

3、权益转化的业务区分

即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三者之间或一个要素内部有增有减。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利润增加记入相关账户的"贷方",减少则记入相关账户的"借方"。

4、资金退出企业的业务区分

即资产和负债、所有者权益同时减少。资产减少记入有关账户的"贷方",负债及所有者权益减少则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由此可以看出,每类业务都要同时记入有关账户的借方和另一些账户的贷方,且记入双方的金额相等。

分辨发生会计科目:

1、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2、负债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3、所有者权益类科目: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4、成本类科目: 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

5、损益类科目:损类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益类增加记贷方,减少记借方。

会计借贷区分的方法:要理解的是借贷方向,有一句口诀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就是说每一笔分录都有借方、贷方,而且每个科目的借贷两个方向的总的金额是相等的。借贷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作为记账原理,以借、贷作为记账符号来反映经济业务增减变化的一种复式记账方法。借贷记账法下,所有账户的结构都是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但借方、贷方反映会计要素量变化的增减性质则是不固定的。不同性质的账户,借贷方所登记的内容不同。资产类账户,一般借方表示登记增加数,贷方表示登记减少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207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