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相信我,我这样做是有依据的。电脑公司销售电脑分录如下:借:现金585000贷:主营业务收入5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85000,进项税为65000,销-进=85000-65000=20000,但是运费开的是普通发票,只能按17%交税。即2000/1.17=1709.40*0.17=290.60两个相加即为20290.6。我上次公司销售配件开具了几张小额发票,想当然地以为按3%交税,当时也在百度上提了问题,结果有人也按3%,半信半疑后又不放心,又打听了别人,才知道一般纳税人普通票也按17%,并且不能抵扣,差点就交错了。所以生活中有什么问题,多请教几个人,这也是一点心得吧。
销项税额(1)100*5000*17%=85000(2)运费作为混合销售行为,应当缴纳增值税,不征收营业税。因为是普通发票2000元应当换算成不含税价。销项税额=2000÷(1+17%)*17%=290.60合计销项税额=85290.60进项税额=65000应纳增值税=85290.60-65000=20290.60元
85000-65000=20000
基本概念
哪些企业需要交?
在我国,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这样的组织包括很多,像各类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和从事经营活动的其他组织等都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但是各位考生需要注意的是,依据我国相关法律成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不适用企业所得税法,并不属于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
居民企业与非居民企业。
一定有很多参加初级会计考试的考生在这里被各式各样的限定条件绕晕了,其实大家只要抓住两个关键的判定标准即可:注册地和实际管理机构。例如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而非居民企业就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所以大家可以看出来,抓住注册地与管理机构的差异,是不是就非常容易区分了呢?
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
这里青藤小编要为大家敲敲黑板啦!重要的事情多说几遍!应纳税额与应纳税所得额是两个不一样的概念呀!有很多考生背着背着,把其中一个名词少几个字,这两个概念就记混了。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免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准予扣除项目金额-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间接法)。
企业所得税的后续众多调整项目,其实就是在反映会计处理与税法的规定之间的差异,我们需要按照税法的口径,将会计处理调整为税法认可的应纳税额。所以这里就体现出初级会计考试内容上的关联性,考生们还要继续加油啊!
更多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资讯、备考经验、每日习题等,小编都会及时进行更新,请大家持续关注起来,祝愿各位考生顺利通过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