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核心是利润评估,这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功能。这是为了评估与业务决策相关的财务收益。财务会计通常对决策的时间敏感性较低,因为它更多地关注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公平性。成本控制是成本会计的基本原理与最新的管理会计相结合而形成的一个新领域。现代管理会计从成本会计中诞生,成熟后又回到父辈,打破了传统管理会计的界限,使两者更加完善和统一。下面小编就成本管理会计相关知识点进行阐述。管理会计的基本逻辑是成本收益法则,成本收益规则是决策逻辑的一般规则。如果成本大于利润,你倾向于放弃,如果利润大于成本,你倾向于采用它。说到成本,还有一个会计部门叫做成本会计。实际上,管理会计是从成本会计衍生出来的会计领域。成本会计可以说是管理会计的源头,管理会计是成本会计的衍生应用。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是同一枚硬币的两个方面,因此这两个会计领域现在经常结合在一起,它被称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
成本与管理会计通过成本计算、预算管理、绩效评估、责任中心、平衡计分卡等多种成本效益评估工具和系统,为经营者提供有效、及时的会计信息,提高经营者的成本。合理恰当的管理决策。因此,成本和管理会计也称为内部会计,财务会计也称为外部会计。因为财务会计的目的主要是外部投资者和债权人,而成本和管理会计是提供给管理者和决策者等内部人员的会计信息。总结知识点:(1)企业会计以公司为主体开展业务活动;(2)企业会计不仅实现企业管理机构的管理目标,还提供股东、债权人、规章制度、复合机构、税务机关等非管理集团服务;(3)作为一个信息系统,管理会计提供财务信息。包括解释实际计划所需的财务和非货币信息;(4) 从内容上看,管理会计包括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财务管理。
现代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资产服务的信息系统,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中“决策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形成了管理与会计交叉学科。(1)决策与计划会计。以“决策会计”为核心,利用所掌握的丰富信息资源,对为实现决策目标可供选用的各种方案进行深入的可行性分析,从中权衡利害,比较得失,帮助企业决策者客观地掌握情况,据以作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促进企业决策最优化。这是全面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计划(预算)是以决策为基础,把通过决策程序选用的有关方案所要达到的目标,用货币形式进行计量,形成企业的生产经营预算,并把它们加工、汇总成一个相互协调的预算体系,作为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准绳。(2)执行会计。以“决策与计划会计”为基础,着重于对企业经营活动的进程和效果进行评价征收控制。它一方面,将企业年度预算所定的各项指标结合主要对象的特点进行分解、落实和具体化,分别建立专业性的计量、控制系(如按照成本形成和积累的特点,建立标准成本系统;按照存货形成和使用的特点,建立存货控制系统);另一方面,按照企业内部各个责任中心进行分解、落实和具体化,形成各个“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企业内部的责任会计体系。拓展资料一、管理会计又称“内部报告会计”,是指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并通过一系列专门方法,利用财务会计提供的资料及其他资料进行加工、整理和报告,使企业各级管理人员能据以对日常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进行规划与控制,并帮助决策者作出各种专门决策的一个会计分支。管理会计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中正在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管理会计的核心理念中,价值的创造与维护是最为重要的两点。基于此,管理会计是企业的战略、业务、财务一体化最有效的工具。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1、管理会计的对象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以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价值管理。从实质上讲,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从管理体现经济效益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价值运动;从实践角度看,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作业管理和价值管理的复合。2、管理会计的目标管理会计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具体目标为:1)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 2)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3、管理会计的职能预测、决策、规划(预算)、控制、评价4、管理会计信息的质量特征相关性、准确性、一贯性、客观性、灵活性、及时性、简明性、成本效益性
成本管理会计需要人品正直,责任心强,具有较强的领导和计划能力,表达、沟通和协调的能力。以下是我精心收集整理的成本管理会计职责,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1
1、负责成本部日常事务协助;
2、收发文、合同、预结算等资料协助收集、整理;
3、目标成本的编制,管理收方、认价、索赔、上会、变更等台账;
4、协助部门进行供应商管理等工作项目;
5、完成上级安排的其他任务;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2
1.成本标准化管理:包括目标成本标准编制,成本数据库管理,供应商管理等。
2.项目全过程成本管控:包括项目经济测算,造价咨询公司选择,施工图预算管理,合同管理,成本动态管理,结算管理,成本后评估等。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3
1.负责属下公司招标采购、成本业务的审核工作,包括采购立项、采购文件及控制价、合同、合同变更与结算审核;
2.负责属下公司工程项目的目标成本核定、跟踪管理工作;
3.负责属下公司工程项目成本月报、成本分析 报告 的汇总初审工作;
4.负责属下公司采购招标台帐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
5.负责业务的管理文件、流程、作业指导书/岗位操作指引的编制工作,统筹整体成本管理业务的标准化建设管理工作;
6.负责业务的工作台账、资料归档,统筹整体成本管理业务的台账及资料归档管理工作。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4
1、IE工时测算与成本分析;
2、人力配置及标准产能的建立;
3、工厂布局规划与优化;
4、标准化SOP的制作;
5、IE持续改善;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5
1、负责开展生产业务模式及交易规则研究,识别和筛选各业务活动财务方案建设诉求,制定财务解决方案建设指引;
2、负责深入了解生产业务,组织开展生产成本管控,分析并进行成本改善,助力生产环节成本费用的降低;
3、负责依据公司采购和生产业务活动内部流程,及时审核相关经济事项,确保业务真实、合理;
4、负责生产成本的核算、新产品预测和报价;
5、负责生产成本经营数据的对比、分析工作,为管理层、决策层提供财务分析支持,提供合理化财务建议;
6、参加公司精益成本改善项目及评审;
7、领导安排的其他工作。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6
1、负责项目公司投资成本控制;
2、完成项目投资概算、预算、结算跟踪审核;
3、完成项目公司资产结转;
4、完成项目公司投资分析;
5、负责项目公司账务检查;
6、完成其他临时工作。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7
1.建立和完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
2.负责成本策划,确定成本总控指标;分解成本控制指标,提出控制要点;
3.负责成本预算、分析、控制运行系统的审核与监督;
4.负责项目建设、运营过程中的成本管控;
5.编制成本管理动态评估报告,提供相关 财务管理 信息及建议;
6.协助建立成本信息系统,健全成本控制档案。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8
1.对财务成本进行预算,提出决策分析数据
(1)进行成本、销售和利润的预测。
(2)参与生产经营短期决策和长期投资决策,提出有关决策分析的数据。
2.编制全面预算,确定各项财务目标
(1)根据生产经营目标,编制企业的全面预算,确定目标成本和目标利润。
(2)提出增收节支的 措施 ,保证成本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实现,提高经济效益。
3.对财务成本进行控制,开展价值分析
(1)建立财务成本控制体系,对成本和资金进行控制,保证销售目标和利润目标的完成。
(2)对产品进行价值分析,按销售区域进行利润的敏感性分析,以挖掘降低目标的潜力。
4.评价经营业绩,考核责任单位实绩和成果
(1)建立成本和利润责任中心,编制责任预算,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
(2)通过对各责任中心业绩报告的实际数与预算数的对比,考核评价各责任中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9
1、负责工厂及各部门费用核算工作;
2、负责产品工时管理;
3、负责完工产品成本核算;
4、负责当月产值、工时分析;
5、负责工厂销售订单审核、大项目追踪管理;
6、负责工厂、部门固定资产、模具管理;
7、负责零部件加工转移、成本核算;
8、负责各工厂CS成本表、损益表的编制、分析与管控;
任职要求:
1、 全日制本科以上学历,会计或 财经 类专业,初级会计师资格以上职称优先;
2、 有3-5年以上制造型企业相关专业从业经历;.
4、 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熟练使用财务软件;
5、 做事仔细、认真、积极主动、逻辑条理性强,发现问题的能力强;
6、 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协作能力强,有团队合作精神;
7、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工作严谨、责任感强。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10
1.负责工厂月度结账,准备差异报告并分析和监督整改计划,完成工厂月度回顾。
2.编制工厂年度预算和滚动预测,并对其预算进行控制。
3.工厂资本性支出申请并跟踪其花费。
4.跟踪工厂成本降低计划。
5.编制标准成本以及维护、确保MFG/PRO成本相关部分的实施。
6.编制与存货相关的成本差异余额调节表并对月度差异采取相应解决措施。
7.收集、审核月度报废、返工、循环使用及其他重要生产数据。
8.监督、复核物料月度盘点。
9.负责新建产品成本标准。
10.确认当期成本、不变成本以及相关调整,并就差异进行对账。
11.至少每季度一次分析标准成本以及成本差异的适当性。
心的工作实绩和经营效果。
成本管理会计职责相关 文章 :
★ 管理会计师职责内容
★ 成本管理经理的基本岗位职责
★ 成本会计工作总结大全最新
★ 管理会计的职能及其分析
★ 会计管理岗位职责
★ 成本会计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 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 成本会计岗位心得体会精选
★ 成本会计工作心得体会大全
★ 成本会计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分类如下1.成本按其核算的目标分类成本按核算目标不同可分为业务成本、责任成本和质量成本三大类。2.成本按其实际发生的时态分类成本按其时态分类可分为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两类。区分历史成本和未来成本有助于合理组织事前成本的决策、事中成本的控制和事后成本的计算、分析和考核。3.成本按其相关性分类成本的相关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决策方案是否有关的性质。成本按此分类可分为相关成本和无关成本两类。4.成本按其可控性分类成本的可控性是指责任单位对其成本的发生是否可以在事先预计并落实责任、在事中施加影响以及在事后进行考核的性质。以此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两类。5.成本按其可辨认性分类成本的可辨认性是指成本的发生与特定的归集对象之间的联系,又称可追溯性,以此为标志可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两大类。6.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成本按其经济用途分类可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生产成本又称为制造成本,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成本项目。非生产成本又称非制造成本,是指生产成本以外的成本。7.成本按其可盘存性分类按可盘存性进行分类,可将一定时期内发生的成本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成本按可盘存性分类的意义在于能够指导企业准确进行存货估价,正确计算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