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规范会计核算

feion1992024-07-25  0

财务会计制度有哪几种?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及国家其他有关法律和法规,制定本制度。

1.《企业会计制度》。

2.《金融企业会计制度》。

3.《小企业会计制度》。

4.《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5.《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

6.《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7.《内部会计控制规范》。

8.其他会计规章和会计规范性文件。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肯定是需要加强的

我国的企业会计核算规范主要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和《小企业会计准则》等组成。1.《会计法》于1985年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并于同年5月1日起施行。为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深化会计改革的需要,1993年12月和1999年10月人大常委会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会计法》是我国会计工作的根本大法。2.会计准则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包括1项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在内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会计准则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基本准则,第二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第三层次为具体会计准则的应用指南。3、小企业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于2011年10月18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以财会〔2011〕17号印发,该《准则》分总则、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及利润分配、外币业务、财务报表、附则10章90条,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一)加强对财务人员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由于我国经济体制逐渐改善,因此各项税收和经济法规政策等也随之变化。这种变化趋势就要求财务人员不断参加培训和继续教育,确保会计从业人员能够通过培训或继续教育对税收政策和经济法等熟练掌握,不断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素质和水平,并且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相关软件的操作,同时逐渐了解会计报税纳税新形式。另外要针对企业会计人员实行激励制度,不断培养激励会计人员,予以合理的奖励措施,激发财务人员的服务水平和业务能力。(二)会计政策规范化企业在经营活动中,会计核算需要遵守一定原则,企业也要有一定处理方法,这些统称为会计政策。一直以来,企业都是对会计科目很重视,但是对会计政策却较为忽视,这对企业会计工作造成很大的消极影响。如果一个企业没有规范化的会计政策,那么该企业的会计信息就没有很强的可比性,从而导致会计预算考虑没有理论依据。根据对多个企业的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部门管理者的调查,很多集团性企业对子公司会计政策不了解。会计预算管理的核心是损益预算,因此预算管理就要求会计政策规范化。具体包含以下几点:收入确定政策;费用、成本确认和划分政策;资产减值政策;无形资产摊销及折旧政策;短期投资和存货会计政策。企业预算管理要求企业制定统一的会计政策,具体包含如下两种。第一,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保持一致,也就是这类企业具有行业专门性特点,如电信行业、供电行业等;第二,纳入预算管理的经营单位业务范围没有达到一致,这类企业是比较多的,而且在这些企业内部,业务种类也很多。如服务业、制造业、物流,控股公司或国有企业等,集团公司未建立标准化会计制度,就需要加强管理。从预算数据的真实有效性入手,会计核算方法由集团制定或审核。(三)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在进行企业核算和预算过程中,统一会计科目能够有效降低工作量,是建立会计核算体系的基础。个别企业的预算是企业部门制定的,预算科目和会计核算科目不尽相同,会计数据不能综合整理,核算数据和预算标准不符,很难进行考核管理。建立统一的会计科目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有利于业务考核,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四)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内部会计制度包含稽核制度、内部审计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制度等多个内容。只有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企业才能开展会计行为。完善企业内部制度首先从稽核制度着手,应该建立健全稽核制度。严格依据制度审核账本、财务报表和财务凭证,强化管理,如果审核中出现问题,应该立即修正并追究管理者的责任,严防再发生类似问题,长期坚持下去才能强化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内部稽核制度,是落实企业会计制度的主要途径,可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成本核算制度是由核算对象和成本核算方式构成的,是企业会计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应该强化内部会计制度的建立,从制度上确保会计核算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而提高企业会计工作效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67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