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考证大山

feion1992024-07-25  1

注册会计师本身的考试,从考取到领证,最快时间两年,因为注册会计师要考6门科目,并没有限制大家报考的时间和顺序,也没有要求报考的科目数量。如果觉得自己学的好的话,可以一年报6科,然后6科一次性通过,第2年综合科目再拿下就没问题了,两年就可以领证了。

上市公司本身财务报表出了之后要公布,但是它必须要经过一个审计的过程,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必须经过审计,这是法律所要求的监管部门所要求的,不是他们想不想的问题,是必须要有这样一个过程。所以他们就要请那些注册会计师去审计这个东西,人家企业规模大一点的可能会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更加严格,但是更加具备公信力,大家更相信这些会计师事务所审出来的结果,稍微小一点的会请一个小一点的会计师事务所,但是也必须要有注册会计师的资格证。

说这个意思就是,只要一个上市公司还存在它就必然每年都需要这种审计的工作,而注册会计师,本身烤起来又不是大家想象那么容易的。所以就算这几年报考的人数越来越多,但通过的人数并没有大家想象的成倍数的增加,因为这东西难度在不断上升,因为考的人太多了,要筛选掉一部分人,所以这个东西还是有含金量的。考下来之后,如果是在一个普通的企业里面提一个财务主管很简单,就算不想干了,跳到一个会计师事务所,经过那么两年左右的磨练,自己能带组的话,一个月几万块钱也很轻松。

这科目考试并没有限制大家报考的顺序和报考的数量,所以如果觉得自己学的足够好的话,可以一口气报6门科目。考两天,一天考三科,然后把它全部拿下,第2年综合能力那一关再过来就可以拿证了呀,虽然听起来很容易,但大家不要想的那么简单,普通人是绝对做不到一年过6科的。一年能过三科,这个人就已经很厉害了,他的全职在家,不做任何工作每天都学这个东西,他一年6门科目也不见得能过,因为如果每个人都很轻松,能通过的话,这东西就不值钱了。

注册会计师被称为“中华第一考”,难度可想而知,是会计学子心中永远难以翻越的大山。内容多,知识点范围广并且纷繁复杂是注册会计师难以通过的主要原因,但造成注册会计师通过率低的原因还有其它,今天西安会计培训班就为大家详细揭秘!一、考生自身原因:1、复习不够专注。很多人都是在工作之余挤时间备考,干扰因素多、学习效率低;2、学习动力不足。除了那些对自我要求严苛的人以外,CPA考试对绝大多数考生来说都没有非得通过不可的理由;3、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对行业本身理解不足。多数考生不论是刚毕业、还是基层财务工作者、甚至做过几年审计的人,都还对注册会计师存在的意义、工作内容以及需要运用的知识和逻辑不甚了解。4、意识上的“难”。有一位知友的公式“考试难度=知道这门考试的人数/通过这门考试的人数”。我觉得解释的很棒。论考试难度,精算师比CPA难。但是有多少人知道这个东西,去考这个东西呢。人群基数肯定特别少。但是会计从业人员呢?多如牛毛。CPA作为会计行业的顶级证书,只要是学会计的,或者做会计的,就知道这个证的存在,所以,就会有一个很大的基数人群知道它很难。口口相传,无形中就给大家造成了注会很难的心理暗示!二、社会原因:1、竞争力真的很大。截至2016年3月31日,中注协非执业会员共有116294人,其中外国及港澳台地区非执业会员543人。全国非执业会员比2015年年末净增加2579人。业内专家表示,非执业会员人数的增加再一次佐证了注册会计师资格考试的魅力和注册会计师头衔的“含金量”。这么多人考注册会计师,国家为了控制这种发展,必须提高要求。2、最烦的是,只能毕业后才能考,毕业之后大家都是要找工作好吗?上大学的时候,大家闲的没事,可以考考CPA,时间也很充裕,毕业以后又要工作又要考这个,时间上,精神上都是莫大的心累!三、注册会计师本身而言:1、科目多,书厚考试分专业阶段六门考试,综合阶段一门考试,一共七门。如果你只看课本,是根本通不过的,至少需要搭配一本辅导书。会计课本595页,税法552页。两科合计2200页。平均下来六科就是6600页。假设你看书的速度是8页/每小时,那也得825个小时,并且学习过程中你不光得看书,还得听课件,做习题。这样算下来,最保守,你就需要1000+小时才能完成专业阶段。以上还是在你备考顺利的情况下,然而在实际备考中,我们也常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所以,你懂得!2、考试周期长注册会计师考试教材一般四月份左右出来,注会考试是十月份,也就是说你有六个月的复习时间,平均下来你每天需要学习5.6个小时。一年通过专业阶段的凤毛麟角。即使你学习时间很充足,咱们还是按照2年来通过专业阶段吧。因为还有综合阶段,所以,你最顺利需要三年才能考下这个证来。3、书本难啃,出题老师的意图就是:要你死注册会计师教材本身晦涩难懂,试卷更奇葩,记得以前老是说当你做题时一定要考虑出题老师的意图,我只想说他想让我死!纵观全书,难点章节是重点章节,不难的章节也是重点章节,厚的是重点章节,薄的也仍然是重点章节。总结一下就是:全书都是重点。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要你死。

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多很正常,因为注册会计师考下来以后需要到事务所挂靠,另外事务所如果想持续经营,也必须保证自己所里的注册会计师人数可以达到一定比例,一个愿要一个愿挂,自然事务所里的注册会计师会更集中。如果你到其他的公司、企业工作,会发现,大公司里的注册会计师也就一两个注册会计师考试确实是我们会计行业中最难的考试,你去经历一下,买些书看看就明白了。注册会计师考的东西,我们绝大部分会计在工作中是接触不到的,甚至之前都没有学过。每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的通过率差不多都在个位数,一个考场30个人,能来1/3就算多的,绝大部分人还没考呢就放弃了

蛮难的~~~每次报考不要两科以上要成为一个注册会计师,就要在5年内通过全科(共5科)考试。我的感悟是:第一,注会考试很难;第二,想在一两年内全科通过更难。当初,我在报考时也充满了当年通过全部5科的雄心壮志(事实是每年全国只有不到20人可以当年全科通过),结果到复习时就知道自己错得很厉害,所以强烈建议考友每次不要报两科以上。复习书一定要用当年的新版,辅导书最好选当年5、6月份出版的。如果还有前一年的课本就再好不过了,因为每一年课本更新的部分都是考试的重点,对照起来看自然事半功倍。另外参加一个比较有口碑的辅导班也是过关的不二法门。会计:投资、合并报表是重点注册会计师的《会计》这一科,可称得上是第一杀手。会计书最厚,内容最多,要充分做好吃苦和受打击的准备。想要不经历“一番寒彻骨”,就要“梅花扑鼻香”是绝对不可能的。总的来说投资、合并报表等是永恒的重点,当然每年新颁布的会计准则也很重要。虽然不太愿意承认,不过有些重点确实是没办法的事,属于下了工夫也白费。财务成本管理:多多做习题首先要说的是财务成本管理考试的通过率很低,但说它很难考却也未必。就我的感觉来看,应该说“风险与机遇并存”。财务成本管理考试考核全面,题量较大,而且注重实际。所谓“实际”,主要是考查财务数量分析的操作能力(其实多是纸上谈兵的东东),因而试题中的计算量比较大。所以只要多做习题就OK了。当然计算会相对复杂一些,不过只要平时注意理解概念也就行了。审计:强化记忆据考纲说“《审计》科目的考试以‘全面考核,突出重点,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为命题原则”,就个人的亲身经历来看,通过审计的唯一好方法就是“背”,或曰“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其实只要你背下来了就一定能理解)。审计重点在前面几章,关于基本审计概念、理论的内容以及最后几章关于完成审计工作和审计报告的内容,至于中间几章关于各个循环的具体审计程序,只要知道每个循环的一些重点内容、理解其精神就够了。考前要特别注意审计报告的部分,多做题,应该很顺利地PASS(前提是你的会计还不错。)。经济法:背书、背题实话实说,经济法是比较注重法律知识理解和实际应用的一门。但令人郁闷的是,经济法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试题涵盖了考试大纲以及辅导教材所有章的内容(记住是“所有章”)。换句话说,整本书你得全背。当然,可以把类似的东西联系起来记忆,如股票、债券、基金、上市条件等等。此外,还可以多看一看经济类的报纸,上面常有一些真实案例,可以给我们以启迪。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79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