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中级会计实务知识

feion1992024-07-25  1

未确认融资费用=购买固定资产总价款- 购买价款的现值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额=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期初摊余成本=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

从初级转战中级会计师需要了解哪些热门问题?随着初级会计考试的延期,很多考生现在都是以中级备考为主,那从初级转战中级需要了解哪些热门问题呢?小编今天帮大家解决备考的疑虑!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1、想转战中级会计,首先要了解中级会计师考试

中级会计职称是会计职称的一种。根据现行会计职称管理规定,中级会计职称考试合格后,方可评定会计职称。会计师是指具有一定会计专业水平,经考试取得证书,能够接受当事人委托,从事与审计、会计、咨询、税务等相关业务的会计师。在西方国家,会计师和律师、医生和工程师一样,都是自由职业者。在中国,会计师也是会计干部的技术职称之一。

2、中级会计师考试周期及考试方式?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以两年为一个周期,应试者必须在连续两个考试年内通过所有科目的考试。中级会计考试采用无纸化方式,考生可在考试前一段时间通过“全国会计资格评价网”发布的模拟答题考试演示、操作指导、操作练习系统,或通过高顿机考,提前练习模拟系统,熟悉无纸化考试操作系统。

3、中级会计和初级会计之间有联系吗?

《初级会计实务》和《中级会计实务》都考查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政府会计等。《经济法基础》和《经济法》的考试重叠考点是: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科目特点相近,大家可以采用相同的学习方法。《中级会计实务》科目要求考生注意不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学会跨章节思考。《经济法》是一门记忆力很强的学科,准备考试的时候,可以先梳理一下章节的上下文,然后重点关注关键词。虽然中级会计考察的内容可能会更深入一些,但相信有了基本的会计学习基础,大家很快就会找到中级的入门方法,学习压力也不会太大。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其实未确认融资费用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可以理解为未来应付本金和利息。所以应付的本金余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所以未确认融资费用摊销=期初应付本金余额*实际利率=(期初长期应付款余额-期初未确认融资费用余额)*实际利率

《初级会计实务》第二章:固定资产折旧。固定资产折旧知识点:

固定资产折旧是指在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内,按照确定的方法对应计折旧额进行系统分摊。应计折旧额是指应当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原价扣除其净残值后的金额。已计提减值准备的固定资产,还应当扣除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影响固定资产折旧的因素

①固定资产原价,是指固定资产的成本。

②净残值,是指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已满并处于使用寿命终了时的预期状态,企业目前从该项资产处置中获得的扣除处置费用后的金额。

③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固定资产已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累计金额。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

1、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率=(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原价*月折旧率=年折旧额/12

实用公式:

年折旧额=(原价-净残值)÷使用年限

=原价×(1-净残值率)÷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净残值率)÷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使用年限×100%

年折旧额=年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年折旧率

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

注意:折旧年度是指“以固定资产开始计提折旧的月份为始计算的1个年度期间”,如某公司3月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折旧年度为“从4月至第二年3月的期间”。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86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