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理解的正确。
要搞清楚账户类型以及经济业务业务反映的内容资产类账户:
1、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
2、负债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
3、成本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
4、损益收入类账户,借方登记减少数,贷方登记增加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反,与负债类账户相同;
5、损益成本费用类账户,借方登记增加数,贷方登记减少数,与资产类账户相同,与负债类账户相反;记住资产类和负债类账户,然后对比记忆。
答案是相反,以应收账款和固定资产为例备抵账户分别为,坏账准备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在确认坏账和减值要减少账面余额即(账面原值减去折旧的余额)减去减值准备的余额=账面价值
备抵附加账户只有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相反,才能起到调整作用。账面余值=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备抵附加账户余额拓展资料:备抵附加调整账户是既用来抵减又用来增加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当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调整账户的余额的方向相反时,属于备抵账户;当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与调整账户的余额的方向相同时,属于附加账户。如: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时,“材料成本差异”是“原材料”的备抵附加账户。公式表示: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备抵附加调整账户余额=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例1:业务说明:(1)购进一批材料,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共计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100元。(3)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100元(节约)。例中,“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是用来调整“原材料”(被调整)账户的余额,以求得库存材料实际余额(实际成本)的账户。由于此时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余额的方向相反,因而调整方式是备抵的,其相互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节约)=1100-100=1000元这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执行的是备抵(即抵减)的功能。例2业务说明:(1)购进一批材料,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价款和运杂费共计1000元,材料已验收入库。(2)结转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980元。(3)计算并结转材料成本差异20元(超支)。由于此时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同一方向,因而调整方式是附加的,其相互关系用公式表示如下: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材料成本差异(超支)=980+20=1000元这时,“材料成本差异”账户执行的是附加的功能。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调整账户具有以下特点:1、调整账户与被调整账户反映的经济内容相同,但用途和结构不同。2、被调整账户反映会计要素的原始数字,而调整账户反映同一要素的调整数,因此,调整账户不能脱离被调整账户而独立存在。3、调整方式是相加还是相减则取决于被调整账户余额与调整账户余额是在同一方向还是相反方向。
备抵附加账户与被调整账户的余额方向是( B.相反的)一、调整账户是指用以调整账户的余额,以取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调整账户按其调整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备抵调整账户、附加调整账户和备抵附加调整账户三类。 备抵账户也叫做抵减、备抵调整账户,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调整公式: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特点。被调整账户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则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二、备抵账户的定义。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被调整账户余额,以求得被调整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在会计实务中,抵减调整账户运用最为广泛。包括:“短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用于调整“短期投资”账户);“累计折旧”账户(用于调整“固定资产”账户);“坏账准备”账户(用于调整“应收账款”账户);“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用于调整“长期投资”账户)三、“利润分配”账户(用于调整“本年利润”账户)等。(2)..备抵调整账户的调整方式。调整公式:被调整账户余额-调整账户的余额=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3)..备抵账户的特点。被调整账户余额与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是在相反的方向,如果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借方,则备抵账户的余额一定在贷方。反之,被调整账户的余额在贷方,则备抵调整账户的余额一定在借方。备抵账户按照被调整账户的性质(资产还是权益)又可以分为资产备抵账户和权益备抵账户两类:①资产备抵账户是用来递减某一资产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项资产账户的实际余额的账户。固定资产与累计折旧属于资产备抵的关系,还有坏账准备账户,它是应收账款的备抵账户。②权益备抵账户是用来抵减某一权益账户的余额,以求得该权益账户实际余额的账户。属于权益备抵账户的有:利润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