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完全零基础。为了准备初会,半年前的我在百度知道上刷了好多贴,介绍初级会计师怎么准备的,说实话当时感觉信息量很大,各种课程辅导书看的云里雾里的。大概从过年那个时候就开始零散准备了。简单介绍下,你需要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两科,每科满分为100,一次性都合格(60分)才可以。关于复习进度和策略其实寒假刚开学没多久就越发意识到自己时间紧迫。两本书太多太多东西了,有基础的人还可以选择不看网课,直接自己看知识点做题背题。但是我原来一点都没有了结果相关知识,有的课跟着还踉踉跄跄的,更别提不听课了。所以几乎看完了所有的课,除了初级实务最后一章,因为实在没时间了。学习每一章的步骤就是打印讲义,对照讲义看视频,一遍不懂再看一遍,然后列框架整理笔记。但是我没有整理经济法的因为知识点太碎了,处处都是考点,我把书抄一遍一点用都没肯定。实务也没有把所有知识点都整理出来,主要就是整理会计分录。附几张我的笔记:我几乎是把大部分的课程都听完了在开始做题的。复习每章的知识点,复习完了做章节练习题。最后离考试还有两三天的时候几乎一套完整的套题都没做,最后也是两科总共做了两三套题就去考试了。不是说刷题不重要,主要是我前期基础打的好,毕竟一章一章来的。这比很多人听完课也不怎么复习,直接做套题要好无数倍我感觉。【关于准备时间】关于准备时间,一定要趁早,两科,每科8章,几乎每一章内容都很多,尤其是对于没有基础的人。我当时刷知乎,好多人都说一个月就行,我想说一定别轻易信,他们中多少人是会计专业的,又有多少人无意识中夸大了自己的复习效率,以此彰显自己的厉害和所谓的优越感呢?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信了,你就输了。我开始的还算早的,但是后期也很慌张,总感觉差很多看不完,大概考前20多天吧我中午几乎就不回宿舍休息了,一包一包的冲咖啡,有时候中午把晚上的饭也就买了,直接随便吃点就学习了。因为时间真心不够啊!!!话已经说到这了,【资料包和指导课程】就在下边了。毕竟准备越充分,胜算越高。【初会扫盲备考课】名师规划课+最新笔记考点+思维导图免费领真心希望大家都能通过呀因为从众吧, 我们班女生几乎全报了,相当一部分人都是在开始准备的时候发现东西太多,看也看不完就直接放弃的,也有一部分人匆匆忙忙看完视频,没时间好好巩固没有及格的。最后成功上岸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虽然是初级,万不可掉以轻心。顺便附带一句,只要用心准备,一定没有问题!记得那个时候在图书馆背经济法到绝望时我就想着到时候真的过了就太棒了。考高分过了的话我一定要发个知乎把经验传递下去,也算是庆祝一下。查到分数的那一刻真的感觉太不容易了。还有想说的就是,报名的时候别选成户口本地址,选的地址是你要去参加考试的。我就选错了地址回家考的试实在时间不够可以不看实务的最后一章政府会计那里,这一章考点少,经济法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处处都是考点,最后一章也很重要,不过第一章考点较少,大家可以加快加快进度,别因小失大一定要坚持下来,别放弃过了的话别忘记考后审核。据说从第二年开始还要参加继续教育,如果以后真的想从事会计的话。不过考完之后越发觉得会计不适合自己,不喜欢,没必要盲目追求当下热的考试。不过,我也算不上后悔吧,毕竟那个时间我不准备这个考试我也实在想不出来有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来做了,与其虚度光阴,不如多学一个技能来充实自己。知乎可能会不常用,我一定会尽力帮大家,但是我回答里提到的问题就请大家别问了,最起码要尊重一下我的劳动成果,不要一上来就问一些我反复强调的问题,因为我学习也很忙,不想解释我已经讲过的东西,希望大家理解!最后,建议非会计专业求稳型开始准备的时间:1. 如果你不喜欢高强度紧迫感的学习,更倾向于循序渐进,或者是上班族业余时间少。建议你今年11月报完名就开始慢慢准备,没有什么压力。可以用去年的网课资料,因为这个时候新的还没出,而且去年这个考试大改革了,今年应该不会怎么变(去年网校老师也是这么说的)。但是建议大家先别着急买书,毕竟书要100左右,等新的出来再买就行.资料可以看网课配套的资料包和免费指导课记得领了听听啊。此处领取:【初会扫盲备考课】名师规划课+最新笔记考点+思维导图免费领2. 如果你想正常的,不太紧也不太松的开始准备,建议今年12月开始,最迟明年1月中旬。如果你适合较高强度的学习,建议你明年2月中旬开始,再晚就真的太紧张了。最晚最晚不要超过3月上旬。再晚的话我就建议你准备明年的考试了(注意,以上是针对零基础的情况!!!科班出身肯定就会轻松很多,大家肯定还是要考虑自己情况)
以目前中国的情况来说,初级会计没有太大的用,但是多拿点儿证,还是很好的。能够帮助你找工作,有利于你在工作方面的突出能力。
参加初级会计证考试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初级证书。初级会计证考试设《经济法基础》、《初级会计实务》两个科目。如果你想去会计事务所,不建议考初级会计,建议考cpa(注册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因为只有国内CPA在国内有审计签字权,一般大的会计事务所有cpa证会更好进去。
那就看你的能力啦。首先说说初级吧,初级考《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两科,并且必须一次通过。 我很久以前就把初级考下来了,那时候有计算大题,综合题,貌似2010年开始有不定项选择代替了计算,我不知道是不是,建议大家找找历年题。《初级会计实务》,个人感觉《初级会计实务》比《中级会计实务》详细一些,初级会计实务的主要内容是在企业中,一般会计业务中出现的,就是经常出现的一些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比如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成本,利润等问题。其中资产涉及到应收应付,交易性金融资产,(好像2010年增加了投资性房地产)。不会涉及到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会涉及到债务重组,长期股权投资等中级的知识。 从整体上说,初级会计实务不难,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湖南,广东,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考的,那么初级对你来说重点就是经济法基础。如果你的会计证是河北,江苏,陕西,河南,广西等地考的,那么初级会有难度,因为这些地方的会计证的账务处理知识太少,我看过这些地方的教材,就一章涉及到账务处理。好了,说主题,初级会计实务的方法。首先这本书分为两大块,前面是实务,后面是成本会计(以前还带基础,基础所指的是比如凭证,账簿,账务处理程序,现在没有这些了,直接从资产,负债开始。)学会计常说的是归纳对比记特殊,归纳,比如说资产,资产里面的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其账务处理差不多的,差别在于核算内容的不同。(说到这里我想起来,实务部分的编写,大家拿到书,每章的黑体字都是从意义,账务处理都是从初始计量----减值---处置这么写下来的,大家也可以这么去归纳)对比就是说,资产和负债可以对比,比如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都是可以对比的。你在学负债的时候,你要去联想资产是怎么处理的。一笔经济业务,你不仅要熟悉例如中本企业的账务处理,还要想着对方企业的账务处理,这样能加深你的印象。特殊,你比如交易性金融资产,没什么可以对比的,大体上按照资产的处理方式,这里我说几点。这里要以公允价值后续计量,就会遇到“公允价值变动的问题”。尤其是会计账务处理没学过的。还不知道“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区别。注意,这里同投资性房地产一样的,都涉及到二级科目。在这里,你关键是看一级科目,不要去死记。比如说,初始入账成本100股的股票,成本为100,到了月底100股涨到了110.这就是说,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上升,言外之意,就是资产增加了,资产增加记借方,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上面的这个例子,就是对分录的一种记忆,叫做“记一半”,就是说当你知道记什么科目,而分不清记借方还是贷方的时候,你要逻辑判断是什么要素增加,什么要素减少。交易性金融资产还一个问题是投资收益问题,注意转让的投资收益(不包括收到股利或者利息),转让的投资收益有一种验算,就是最终处置也就是卖出去的价格减去买进来的成本的数字,要等于处置时投资收益的数字(如果投资收益分两步做,就注意投资收益加起来),不要去管中间的数字是如何变动的,因为中间的数字只涉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性房地产,这里我觉得考难题的可能性小,毕竟初级不是注册会计师那么强的综合性。投资性房地产,你注意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运用要求,还一个转换问题,书上很详细的,没多少技术性的东西。核算范围可能是选择题考到的,注意一个产权来判断投资性房地产。然后自用的转为投资性房地产,和投资性房地产转为自用的,这里有些麻烦。然后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要注意了,这里最好放一起学,因为都涉及到初始计量,初始计量又都包括购买和自建/自创,后续计量都包括折旧或者摊销,都包括处置。看书的时候在一起注意联系区别。再然后就是负债了,负债的难点我个人觉得是应付职工薪酬,尤其是物品的发放是个难点的地方,这里注意如果是商品就要视同销售,注意视同销售按照销售价格来算,还是按照成本来算应付职工薪酬。注意一个税。如果是固定资产,比如租用车或者房子给管理人员,注意折旧。然后应交税费绕口,应交消费税,注意是连续生产还是收回后直接对外出售。哪些是算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哪些是算入管理费用,这里一定要注意,也是选择爱考的。接下来是所有者权益,这里内容也少,好理解,没多少可讲的地方,注意利润分配和资本公积吧。注意资本公积涉及到还挺多,你比如投资性房地产的某类经济业务,与资本公积有联系,注意核算范围。然后利润分配和未分配利润吧,这里也有点特殊,没什么对比的。收入,注意代销,在做代销的时候,注意是买断的还是代理的,这里两种情况。还有建造合同。注意销售收入确认的时间,一定要注意,比如广告收入,会员收入的确认时间,是比较重要的。成本费用,记少不记多,记住财务费用的核算内容吧。其他的销售费用是与销售有关的。除开财务费用和销售费用,其他都是管理费用了。利润,记住分布式利润表,书上会给一张表,不要去死记公式,把表,表上每一步都有黑体字,记住黑体字,按照顺序最后算到净利润,每一步计算包括什么,不包括什么。财务报表,注意,这个年年考,到底是考资产负债表,还是考利润表,还是考现金流量表,要注意。资产负债表,如果考这个,那么你发了,财务报表肯定考的,重点是些对分录。财务报表也会考客观。注意按照什么数字,到底是根据科目合计呢,还是要减,还是根据明细记,还是计算分析填列。建议大家仔细看看,你比如货币资金要根据银行存款,三个月内到期的,现金等合计填列。当然不只这一个。主要注意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的填列。这里你记的时候也有一个方法,就是前面所说的4个科目外。其他科目填列的方式都根据类型的,比如某一类的相似的科目就去记。关于后面的成本,这里不难,不复杂,注意借贷会就一般会,成本要计算的有。辅助成本分配问题,在产品与完工产品(尤其是约当产量的问题),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三种主要方法),然后副产品和联产品。成本的算法关键是分配率,分配率就是说几种产品耗用,要计算出分配率就是关键问题。只要你算出是个整数,就对了。辅助成本分配的问题,注意是顺序分配还是交互分配。在产品完工产品约当产量注意,约当产量的问题,注意书上原材料是一次投入,还是每一步开始一次投入,还是随着进度陆续投入,这个就注意了。还要注意一种方法就是消耗定额。品种法,一般不会考,把分录全部写出来,然后成本费用类科目归集。分批法注意表,最重要的是简化的分批法,就是完工了才归集。分步法注意还原。这里说说成本看表的问题吧。一定要注意,一张表,竖着看是加法减法的问题,一定要按照 月初+本月=在产+完工。斜着看,就是算分配率的问题,是除法。经济法基础:2010年与2009年比,改了一章。准确的说经济法基础是包括了税,这里没啥说的。学税,一定要注意,计税基础,初级的经济法基础的税,大题出起来肯定不复杂。与注册会计师的税法比,判断的东西部多。学税好归纳的地方是,税是按照定义,征收对象,纳税范围,纳税义务人,计税基础,纳税时间,纳税地点,税收优惠,这么一个顺序这么列下来的。所以你有空的话,自己罗列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