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单位收入类科目包含“拨入经费”、“预算外资金收入”、“其他收入”三个会计科目,而事业单位收入范围非常广泛,包含“财政补助收入”、“上级补助收入”、“拨入专款”、“事业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其他收入”等多个科目。
根据国际会计师联合会(IFAC)公共部门委员会发布的《国际公共部门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的列报》讲的政府财务报告目标是:提供有助于广大使用者对资源分配做出决策以及评价主体财务状况、业绩和现金流量的信息,反映主体对受托资源管理责任。
(1)提供关于财务资源的来源、分配及其使用的信息;
(2)提供关于主体如何为经营活动融资并满足其现金需求的信息;
(3)提供有助于评价主体为经营活动融资,以及为满足负债和承诺能力的相关信息;
(4)提供主体财务状况及其变化的信息;
(5)提供有助于评价主体在服务成本、效率和成果等业绩的总体信息;
(6)提供表明资源获得、使用是否与法定预算相一致的信息;
(7)提供表明资源获得、使用是否与法律和合同要求相一致的信息。
(一)总账科目的设置目前,我国各级财政部门、行政单位所使用的总账会计科目都是由财政部统一制定的。具体设置见本书第三章和第十二章。(二)明细分类科目的设置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详细说明,各级财政部门、各个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核算和管理的具体要求设置。明细科目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情况:(1)对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2)对结算资金和存款,按照资金的不同性质、结算单位和个人名称设置;(3)对各种财产物资,按照类别或品名设置。(三)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户头。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两者的名称一致,即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共同反映财政资金的运动及其结果。但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科目没有结构;各种会计信息都是通过会计账户提供的。在会计实务中,往往不加区别,将两者等同起来。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分为两大类:
一是财务会计类会计科目
财务会计下面又分为资产类、负债类、净资产类、收入类、费用类会计科目。
二是预算会计类会计科目
预算会计类又分为预算收入类、预算支出类、预算结余类会计科目。
会计基本特征:
1、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2、会计是一种经济信息系统。
3、会计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
4、会计具有核算和监督的基本职能。
5、会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方法。
明细分类科目是对总账科目的详细说明,各级财政部门、各个行政单位可以根据其核算和管理的具体要求设置。明细科目的设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对预算收入和支出,按照国家预算收支科目设置;
(2)对结算资金和存款,按照资金的不同性质、结算单位和个人名称设置;
(3)对各种财产物资,按照类别或品名设置。
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户头。会计科目与会计账户两者的名称一致,即会计科目的名称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两者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一致,共同反映财政资金的运动及其结果。但账户具有一定的结构,科目没有结构;各种会计信息都是通过会计账户提供的。在会计实务中,往往不加区别,将两者等同起来。
扩展资料:
核算范围一定是从同级财政取得的各类拨款,跟哪个财政部门发生财政关系,就是哪一级财政。如果不是单位隶属关系的财政给的钱就是非同级财政。如果是科研教学的,也不在非同级里核算,是在事业收入下面的非同级财政。核算范围一定要搞清楚自己的财政范围是哪一级财政,不在这个范围的都属于非同级。
一定要分出财政基本拨款收入和财政项目拨款收入,要求明细核算的,一定要明细核算同级财政预拨的下期预算款和没有纳入预算的暂付款项,以及采用实拨资金方式通过本单位转拨给下属单位的财政拨款,应通过其他应付款核算。
实行代理记账后,财政所指派一人对记账公司实行全程监督管理,分阶段抽查和检查,防止在代理记账后出现违反财务制度的现象发生。年终由镇政府组织相关部门人员组成考核小组,对记账公司全年工作实行100分制考核,90分评定为合格,否则按分值扣减服务费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