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只是注册会计师的强调综合。
二、1、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
2、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
3、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
4、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
5、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
三、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
四、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
五、关于搭配的问题:
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
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
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
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
5、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
6、《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
六、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
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
1、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
2、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
七、经济法:
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
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
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
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
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
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
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
八、税法:而税法不同.
(一)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
(二)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
1、各个税的概念
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
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
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
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
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
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
九、会计: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
(一)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
(二)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
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
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
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
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
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
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
司法考试的证书的含金量远高于中级会计职称证的含金量。
中级会计师证书是职称考试,其考试内容非常的简单,而司法考试通过的证书也就是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难度非常的大,可以和注册会计师的证书相媲美,中级会计职称证书,比司法考试的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差的太远,如果司法考试是五星,中级职称的考试难度只为两星半。所以,司法考试的证书的含金量远高于中级会计职称证的含金量。
科目分类:
从考试科目看,法律职业资格考试要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理学、行政法、刑法、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等多门法律知识。而中级会计考试内容没有这么多。
CPA是会计行业最吃香的一个证书,含金量很高。
首先没有你想的那么难考。听说每年只有百分之十几的通过率:2018年报考人数大概在80万左右。然而报名人数虽多,认真复习完的人不到20万,这么看的话,通过率其实挺高的,再加上有的人报名了都没有来考,也就是说,注册会计考试很大程度上是一个付出就能过的考试。
CPA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六门,具体多少时间考下来,需要看你的基础,你能够以及愿意花在备考上的时间。如果是大学生,是可以考虑全部拿下的。如果是在职人员,还是现实一点,根据不同组合来进行比较好。下面这三篇文章给你做参考:
另外还有 初级会计职称和中级会计职称 这两个证书,这个难度小一些,如果努力一下,一年时间通过的可能性更大。
CPA考试有6个科目,考试要求在五年内通过六科。因为教材内容多,知识范围广,备考战线长等原因,能坚持下来的人很少,更别说一年考下的人就更少了,但是少是少,并不代表没有!
每年的12月查分季,总有那么些学霸一次顺利过六科,他们是怎么做到的?这些人可以总结出一些共同点,如果你也是这样,你也可以去尝试。如果是稳扎稳打的话,还是建议每年报考2-3科。
一、经济、金融、财会类专业考生
一年内通过六科的考生大多是有一定基础,比如学习经济学的、学习金融的、学习会计的,对于各个科目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比如学习经济学的,对于经济法、税法比较熟悉;学习会计的对于会计、财务成本管理、审计比较熟悉,学习金融的对于财务成本管理、经济学比较熟悉。
对于注册会计师六科《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税法》、《经济法》、《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各有难度,有基础的考生可以更加接受考生内容,学习起来更轻松。
二、应届毕业生、在校生居多
选择一年通过六科的考生一般至少备考半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每天4个小时左右的坚持。应届毕业生和在校毕业生时间相当比较充足,除了完成平时的课业之后,把时间全部花费在注会的学习上。
同时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选择图书馆、自习室的环境来看书、做题,大块时间复习效果更佳。
三、自制力强,执行力强
注会的备考过程中,自制力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情,保持每天的持续学习,维持自己的学习状态。不会随意懈怠、随意放弃。
在复习开始前,制定好复习计划,会计、审计、财管计划更多的时间,另外三科相对容易,可以缩短一些复习时间。制定好复习计划后,持之以恒的坚持下来,一点一点的攻克注会的各个科目。
四、选择网课或者线下培训学习
尽管很多考生对于注会的内容有一定基础,纯粹依靠自学的时间还是很紧张的。因此借助网上课程或者线下培训班的学习,是可以缩短复习时间,节省更多的复习时间来巩固提高。
注册会计师,是指通过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考试并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在会计师事务所执业的人员,英文全称Certified Public Accountant,简称为CPA,注册会计师考试科目为《会计》、《审计》、《财务成本管理》、《经济法》、《税法》、《战略与风险管理》。注会考试有六门,考试难度较大,一般需要三年左右时间考完。
我是土建专业的,今年42岁,零基础,因工地技术工作比较闲,去年无聊报了CPA一科的会计,考了64.5分,今年备考了财管,税法,战略,还有3个月考试,开始进入复习阶段,感觉一本书一两百个知识点,一半要记,一半要理解,另外就是刷题,一科大概一千多道题,单选,多选,计算,综合,按照刷一遍能多得10分的标准做吧,除非天才没有捷径。现在成人的普遍缺点是时间不充足,白天上班,下班了酒局饭局牌局还有家庭琐事缠身,没有一天五六个小时做题是不够的,大学毕业如果有财会金融基础,专心学习,一年过四科不会有问题,磨刀不误砍柴功,特此分享!
一、中级会计考试与初级会计考试科目差异
中级会计考试:《中级会计实务》、《中级经济法》、《中级财务管理》。
初级职称考试:《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
中级考试覆盖了初级的两门课程,但是中级会计考试的这两门课程深度要远大于初级会计会计考试。所以,各位考生朋友,一定要从考完初级会计会计考试中级只要准备另外一科《财务成本管理》就可以的误区中走出来。初级的两门课程都是非常基础的内容,而中级会计考试更加注重考查各位考生的综合水平和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等,不仅仅局限于特别浅显的层面。
二、中级会计与初级会计报名条件的差异
中级会计考试相对初级会计考试来说,报名条件更加严格,报名门槛相对较高,下面来看具体条件:
中级会计职称考试:
2018年中级会计师报名条件:
1、基本条件:
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 财经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 财经 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2、具体条件 :
报名参加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5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4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2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1年;(5)取得博士学位。
上述有关学历(学位),是指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认可的学历(学位)。有关会计工作年限,是指报考人员取得规定学历前后从事会计工作时间的总和,其截止日期为考试报名年度当年年底前。对通过全国统一考试,取得经济、统计、审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并具备上述基本条件的人员,可报名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
2018年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⑴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⑵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 财经 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 财经 纪律的行为;
⑶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⑷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⑸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报考人员报名时,应提交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三、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与初级 会计职称 考试难度比较
就考试深度而言,初级考试时间远比中级职称考试容易。如果说我们考生复习两个月可以通过初级会计考试,那么通过中级考试就要复习六个月的时间。中级职称考试比考完初级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对我们学习中级会计考试相关课程有一定的帮助,为我们学习中级会计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就考试题型而言,初级会计考试只有一些客观题,而中级会计考试涉及客观题、计算分析题、简答题、综合题。很明显,中级会计考试的题型设置就导致初级会计考试难度大。在题型内容的考察上,中级会计要求我们对知识点掌握程度更加细腻化。因此,我们在学习中级会计相关课程时不能今仅停留在知识表面,我们各位考生朋友应更加注重其内在的含义。鉴于中级会计考试较难,我们考生在做题时要有针对性,选择一些高质量的题来精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虽然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与注册会计师相比难度较小,但相对初级会计考试而言,中级职称考试是比较难的考试。总体而言,中级职称考试的难度处于中等水平,所以正在备考中级会计考试的小伙伴不要过于紧张哦!
不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成绩已经公布,这也就意味着距离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越来越近,中级会计考生们,抓紧时间备考吧。
各位考生朋友参加会计职称考试,是我们不断往上晋升的阶梯,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然选择。
更多考试详情关注微信公众号:南通中公教育(后台领取各个考试项目备考资料及模拟卷)
或者收藏我们的网站: 更多考试信息和备考指导等你哦!!!
文/南通中公教育
会计行业最吃香的就是CPA了,但是难度也不小。首先你需要有一定的会计工作经验,其次专业知识要过硬。我朋友就是会计专业研究生,大学毕业开始她就一直有这方面的从业经验,去年她报考了CPA,但是没能通过。这种考试会有运气成分在,但最主要还是要有足够的知识储备,经常刷题,提高准确率。
从去年年底,是不是就想着干完这个项目就辞职?但是到现在还在原来的工位上继续工作,眼里看着槽季来临,有意换工作的财会人早已开始蠢蠢欲动。然而,还有另一些职场人却陷入了传说中的“瓶颈期”,想跳槽又不敢跳,在目前的职位上又觉得没什么指望,莫名就进退两难了。也许,你缺的只是这些让你更有底气的证书......
一、注册会计师
国内会计界第一证书,拿到这个证书可谓是站到了会计的珠穆朗玛峰,人生也像开挂了一样!
1.考试科目
考完以上6科还有一门综合。专业阶段考试成绩在连续的5年内有效,也就是说可以再5年内考完。
2.考试时间
二、中级会计职称
对于职场中的会计来讲,工作几年就可以考取中级会计职称证书,中级会计职称的特点是实用性特别强,一般要是有中级会计证书,在会计界可以一帆风顺了。
1.考试科目
2.考试时间 该考试成绩再连续的两年内有效,也就是说可以分两年考压力会小一点。也可以一次性通过更好。
三、拓展完国内的证书以后,还可以向国外的证书发展
1.CMA注册管理会计师
美国财会领域三大黄金证书之一
2.USCPA美国注册会计师
当今世界上最富影响力的会计职业组织所认证的资质,全球财会证书中含金量最高的证书之一
3.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
其他的一些证书我就不一一列举了,我认为,搞定国内的会计证书,在中国财会领域已经完全够用。有能力的可以多考,也可以跨领域,考考司法考试,等其他专业的证书。
会计行业最吃香的证书就是注册会计师证书,作为会计第一证,CPA的含金量是首屈一指的。
CPA考试一共有六门考试,如果你有较多的时间能充分备考的话,一次报六门全过就能一年就拿证。下面为你提供各科的备考时间:
(欢迎关注和阅读【学信注会CPA】)
注会一年通过六科的人据说只有十几个,就看你有没有那个毅力和天赋了
一年就想考下CPA?除非你是仙人下凡!当年我还算非常努力,五科也是四年考全过,当然是边工作边考试,既便全职备考,对我来说至少也得三年。虽然不排除智力特别超群的神人,或许只要一年就能全科合格,但孤陋寡闻的我还没听说过,更没见过,倒是当年一大批同时参考的考友除我一人外,全部折乾沉沙。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既已决定报考,就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另外作为业内耕耘多年的先行者,我也得提示范一下后辈,所谓的注会高薪之说是有很多水份的!
内容其实都差不多,只是注册会计师的强调综合。发点经验给你(本人原创的。)能考,一门一门的准备,今年才考完,现在是备考2010年注册会计师的最好时间。我跟你说说所需要的底子,可能会对你好一些。会计,需要有中级会计实务,成本会计,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分析的底子。审计,要会计学得好,审计才容易懂,这本书枯燥,比会计花的时间还要多。财管,需要有财务报表分析,管理会计,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的知识。经济法,没基础,也可以学。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的知识。风险管理,我没考过,我是考老制度。现在注册会计师刚考完不到一个月,应该是说最好预习明年的注册会计师的时间,考注册会计师,切忌不可贪多,不可高估自己活着低估注册会计师的难度。现在最好不要把6本书买全,因为教材肯定会变动,尤其是税法明年变动会很大,我建议你一科一科的准备,准备好一本书,再买一本书准备,准备到明年4月,看你的准备情况,再决定考几科,以我个人的看法,我绝对你报考三科最为合适,经济法,税法,风险管理,这几科与会计联系不是很大,与会计稍微联系大点的是税法。辅导书不一定要买,最好报个班,现在报2010年的班,是送2009年的,建议你最好报考网校,跟着学,效果会比较不错的。另外在准备的过程中,切忌莫放过大题,因为考试如果一道大题没做,及格的可能性就很小,一道大题都差不多18分左右,如果以道没错,就是80分往下起平,也就是说,正确率要达到80%才有希望及格,但正确率达到80%的,一般都能把题目做完,宁愿平常多错一点,也不要放过大题。关于搭配的问题:1.会计审计(+税法):这样搭配无可厚非,有人说先考这个,考了这个等于注册会计师考了一半,这种说法本身没什么错误,但是这么搭配是因人而异的,本身会计的难度最大,审计花费的时间比会计还要长,所以这样的搭配适合底子非常好,并且有时间比较,爱钻研大题的那种。如果你现在准备的话,可以试试,建议最好试听网校的辅导班,有10节免费的,其中包括第二章,如果第二章都听不懂的,建议不要准备。2.会计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样搭配比第1种搭配要少花3个月的适合,这种报法适合大三的学生,专业课即将学完,并且没有其他考试,只考注册会计师的,这样如果考上,对毕业找工作相对好点。3.税法经济法(+风险管理):这种适合考试经验不足的,归纳能力不强的,适合先从这个考起。4.财管经济法(+风险管理/+税法):这个搭配是最省时间的,但特别针对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的不错,并且学过金融的朋友,因为财管的期权股价是最难的章节,其次是企业整体价值评估,数学学得好,有金融底子的,会省时省力。害怕数学的不适合这一条。注意:这个《会计》与注册会计师的每一门都有联系,其中与审计税法联系最大。这个《会计》并不是基础,更不是《会计基础》,很多学会计的,考这一科,考10多分,20多分都是正常的,大题一个不会的很多。所以最好有点心理准备,这个《会计》需要财管,成本会计的底子,第二章金融资产中,就涉及年金(资金时间价值)的知识。《经济法》《税法》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经济法的公司法,证券法,就要判断现金流量,净利率问题,一点会计基础都没有,肯定不行的。另外票据问题,如果是非会计专业,也不好理解,肯定要多费时间。《税法》更加需要有《会计基础》知识,企业所得税,财务报表,各项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增值税,这样的基本知识都没有,可以不用去考。下面是如何学习的问题,风险管理我没有考过,也不需要考了,所以我不好回答,审计我也是没掌握方法,所以也不回答,其他4科我来告诉你:其实很多人说考经济法,税法不需要会计基础,是个错误。首先是财管:并不像别人说的掌握公式就很容易考过,财管加客观题,要计算的是80分以上,学财管的底子是财务报表分析,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其中成本计算肯定是年年都有的,这个是属于容易的题目,所以一定要会算。其次,通过历年的试卷看,财管的计算类型这么几个,容易的是财务报表分析,可持续增长率计算,最佳存货,最佳现金持有量,销售预算,风险计算,属于难的有期权股价,这个也是年年考,二叉树,斯科尔斯模型,肯定要知道,然后融资租赁,企业整体价值评估。10种类型的计算都要会,最基础的章节是年金,凡事考虑年限的,无非肯定是用到年金和风险的,其中数学最好是学过概率,你像风险计算中的标准差,方差,相关系数,全部是概率到财管的具体运用。经济法:经济法有点杂,归纳的东西多,归纳完之后,还有其他零散的.1.归纳时间,这个是第一章,诉讼期限,肯定会考。还有比如多少日登记,多少日见报,多少日发出公告,等等,破产法,公司法合并分立会提及。2.归纳表决方式,合伙企业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3.归纳组织形式,比如董事会,监事会,股东会的,这些合伙企业法,外商法,公司法,破产法,物权法都会有。4.归纳人事任免制度,比如公司法独立董事,比如破产法管理人,都会有。5.归纳能否对抗善意第三人,这个物权法有。6.归纳其他数字,这个很重要的。重点章节往往是公司法,证券法,合同法,破产法,物权法。这些章节也容易结合。税法:而税法不同.因为你看税法,出题就有很对性,计算题都是出税种,叫你算多少税,分值比例较高,所以你如果计算做得好,考80分都容易,我这么告诉你几点,你回去好好看看税法.税法从增值税,除了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外,书上黑体字,都是按照这么一个顺序.1.各个税的概念2.征税对象,纳税义务人.3.计税基础,这个是计算的关键,哪些要计税,哪些要剔除,哪些算组价,你列一张表.4.纳税时间,地点,税收优惠.你按照这4样,再归纳第5个.5.与房子有关的税,你看历年试卷,年年都会考到.你这么一归纳,税法顶多归纳出30页4A的纸,肯定能过了.会计:会计我一直头疼,把最难得看了,但是今年放水,考些不看的地方,但是会计也要有财管的基础,第二章金融资产就需要财管,未确认融资收益,所以学会计必须有底子,有中级财务会计的底子,有财务报表分析,税务的知识。学会计我的归纳不到家,但是还是必须说,各个章节的联系,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长期股权投资都是有着联系,所以这几章要学好。然后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所得税会计是难点。归纳有以下这么几点:因为会计其实是考你的会计准则问题,很详细的,所以首先要1.归纳会计科目核算内容2.归纳以什么价值核算,你比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到底是什么价值。3.归纳相同点,比如哪些要提减值准备,哪些可以冲回,哪些不可以冲回。4.对比,资产对比负债,对比所有者权益。5.共性,资产里面的,比如金融资产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的资产,共同与差异,金融资产与投资性房地产的共性。审计我没学好。备考中注意这么几点:1.不能因为没有2010年的教材而不预习,用09年的教材预习,最好不要买辅导,报个班比较稳妥,因为你如果面辅导,有以下两个方面不好,如果你考得多,会感到预习时间不够,再就是万一教材改变大,做成了一个印象反倒不好。还不如报个班,把习题班学会就好了。等新书一下来,就赶紧做题。2.心态放稳,不是很难的考试,只是到了那里,会有两个想法,一是题目不难,但是不会,二是感觉一整本书都是重点。3.最怕的是高估自己,低估注册会计师,很多考过初级,中级,盲目觉得自己的自学能力不错。4.要坚持做大题,最怕的就是看到大题,就脑袋里面思考一下,不动笔,而直接去看答案。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或者语音聊聊。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