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资料存储时间

feion1992024-07-25  1

会计资料根据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保管期限。凭证和账簿类的期限应该保存年限较久为30年,固定资产卡片则为报废清理后5年,财务报告类月度,季度,为10年,而年度的则是永久其他会计资料根据不同的类别有不同的期限

【法律分析】:财务帐本的保存年限通常为十年和三十年。财务帐本属于涉税资料中的主要会计档案,应当保存30年,其他辅助会计资料的最低保管期限延长至10年。财务资本是指由一定格式的账页组成的,以经过审核的会计凭证为依据,全面、系统、连续地记录各项经济业务的簿籍。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法律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第十三条 单位应当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利用会计档案,在进行会计档案查阅、复制、借出时履行登记手续,严禁篡改和损坏。单位保存的会计档案一般不得对外借出。确因工作需要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必须借出的,应当严格按照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会计档案借用单位应当妥善保管和利用借入的会计档案,确保借入会计档案的安全完整,并在规定时间内归还。第十四条 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分为永久、定期两类。定期保管期限一般分为10年和30年。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从会计年度终了后的第一天算起。

一、会计凭证(一)原始凭证(含用作会计原始凭证的完税凭证) 30年(二)记账凭证 30年二、涉税凭证(不含用于会计原始凭证的部分,若用作“原始凭证”,则执行上述30年规定)(三)单独装订、未用作原始凭证的发票抵扣联 10年(四)已经开具、单独装订、未用作原始凭证的发票存根联 5年(五)发票登记簿 5年(六)出口凭证(不含用于会计原始凭证的部分)10年(七)未用作会计原始凭证的完税凭证 10年(八)其他有关涉税资料(不含用于会计原始凭证的部分)10年三、会计账簿(一)总账 30年(二)明细账 30年(三)日记账 30年(四)固定资产卡片 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五)其他辅助性账簿 30年四、财务会计报告(一)月度、季度、半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30年(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 永久五、其他会计以及涉税相关资料(一)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10年(二)银行对账单 10年(三)纳税申报表 10年(四)会计档案移交清册 30年(五)会计档案保管清册 永久(六)会计档案销毁清册 永久(七)会计档案鉴定意见书 永久

要保存30年。

会计凭证的保管期限为规定为30年。会计档案的定期保管期限由原3年、5年、10年、15年、25年五类调整为10年、30年两类。

《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了我国企业和其他组织、预算单位等会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该办法规定的会计档案保管期限为最低保管期限,具体规定如下:

1、需要永久保存的会计档案有:会计档案保管清册,会计档案销毁清册以及年度财务报告、财政总决算、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决算)。

2、保管期限为25年的会计档案有:现金和银行存款日记账;税收日记账(总账)和税收票证分类出纳账。

3、保管期限为15年的会计档案有:会计凭证类;总账、明细账、日记账和辅助账簿(不包括现金和银行存款);会计移交清册;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各种会计凭证;各种完税凭证和缴退库凭证;财政总预算拨款凭证及其他会计凭证;农牧业税结算凭证;会计移交清册。

4、保管期限为10年的会计档案有:国家金库编送的各种报表及缴库退库凭证;各收入机关编送的报表;财政总预算保管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决算、税收年报、国家金库年报、基本建设拨货款年报;税收会计报表(包括票证报表)。

5、保管期限为5年的会计档案有:固定资产卡片于固定资产报废清理后保管5年;银行余额调节表;银行对账单;财政总预算会计月、季度报表;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会计月、季度报表。

6、保管期限为3年的会计档案有:月、季度财务报告;财政总预算会计旬报。

禁止虚假:

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是会计工作的核心,是会计工作的生命,是保证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会计信息失去了真实性,不但丧失其应有的作为改善管理、防范风险、正确投资的依据的作用,反而会起相反的作用,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

因此,对生成和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所谓伪造会计资料,就是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为内容编造会计资料,这种会计资料所记录和反映的内容是实际没有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者是与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严重不符的。

所谓变造会计资料,就是采用涂改、挖补、剪接等手法来改变会计资料的真实内容,这是一种歪曲、篡改事实的行为。所谓提供虚假的会计资料,就是将有虚假内容的会计资料如财务会计报告提供给会计资料的使用者。这三种行为都属于会计违法行为,有这三种行为的,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96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