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定义: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2、会计分类:会计按报告对象不同,分为财务会计(侧重于外部、过去信息)与管理会计(侧重于内部、未来信息)。
3、会计职能:会计的基本职能包括核算(基础)和监督(质保),会计还有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评价经营业绩的职能。
4、会计对象: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投入—运用—退出<偿债、交税、分配利润)。
5、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空间范围,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持续经营(核算基础)、会计分期、货币计量(必要手段)。
6、会计要素: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化、基本分类。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7、会计等式:会计等式是设置账户、进行复式记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的理论依据。
资产=权益(金额不变:资产一增一减、权益一增一减金额变化:资产权益同增、资产权益同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第一等式也是基本等式,静态要素,反映财务状况,编制资产负债表依据)
收入-费用=利润(第二等式,动态要素,反映经营成果,编制利润债表(损益表)依据)
取得收入表现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发生费用表现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1)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2)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3)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3.会计核算方法4.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5.会计科目与账户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和会计科目的区别。6.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7.试算平衡8.会计凭证与会计账簿9.财产清查10.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11.会计报表重点及难点:工业企业产品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会计工作是根据《会计法》、《预算法》、《统计法》、各种税收法规为法律依据来核对记账凭证、财务账簿、财务报表,从事经济核算和监督的过程。
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会计工作人员是进行会计工作的人员,有会计主管、会计监督和核算、财产管理、出纳等人员。
所谓会计,就是把企业有用的各种经济业务统一成以货币为计量单位,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等一系列程序来提供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经济信息。
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专门的方法,对企业、机关单位或其他经济组织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地反映和监督的一项经济管理活动。具体而言,会计是对一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的核算和监督,并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
建议你看看《会计三板斧》,帖子的开头就是基础知识,很实际。如果你想考证,就买本考试专用书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