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科目和账户的区别和联系1、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科学分类,两者核算内容一致、性质相同。2、会计账户是依据会计科目设置的,账户有自己的格式和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3、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会计科目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1、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2、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3、共同类科目:共同类科目的特点是需要从其期末余额所在方向界定其性质。4、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5、成本类科目:包括“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6、损益类科目:分为收入性科目和费用支出性科目。收入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等科目。费用支出性科目包括“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支出”,“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所得税费用”等科目。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是会计科目与账户都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会计要素)的科学分类,两者设置口径一致、性质相同。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会计科目的性质决定了账户的性质。账户的分类和会计科目的分类内容一致。区别:账户有自己的格式或结构,可用来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反映某种经济业务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在实际工作中对于账户和会计科目这两个概念,经常可以不加严格区分地相互通用。备考初级会计,想要了解更多关于初级会计考试的相关信息,请关注环球快问会计在线。关注环球网校快问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联系
联系:会计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会计科目就是会计账户的名称。
区别:
一、性质不同
1、会计账户:用来系统、连续地记载各项经济业务的一种手段。每一个账户都有一个简明的名称,用以说明该账户的经济内容。
2、会计科目: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
二、目的不同
1、会计账户:便于对各项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的变动数额进行分门别类和有条不紊地进行归集、汇总。
2、会计科目: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
扩展资料:
会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其它相关介绍:
会计科目规定的核算内容就是账户应记录反映的经济内容,因此应按照会计科目的分类设置会计科目。如企业要开设资产类账户、负债类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共同类、成本类账户和损益类账户。
从需要和科目特点出发,按总分类科目、次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分别开设相应的科目,便于分类、汇总、汇总和细化会计数据。
由于各单位经营活动的具体内容、规模和复杂程度不尽相同,在设置会计科目时应考虑各自的特点和具体情况。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账户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科目
一、概念1、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凡是特定主体能够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都是会计的对象。(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称为会计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六大要素)2、会计科目是指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3、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设置的,用于分类反映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的载体。二、三者之间的联系,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六大会计要素,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对每一个会计要素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类就是设置会计科目。根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与账户名称相同,反映的内容相同、性质相同,分类一致。三、区别1、设置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细化,对每一个会计要素所反映的具体内容进一步分门别类的划分。2、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1)会计科目仅仅是账户的名称,不存在结构;而账户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2)会计科目仅说明反映的内容是什么,而账户不仅说明反映的内容是什么,而且是系统反映和控制其增减变化及结余情况的工具。(3)会计科目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开设账户,填制凭证所运用,而账户的作用主要是提供茉一具体会计对象的会计资料,为编制财务报表所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