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师第一章真题答案

feion1992024-07-25  0

2008年1月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40 000万元,2月25日宣告发放现金股利4 000万元,全年实现净利润4 700万元。由此,2008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以2008年1月1日公允价值为基础) = 40 000 - 4 000 + 4 700 = 40 700万元,与此时“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之间,存在差异160万元,系“二次”评估公允价值时的“评估增值”,其由甲公司15%股权享有的份额24万元,当然应当贷记“资本公积”科目。请注意,发放股利,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同时,资产也将减少。既然所有者权益减少了,对应的公允价值怎么会不发生变动呢?从题中“净资产公式”看,发放股利导致资产减少,净资产也将减少,你说呢?关于补充问题。不错,“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较“一次”公允价值40 000万元之间,相差860万元。但是,两次公允价值评估时点并不相同,由此,其评估的净资产的“经济量”(就评估对象的量,也可理解为“账面价值”,下同)并不相同,“二次”公允价值所对应的“经济量”,既包括“一次”公允价值所对应的“经济量”,还包括两次公允价值评估之间的这段时间内的净资产的增减变动,具体来说包括2008年全年实现的净利润4 700万元,以及2008年分派的现金股利4 000万元。所以,要比较“二次”公允价值较“一次”公允价值评估增值了多少,必须将其调整至一个时点上,使得两者所包含的“经济量”相一致,由此才能够计算出“二次”公允价值的“二次”评估增值。将“一次”公允价值调整至“二次”公允价值时点上的金额 = 40 000 – 4 000 + 4 700 = 40 700万元这里,40 700万元所包含的“经济量”,才与“二次”公允价值40 860万元相一致,这时将两者比较才能得到“二次”评估增值数额:40 860 – 40 700 = 160万元也可换一种思路来理解,两次评估相差的860万元,其中的700万元系实现的净利润在扣除派发的现金股利后所增加的净资产,160万元系“二次”评估的再增值。

这个是不会泄露的,只会有已经考过的

中级会计考试资料百度云网盘资源(含历届真题)

链接:

提取码:md5e

资源包含:历届真题,真题解析、各类中级会计习题资料,精品网课资源,中级会计学习视频,中级会计学习电子书等各类学习资料。

通过的方法就是考过,学习能力的差异注定会有些人得付出更多的努力,如果想提前知道答案结果可以私我。

趁早打消这个念头,有真的答案还要考试干嘛,你聪明别人也不傻,这种事情都是那些相信天上掉馅饼的人。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8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