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各种入账成本

feion1992024-07-25  0

成本会计做账流程如下:

1、首先是料件领用的明细表,领用的材料和成品以及半成品,用来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中。

2、然后是人工分配表,把当月生产线的直接人员的工作分配到工单上面,按照工作中心的汇总工时,这也是分摊制费的标准之一。

3、接着是制造费用分摊表,以谁受益谁承担的规定,把当月的制费多次分配到工作中心或是产品中心。

4、最后是完工产品的成本分析,按当月完工产品的所有成本,假如当月全部按销售单价销售完,来计算产品的毛利。

总结

1、领用的材料和成品以及半成品,来核算当月领用的成本中。

2、把当月生产线的直接人员的工作分配到工单上面。

3、把当月的制费多次分配到工作中心或是产品中心。

注意事项:要按明细一步一步的制作。

账面余额(即账面原价、账面原值)是指某个会计账户(科目)所有明细账户的余额汇总,即总账户余额。比如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包括成本、损益调整和其他权益变动等明细科目余额。账面价值是指账面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后的余额。备抵科目,一般是指累计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对固定资产来讲:账面价值=固定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计提的累计折旧;账面余额=固定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固定资产的折余价值=固定资产原价-计提的累计折旧。对无形资产来讲:账面价值=无形资产的原价-计提的减值准备-累计摊销;账面余额=无形资产的账面原价;账面净值=无形资产的摊余价值=无形资产原价-累计摊销。对以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净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账面价值=账面余额-累计折旧(摊销)-减值准备公允价值模式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由于不计提折旧、摊销,不计提减值准备,所以其账面价值=账面余额。其他资产:账面原价=账面余额账面价值=账面余额-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一般情况下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就是其入账价值,也就是初始入账成本。成本与入账价值的区别:举个资产的例子吧,比如你购置一项固定资产可能发生购置费用、差旅费、保险费、安装人员工资、相关税费,这些都是成本,但并不都能组成资产的入账价值。例如差旅费就进入当期费用了。

成本类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工程施工、开发成本、劳务成本等。成本类科目是反映成本费用和支出的,用于核算成本的发生和归集情况,提供成本相关会计信息的会计科目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98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