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理论课实务报告

feion1992024-07-25  0

一、实习时间:2011年8月22日至2011年9月2日二、实习地点:学院报告厅三、实习目的: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担任单位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的,除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外,还应当具备会计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或者从事会计工作三年以上经历。由于会计是一项政策性、专业性很强的技术工作,会计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如何,直接影响会计工作的质量,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因此凡是从事会计工作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上岗证书,才能从事会计工作。四、主要内容: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人员,在连续的两个考试年度内,全部科目考试均合格者,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证书;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必须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获得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证书,其考试科目主要包括:1、《会计基础》:其主要内容同包括: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账户的分类、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产清查、会计报表、账务处理程序。还主要介绍了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项目的确认和计量,以及财务报告体系的基本知识。具体包括“流动资产”、“金融资产”、“非流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与利润”和“财务报表及其基本分析”等。2、《会计电算化》:其主要内容包括:计算机基础、会计电算化制度、中文windows2000、Word文字处理、EXCEL电子表格操作、网络与邮件基本操作、通用帐务软件操作。建立会计电算化操作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包括:(1)明确规定上机操作人员对会计软件的操作工作内容和权限,对操作密码要严格管理,指点专人定期更换密码,杜绝未经授权人员操作会计软件; (2)预防已输入计算机的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未经审核而登记机内帐簿; (3)操作人员离开机房前,应执行相应命令退出会计软件; (4)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由专人保存必要的上机操作记录,记录操作人、操作时间、操作内容、故障情况等内容3、《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其内容包括:会计法律制度、金融法律制度、税收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会计工作管理会计核算体制、会计监督、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的设置、会计专业职务与会计专业技术资格等。五、实习收获与体会本次实训是《基础会计》、《初级会计电算化》和《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程的综合培训,各科融会贯通,环环相扣。虽然业务繁琐,但也使我受益匪浅,受益终生。这次实训为我们提供了一套真实的实验资料,使我们置身于工作的氛围之中,掌握了会计账务处理的技能,提高了动手操作的能力。这次实验使我们受益非浅。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提供拉宝贵经验。实训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而会计是指对具体事物进行计算,记录,收集他们的有关数据资料,通过加工处理转换为用户决策有用的财务信息.会计作为一门应用性的学科,一项重要的经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很多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可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应付瞬息万变的社会呢经过这次实践,虽然时间很短。可我学到的却是我一个学期在学校难以了解的。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我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在这些日子会计模拟实验中,对于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我又系统地进行了一番实践。通过这次的模拟实验使我加强了对基础会计各方面知识的记忆和掌握。通过在实验中的学习也让我学习到了许多在书本上不能学到的知识。譬如,平时只是在课本上看看会计的记账凭证,这次自己能够亲手填写记账凭证,我也真正的感受了会计人员的工作。通过这次实训我也学会了编写会计报表。在实习的过程中自己也意识到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会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够真正掌握这门知识。我想这也是这次实训的真正目的。2、经过这些天会计电算化的实习,使我对会计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实习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一些不足。比如自己不够细心,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在编制分录方面还不够熟练,今后还得加强练习。总而言之,这次的会计实习让我学到了许多在课堂上所学不到的经验,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也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还有,我觉得在课堂上不能忽略老师讲授的知识。如果,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课,不认真做笔记,那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自己不知如何下手,没有办法解决问题。只有认真的在课堂上学习理论知识,在实践的过程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才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3、通过这次实验我了解了会计工作的相关流程。在会计工作中,作为一名会计工作人员首先要取得相关的原始凭证,然后根据这些原始凭证登记记账凭证。登记完记账凭证后,在根据登记的内容填写明细账。在每个月或每年年末,要填写科目汇总表,进行试算平衡,然后才把所有内容记入总账。根据总账合计,填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等。这一系列工作,说起来让人觉得很简单。其实理论性的知识看起来都是那么的浅显易懂,但你真的把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时,会发现,自己懂得的真实太少了,有句话说,纸上谈来终觉潜啊!所以在实验中我总是发现自己对某些工作经常是无从下手。通过本次实习,我对会计整个流程的操作有了较好的认识,我学会了会计中各个环节的操作,以及懂得了细心和谨慎是作为一个好的会计工作人员所必备的条件。从建账、审核原始凭证到填制凭证,最后登记日记账,再到做完工产品成本结转核算,这特殊的一个多月时间在忙碌中匆匆过去了,留给我的都是丰富的经验和深深的体会。经过这个月的会计实验记账,使我的基础会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得到了验证,进一步深刻了我对会计的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实际操作能力。经过实验使得我系统的对于老师讲的一些理论知识实践了一遍,加强了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并且意识到只有把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会计实务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这也是这次实习的目的。在取得实效的同时,我也在操作过程中发现了自身的许多不足:1、比如自己不够心细,看错数字,导致核算结果出错,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制造费用分摊);2、虽然在这个月里,每笔业务的分录都是采用软件处理,但在操作中还须自己编制会计分录,在这方面我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今后还得加强业务题型练习,特别成本核算。 总而言之,1个多月的会计模拟实验让我对会计核算的建账、处理日常会计业务、登记账薄、编制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等会计工作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对今后的会计学习有了一个更为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对未来从事会计工作、成为高等会计应用的专门人才充满信心!

中级财务会计学内容相对于初级会计学增加内容:着重从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继承性与开拓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和实例说明。具体体现在:《中级财务会计》课程是在先掌握初级会计学的基础上,系统地阐述通用类企业财务会 计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具体运用的一门会计专业化课程。课程以企业财务会计目标为导向,以财务会计报告为主线,以会计要素为对象,结合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发生的各项交易或事项,运用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着重从理论性与实践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继承性与开拓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和实例说明。通过中级会计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有一个更为明确和深化的认知,并对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的生成过程及其确认原则等方面能够准确地把握和运用,同时对财务会计报告所提供的财务信息能较好地加以分析和利用,培养学生解决会计一般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既为在校内学习其他相关会计课程,也为今后走向社会,胜任本职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学的内容和初级会计学之间关系:首先,会计基础是一门基础课程,从一个基础性并且有宏观性的角度去讲述,所讲的是作为会计的所要具备的思维方式,以及在会计中的一些基本规则:比如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会计的六个要素等等。当然,为了方便理解,里面也穿插很很多的习题和讲解,但是这主要还是为了让你理解会计是怎么接受信息、处理信息、传递信息、解释信息的。而中级财务会计则不一样,它的目标在于让学习者从一个微观、发散性的角度去整体的学习当前会计所要是具备的知识,里面大量的案例以及详细的会计分录可以让你了解到实际的会计是怎么样的。

会计实务报告这个学期已经快接近尾声了,许多课程都开始慢慢结课了.经过3个多月的努力,我们在杨二老师的带领下,听着他一口不是很普通的运城普通话,风趣幽默的讲话风格,就是在这样坚苦的学习条件下,竟然终于把一本厚厚的账本扯呀扯得就做完了!真的是好有成就感啊!从小的时候老师就教育我们千里之行要始于足下,但是眼高手低的毛病却是谁都避免不了的.在这十几周短暂而又充实的会计实务课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也使我对会计实务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纯理性的认识最终上升到实践,从实践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了更深刻的理性认识。以前看见会计基础书上那些算法觉得很繁琐有时候还真的怀疑那些的真实性,后来学习了会计实务总算把以前似懂非懂的知识点闹清楚了些.毕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嘛。会计--一门实用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如果不进行实际动手操作演练,而只是凭着书本上的一些理论性的东西去从事会计这门行业的话,那么工作中将会非常不适应,以至于出现意想不到的差错。我觉得这也就是所谓的会计专业从业的谨慎性了。打开始一听会计实务呀,我们就知道,这一定是一门动手的课程.也确实如此,毕竟“实践是检验真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嘛!实践课是每一个大学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会计在生活工作中的实际应用,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学习会计实务又是对每一位大学财会专业的学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我们以后走向实习甚至于工作岗位的第一步。妈妈以前也是做会计的,只是记得那会,一到每个月底她就会变得好忙好忙,真的是特别的不理解!直到我也选择了这个专业上了杨二老师的课开始,我才真正的明白这是为什么!记得第一次接触取口纸,第一次知道它的用法,从小心翼翼到熟练掌握,还有甲账,乙账,总分类账什么的,这些都让我感到很新鲜,我们终于可以学以致用,不再是纸上谈兵了! 刚开始进行的是填制凭证的工作,慢慢的,新鲜的日子已不在,因为一些凭证和票据之类的东西就会弄得我手忙脚乱,一坐就是一下午,腰酸背痛的,我开始变得有些不耐烦了, 经常看错或抄错数字,这种浮躁的态度可让我在后来的制单中手足无措,吃尽苦头啊! 填制好凭证之后就进入记帐程序了,虽说记帐看上去有点象小学生都会做的事,可重复量如此大的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耐心和细心是很难胜任的。因为一出错并不是随便用笔涂了或是用橡皮檫涂了就算了,每一个步骤会计制度都是有严格的要求的. 例如写错数字就要用红笔划横线,再用钢笔在上面更正。而写错摘要栏,则可以用蓝笔划横线并在旁边写上正确的摘要.对于数字的书写也有严格要求,字迹一定要清晰清秀,按格填写,不能东倒西歪的。所有的帐记好了,接下来就结帐,每一帐页要结一次, 每个月也要结一次,所谓月清月结就是这个意思了. 其实学习了这么久,才发现课本上学的知识都是最基本的知识,不管现实情况怎样变化,抓住了最基本的就可以以不变应万变。如今有不少学生实习时都觉得课堂上学的知识用不上,出现挫折感,但我觉得,要是没有书本知识作铺垫,又哪能应付这瞬息万变的社会呢?其实初级会计实务和大1学的会计基础的内容都是一样的,但是会计实物更加以实实在在的案例为准并且更加的贯穿着理论知识,使得学习会计更加的形象化,更加的具体化.使得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以前需要死记硬背才能记住的要点,提高了动手的能力,增加了学习的乐趣会计本来就是烦琐的工作。在做账期间,我曾觉得整天要对着那枯燥无味的账目和数字而心生烦闷、厌倦,以致于登账登得错误百出。越错越烦,越烦就越错,这样就会导致“雪上加霜”。反过来说,只要你用心地做,反而会左右逢源。越做越觉乐趣,越做越起劲。梁启超说过:凡职业都具有趣味的,只要你肯干下去,就会自然而然的感觉到趣味的所在。所以,做账千万不能粗心大意,马虎了事,心浮气躁。这就和做别的事情是一样的,需要有恒心、细心和毅力,那才会到达成功的彼岸!会计实务在实践中巩固了知识,也为我们以后走向社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让我有了前进的目标,向注册会计师迈进!!!

这几天把第一章的内容细看下,做了一些习题~感受如下: 虽然我是今年一月份才拿到的会计证,但是在财务代帐公司也有两年多的工作经验,对于这章的内容来说,还是比较熟悉和能够很快理解和掌握的,第一章属于基础性知识,基本上都是枯燥的概念,但都必须牢牢掌握,没有捷径可寻,就是死记硬背,并且结合习题做到深入的理解,能够举一反三。 当然,考试的题目肯定不会简单地让我们写出某个概念的定义,但并不表示我们不需要背。举个例子:收入的定义: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中日常活动如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 下列各项,( )不属于收入范畴。 A、他人使用企业无形资产而获得的使用费 B、提供劳务所获得的收入 C、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 D、企业销售生产用原材料取得收入 答案:C 解析: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企业处理固定资产的净收益应计入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收入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没有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所以C项不属于收入范畴 只有熟悉了这些最基本的定义,遇到题目才能非常快的做出准确的解答因为在考试中时间也是很重要的,这部分不浪费时间,我们才会有更大把的时间研究后面稍微难点的题目。 第一章零碎的知识点很多,每个小细节都不能忽视~题目也以选择题居多,但是所有知识点都是后面学习的基础,所以,大家就和我一样吧~~多背背~这个就是最好的办法咯!!(不是本人写的 只是转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91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