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企业的成功,小到社区的便利商店,大到跨国公司,都离不开成本会计。成本会计不仅能够提供产品、服务和客户等方面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为管理者计划、控制和决策提供信息。在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成本会计不再局限于确定存货成本,企业需要更加精确、更加相关的成本信息以整合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和售后服务,成本会计正扮演新的角色。成本会计作为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一种重要工具,已发展成为成本管理。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成本会计的产生和发展成本会计先后经历了早期成本会计、近代成本会计、现代成本会计和战略成本会计四个阶段。成本会计的方式和理论体系,随着发展阶段的不同而有所不同。1、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1920)随着英国产业革命完成,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用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会计人员为了满足企业管理上的需要,起初是在会计账簿之外,用统计的方法来计算成本。此时,成本会计出现了萌芽。从成本会计的方式来看,在早期成本会计阶段,主要是采用分批法或分步法成本会计制度;从成本会计的目的来看,计算产品成本以确定存货成本及销售成本。所以,初创阶段的成本会计也称为记录型成本会计。2、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1945)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制造业中发展起来的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对成本会计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标准成本法的出现使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方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成本会计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近代成本会计主要采用标准成本制度和成本预测,为生产过程的成本控制提供条件。3、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5——1980)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的社会经济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随着管理现代化,运筹学、系统工程和电子计算机等各种科学技术成就在成本会计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使成本会计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即成本会计发展重点已由如何对成本进行事中控制、事后计算和分析转移到如何预测、决策和规划成本,形成了新型的以管理为主的现代成本会计。4、战略成本会计阶段(1981以后)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电脑技术的进步,生产方式的改变,产品生命周期的缩短,以及全球性竞争的加剧,大大改变了产品成本结构与市场竞争模式。成本管理的视角应由单纯的生产经营过程管理和重股东财富,扩展到与顾客需求及利益直接相关的、包括产品设计和产品使用环节的产品生命周期管理,更加关注产品的顾客可察觉价值;同时要求企业更加注重内部组织管理,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增加顾客价值的内耗,以获取市场竞争优势。此时,战略相关性成本管理信息已成为成本管理系统不可缺少的部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经济体制改革,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配套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转换政府职能,落实企业财产监督条例;在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同时,企业必须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整体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加强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论述的现代成本有别于传统成本. 传统成本主要是以交易或数量为基础的成本计算系统,着重于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等生产成本的计算与控制,各种费用按一定标准进行分配. 现代成本主要是与现代管理科学相结合,着重于为决策者提供相关而有用信息的作业成本系统.1 加强企业现代成本管理的重要性(1) 加强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是改变成本管理模式的要求. 长期以来,企业在成本管理方面已建立了一套适应计划经济的模式及具体办法,例如,采用定额方法对材料、工资、费用等进行控制,推行成本指标归口分级管理模式等. .该模式及具体办法对企业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随着市场经济环境的变化,传统模式显露出许多弊端,尤其是其强调了生产领域的成本分析控制,忽略了管理者对项目进行事先的预测和决策.(2) 加强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是改善会计噪声的要求. 企业成本管理工作,由于长期以来没有形成效力完善的社会监督体系,企业内部也缺乏相应的约束机制,加上部分企业管理者素质偏低,为了完成指标或任务,往往存在人为的调整成本,造成企业虚盈实亏,财面混乱,信息失真的局面. 要清除这种会计噪声,必须改革成本管理办法,实施现代成本管理模式.(3) 加强企业现代成本管理是现代化管理手段的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快了企业建立现代信息管理系统的进程. 在传统企业管理模式的的实践工作中,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现代信息管理技术的应用,要求对传统企业管理进行深刻的改革,必须实施现代企业管理的模式及办法.2 现代成本管理的特点与传统企业的成本管理对比,现代企业的成本管理具有如下的特点: (1) 生产要素的商品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成本测算工作已不仅仅局限于物质产品的生产成本,而且扩大到非物质产品生产领域.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提供市场所需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才能生存和发展. (2) 国家对企业成本管理实施宏观调控. 在市场经济运作下,经济性质的多样化和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国家只能采用间接的方式管理企业,对企业成本管理实施宏观调控. (3) 成本管理的主体发生改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的各种企业都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经济实体. 企业成本管理主体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重点由生产领域转向销售领域,企业应根据市场的要求调整自己产品结构、生产方向、加强筹资、投资工作中的成本管理. (4) 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方法的现代化.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的竞争. 企业成本管理的观念发生了多元化转换,过去应用的传统成本指标体系和成本考核办法也都进行了相应调整. 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与责、权、利机制的建立,要求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体系,提高企业成本管理水平.3 推行现代成本管理的对策(1) 更新观念推行全面的成本管理. 企业要强化现代成本管理,首先要从思想、理念着手,企业管理者应有清醒的头脑紧跟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打破传统企业成本管理的旧观念;其次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科技念、信息观念、系统观念、质量观念、成本效益观念等新的现代企业管理观念.(2) 强化成本管理的基础工作. 实行现代成本管理必须把企业管理工作、计量工作、信息工作、健全规章制度、员工教育等基础性工作. 有关企业成本的原始记录、会计凭证等数据必须完整、准确、及时、全面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基本情况;企业的劳动定额、物耗定额、工时定额等要制定健全,合理充分地利用企业的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企业要定期对各类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这是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关键.
当今企业就是以最小的成本,创造最大的效益。企业内部成本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经营目标和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只有重视成本会计,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只有加强企业成本控制,才能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只有加强成本控制,才有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企业应该高度重视成本会计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目标成本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某一时期要求实现企业目标的成本指标。控制好目标成本,是为了把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产品成本的各种消耗控制在事先预算的成本指标之内,从而确保降低产品成本,实现企业的目标利润。目标成本是根据目标利润制定的,如果目标成本不能实现则企业的目标利润就没有实现的基础。围绕目标利润对组成成本项目的指标进行分析,充分挖掘生产经营中各环节的潜力,制定出先进、合理的目标成本指标并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坚决贯彻落实。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在产品的研究开发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等各个环节里,把成本降到最低程度,努力成为本行业中的成本领先者。这样,企业可以凭借其成本低的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有利的地位,扩大市场占有份额因而就更有利于降低成本,形成企业发展的良性循环。可以说,控制好了成本,也就使企业得到了活力,增加了利润。而且通过加强目标成本管理来增加利润,是一条投资最小、见效最快的有效途径。
成本会计作为一种管理经济的活动,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能发挥的作用。由于现代成本会计与管理紧密结合,因此,它实际上包括了成本管理的各个环节。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有: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 在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没有成本核算就没有成本会计。成本会计的各个职能是相互联系,互为条件的,并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在全过程中发挥作用。
累啊……所谓的一分钱憋倒英雄汉,说的就是我们了……不说废话了,站在一名成本会计的角度来言,成本会计相对于费用和税务来讲比较累,但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成本核算对一个企业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当然这么说不是否定其他的岗位,只是相对而言,在可控性方面更关注成本核算。其实成本核算本身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难得是相关的分析,因为涉及到相关的控制问题。公司越是正规,相关方面的工作越多,尤其对于集团公司来说。一个“独当一面”的成本会计从就业的角度而言,是非常有优势的,要想成本核算和相关分析做的准确,成本会计要对公司从采购到销售的整个流程都有比较详细的了解。如果你有志做一名成本会计,坚持吧!你会发现什么叫痛并快乐着……套用句广告词“做成本会计,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