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确可以申请技能提升补贴!人社部、财政部印发通知,依法参加失业保险并累计缴费36个月以上,并且自2017年1月1日起取得初级、中级、高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企业职工,可申请技能提升补贴。补贴标准上限为初级工1000元、中级工1500元、高级工2000元。由职工本人在证书核发之日起12个月内到参保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审核通过后补贴资金直接发放至职工本人银行账户或社保卡。
法律分析:中级职称领取国家补助流程如下:1、中级会计职称的补贴一般是在网上进行申报领取的;2、如果在网上申报不成功可以携带中级会计师证书、身份证、社保卡等资料,到户口(居住证)所在县区就业办失业保险科或者社保厅窗口进行现场申报;3、具体是否有补贴以及补贴金额是多少,应当咨询当地相关部门。中级职称一般是指:1、博士研究生毕业,经考核,可以直接认定为中级;2、硕士研究生毕业或双学位获得者,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3、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四年以上,取得助理职称四年以上;4、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担任助理职务四年以上。取得初级(五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一千元。取得中级(四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一千五百元。取得高级(三级)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补贴标准为两百元。法律依据:《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 第八条 国家对职称评审委员会实行核准备案管理制度。职称评审委员会备案有效期不得超过三年,有效期届满应当重新核准备案。国务院各部门、中央企业、全国性行业协会学会、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等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国务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备案;各地区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由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备案;其他用人单位组建的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按照职称评审管理权限由省级以上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备案。
1、58项技术职称类证书分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准入类补贴标准:证书不分级别的为2000元;证书分两个级别的,按级别高低分别为2000元、1500元。2、评价类补贴标准:按高级、中级和初级分别为2000元、1500元和1000元。3、取得中级会计职称证书的考生可以申请1500元技能补贴。但是具体是否有补贴,以及补贴金额是多少,还请考生们咨询当地相关部门。
法律分析:1、新区工作的国内应届博士毕业生可以拿到一次性生活补贴、安居补贴、主导产业薪酬补贴等各类补贴共计44万元,硕士毕业生可拿到13.82万元,本科毕业生可拿到6.88万元。2、来新区企业实习的海内外大学生和在校高技能人才每月可以获得3000元的实习补贴。钱塘新区十分重视发挥企业引才育才用才主体作用。3、新区企业每培养一名杭州市D类及以上人才,给予企业2万元激励,上不封顶,这个激励政策在杭州市也是“唯一”。人才分类认定和人才安居补贴申请工作全面启动,在杭州ABCDE五类人才分类认定的基础上,钱塘新区又延伸了F/G两类人才。如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可申请获得F类人才认定。具有“985”“211”工程高校全日制本科学历的人才、具有中级专业技术职业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可申请获得G类人才认定,相关业务可通过登录杭州钱塘新区人才就业服务网办理。
法律依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 二、主要政策举措
(一)技能人才培养。
1.强化职业技能培训规划。建立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终身职业培训制度,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重点开展在岗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大学生就业前技能培训、农村实用型技能人才培训,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才的培训培养,组织“金蓝领”等优秀高技能人才到国内外接受高层次培训。2015-2017年,力争使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者和有培训愿望的大学生就业前都能接受相应的职业培训,企业技能岗位的职工都能得到至少1次技能提升培训,每个有培训愿望的创业者都能参加1次创业培训,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和拟转移到非农产业务工经商的农村劳动者都能得到1次职业技能培训。
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职业培训机制,建立紧缺工种动态发布制度,根据产业结构调整、人力资源市场信息、企业用工需求等因素,及时调整发布紧缺工种。各级人力社保部门每年至少发布1次本地紧缺工种情况。
2.实施“百校千企”工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在全省选择100所职业院校和1000家企业,建立全面深入的合作关系,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教育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多种形式支持企业和学校建立兼具生产与教学功能的公共实训基地,开展校企联合招生、校企合作培训和教师进企业、技能大师进校园等活动,校企合作的定向培训费用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在企业设立学生实习和教师实践岗位,企业因接收实习生所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按现行税收法律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对职业院校自办的、以服务学生实习实训为目的的企业或经营活动,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等优惠。
3.开展“千企千师”培养行动。以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基础,从全省1000家主导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经典产业企业中,选择1000名技能拔尖、技艺精湛或掌握传统技艺、民间绝技绝活的技能大师,开展传艺带徒、技艺革新、技能推广活动。每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每年带徒不少于5名,并签订师徒协议,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期限。企业要组建以技能大师为核心的技能团队,开展培训研修、技能攻关、技艺革新等活动。积极发挥各类社团组织作用,推进技师协会建设,为技能大师开展同业交流、展示技能成果、推广绝技绝活搭建平台。
4.建设多元化培养平台。扩大技工院校培养规模,注重内涵建设,将技工学校和高级技工学校办成高级工的重要培养载体,将技师学院办成技师的重要培养载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师评聘、收入分配和继续教育制度。技师学院绩效工资参照高职院校执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收费标准和财政生均定额拨款标准参照高职院校执行。
推动办学主体多元化,鼓励社会力量举办高质量、有特色的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并在师资培养、技能鉴定、就业信息服务、政府购买培养成果等方面享有与公办技工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同等政策。
依托职业院校、职业培训机构、大中型企业,加快省市县三级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到2017年,基本形成覆盖全省的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