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值税专用发票分进项税和销项税增值税的进项和销项是一个链条关系,从字面意思就可理解,表示的是对商品增值部分征税,不增值部增税。举例如下:A为生产企业 B为批发商 C为另一位批发商 增值税税率为17%A将一批价值500万的商品销售给B,B再将该商品以600万批发给C1、这样,A开票给B后,A需要交500*17%=85万的增值税销项税,B要给A总金额为585万。A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585贷:主营业务收入 500 应交税费-销项税 852、而B因为拿到了A的发票,入账为账面为成本500万,进项税为85万B的分录为借:库存商品 500 应交税费-进项税 85贷:银行存款 5853、然后B再将该商品以600万的价格卖给C,这样B产生收入600万,产生销项税102万B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702贷:主营业务收入 600 应交税费-销项税 102从上面可以看出,B进价500万,进项税为85万。B售价600万,销项税为102万这样B实际只需交(销项-进项)=102-85=17万的税。就是(600-500)*17%增值 的部分
应交税费的 销项税额 是在 贷方 。应交税费的 进项税额 可以在销项税额中抵扣的,所以是在 借方 。 一般的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 所以计入借方。就像,应交增值税= 销项税额 - 进项税额。销项税额是在贷方表示增加,那进项税额可以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不就应该记入借方(因为应交税费的借方表示减少)。这样,条理会不会清晰点?
进项税是指采购商品时发生的增值税,分录一般做为:借:商品采购借:应交税费用-应交增值税(进项税)贷:银行存款由此可以看出进项税计在应交税费科目的借方。销项税是指销售商品时发生的增值税,分录做为借:银行存款贷:主营业务收入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由此可以看出销项税计在应交税费的贷方。
涉及所得税计算的题目,都需要用到前面题目的利润、成本、费用数据,只有这个要求,没有前面的业务明细是不能计算的。
用应缴纳所得税税额,可以倒推应纳税所得额。应缴纳所得税2500元,应税所得额2500/(1-25%)=10000元。如果前面的六道题目和本题目没有关系,就倒推。如果前面的六问和本题是一道大综合题,就需要以前面的六个问题的结果计算本题结果。
计提
借:所得税费用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缴纳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
结转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用
扩展资料:
企业应在“应交税费”科目下设置“应交所得税”明细科目,核算企业交纳的企业所得税。
根据现行税法规定,应交所得税的计算公式为:
应交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允许抵免的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是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准确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是正确计算应交所得税的前提。根据现行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办法,企业应在会计利润总额的基础上,加减纳税调整额后计算出“纳税调整后所得”(应纳税所得额)。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包括收入类、扣除类、资产类等一次性和暂时性差异)通过纳税调整明细表集中体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交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