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如何预知风险

feion1992024-07-25  0

2017年可说是会计改革元年,会计证取消、金三严查、发票新政、会计黑名单??

各种对会计严控监管的措施不断更新,会计已成“高风险”职业,

今后,会计人如何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呢?

1、会计证取消

2017年,国家一纸文件,会计证取消了!没有会计证罩着的2000千万财务人茫然了,下一步该怎么走?新《会计法》还加强了对会计的约束,会计成为一个高风险高危的行业。

2、金税三期严打

税务检查风暴来临,国地税联合稽查,很多企业被税务机关约谈,只有财务才知道这里面的风险有多大!

3、财务机器人上岗

基层核算会计面临危机。人工智能在银行对账、月末入款提醒、进销项差额提醒、增值税票真伪查验等业务流程对比人工效率极大提升。

4、实名制办税认证

税务机关仅受理已采集身份信息的办税人员申请的涉税事项,只有在国税实名认证后,才可以正常办税。办税人员风险陡然增大!

5、会计“黑名单“诚信档案

会计在任职期间的财务造假,需要追究终身,会计所有的会计记录需要保存至少10年,你的责任需要你终身背书,严重的可能坐牢。

6、以票控税

纳税人发生未按照规定安装使用税控装置的,拒不接受税务机关处理的,主管税务机关停止发放发票,直至收缴其结存的发票,并注销税控系统发行信息。

此外,造假账需求、业务不规范、缺乏对政策的深度解读等现实问题更是加剧了会计行业从业风险。那么,新的一年,会计人需要如何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呢?

如何风险规避

1.坚决不买发票。

金税三期对企业风险识别能力太强大,只要企业有违规,可能面临非常严重的后果!轻则补税,重则刑罚!千万不要试图碰触那条线,后果是企业和财务负责人都不能承担的!

2.轻易不去挂名财务负责人!

目前税务系统正在打造一个以企业法人和财务人员为主的人员库,只要收集你资料之后,你有违规,以后你就在税务背上黑名单。小公司或者代理记账公司之类的会计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3.离职必须做好信息变更!

这一点是会计行业新的风险,现在税务管控严格,如果你离职了还挂名财务负责人,如果你上家有问题,你可能被税务监控。

4.离职后公司不予变更财务负责人,留好证据!

很多小公司,就一个会计。你离职了,可能没有会计跟你交接,这个时候一定要保护好离职证据!与原公司不存在合同关系了,应要求该公司进行财务负责人变更。其次,离职会计可联系该公司主管税务机关协调解决,根据税务机关要求提供相应资料进行变更。

新政不停,会计人前路漫漫。保持一颗敢于挑战、坚持学习的心,多花时间学习税务新政策,不断更新自身业务水平,提升实操能力,新的一年,会计人需要让自己更加“值钱”,才能保住饭碗继续走下去。

(1)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考虑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注册会计师应当运用各项风险评估程序,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整个过程中识别风险,并将识别的风险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和列报相联系。(2)将识别出的风险与认定层次可能发生错报的领域相联系。(3)考虑识别的风险是否重大。风险是否重大是指风险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如销售困难使产品的市场价格下降,除考虑产品市场价格下降因素外,注册会计师还应当考虑产品市场价格下降的幅度、该产品在被审计单位产品中的比重等,以确定识别的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是否重大。(4)考虑识别的风险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的可能性。注册会计师还需要考虑上述识别的风险是否会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例如,考虑存货的账面余额是否重大,是否已适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等。在某些情况下,尽管识别的风险重大,但仍不至于导致财务报表发生重大错报。注册会计师应当利用实施风险评估程序获取的信息,包括在评价控制设计和确定其是否得到执行时获取的审计证据,作为支持风险评估结果的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风险评估结果,确定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

风险不可避免

处事小心工作谨慎

工作才会有惊无险

如何通过会计报表识别企业的财务风险?建议从两个层面去看:第一个层面,看整体,从公司的财务金三角(增长性、盈利性、流动性)判断经营的基本面;第二个层面,看具体,透过敏感会计科目去判断企业潜在的风险。第二个层面发现的问题可以作为第一层面结论的验证与补充。做财务分析时也可遵循这一思路。

2001年刘姝威凭借一篇600字的短文,把蓝田股份拉下了马。一个学者看了几眼会计报表,就能判断出银行不能再给蓝田股份贷款了,文章发表后还真没有银行再给蓝田股份贷款。这个故事有戏剧性,也有必然性。刘姝威当年做的事情谈不上有多么高深,会计人员只要用心,细细阅读会计报表就不难发现此类问题。

如何阅读会计报表,看似小儿科的问题,实际上很多会计人并未真正领会。不懂得如何区分重点,如何识别假象。会计科目那么多,我们如何做到有侧重的关注、有根据的怀疑,这是有学问的、有技巧的。阅读会计报表要像看书一样,先观其大略,后深究细节。我建议从两个层面去看:

第一个层面,看整体,从公司的财务金三角(增长性、盈利性、流动性)判断经营的基本面。这里所说的增长性是指收入规模的增长,流动性是指营运资产的周转率、现金流状况。

华为的总裁任正非先生对财务金三角有一段形象的描述,他说,“考核要关注销售收入、利润和现金流,三足鼎立,支撑起公司的生存发展。单纯地销售额增长是不顾一切的疯狂,单纯地追求利润会透支未来,不考核现金流将导致只有账面利润。光有名义利润是假的,没现金流就如同没米下锅,几天等不到米运来就已经饿死了。”

可以这么说,企业健康体现在财务金三角的平衡。增长性反映了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力,盈利性体现了公司存在的价值,流动性代表了公司的管理水平。

第二个层面,看具体,透过敏感会计科目去判断企业潜在的风险。

评点会计科目无需面面俱到,找点、聚焦、深挖,就可得出自己的判断。三张会计报表看几个关键数据就能对一个公司的基本情况做出判断。利润表看公司赚不赚钱(净利润)与产品的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现金流量表看公司赚的钱能否收回来(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看公司的偿债能力,有无债务风险(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

如果会计报表没有水分,上述方法是没有问题的。如果会计报表做假了,就要有所鉴别了。如何判断会计报表有无水分呢?建议重点关注一下科目。

资产负债表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

1应收账款。一方面,如果收入与利润有水分,应收账款就是藏污纳垢之地。因此要注意识别虚增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如果超长期应收账款金额不菲,有可能说明公司客户信用管理不过关,或者产品交付有瑕疵。

2存货。一方面要注意识别未结转的成本形成的虚假库存;另一方面要关注存货减值,包括原材料减值与产成品减值。

3其他应收款。其他应收款有资产垃圾筐之称,要注意识别挂账的费用。另外,如果大股东从公司借款较多,说明公司公私不分,没有严格的内控。

4无形资产。除土地使用权外,其他的无形资产基本都是伪资产,特别要提防别有用心的研发费用资本化。研发费用资本化会减少当期费用,虚增资产,无形资产(不含土地使用权)比重高的企业往往是美化报表给别人看的,给金融机构看,给潜在投资人看。

5其他资产。正常经营的企业,其他资产几乎不会出现。但有其他,必不寻常,譬如被法院冻结的银行存款。

利润表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

1销售费用。销售费用占比畸高,往往说明企业销售渠道不畅,客户认可度不高,市场还没有打开,属于硬推出货。

2管理费用。管理费用占比高低,可以看出一个企业的内部运营效率。管理费用偏高的企业往往内部运作效率低,形式主义盛行。

3营业外支出。除非企业在做捐赠,除此之外的营业外支出都可以和管理不善挂上钩,营业外支出偏高,说明公司管理出问题了。

4资产减值。因为资产周转不畅或管理不善,就可能导致资产减值,资产减值偏高,同样说明公司管理出问题了。

现金流量表表需要重点关注的科目:

见过了太多虚构收入、利润的报表,大家会觉得现金流量表更可信。现金流量表真是清白之身吗,不是。大家迷信它,是因为觉得资金流动的轨迹是真实的。真实的轨迹何尝不可以运作呢?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要提防美化现金流量表的现象,如找家关系户,做份采购合同,打笔预付款,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立马会好看。待到明年,再把合同取消,预付款退回,一切恢复本来面目。

2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了解公司主要的融资渠道。

对会计科目的判断可作为第一层面整体结论的验证与补充。阅读会计报表时,把两个层面结合起来,就很容易挖掘出有价值的东西。做财务分析时也可遵循这一思路。

yoyo财税,一站式专业财税服务平台!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74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