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实操会计教程

feion1992024-07-25  0

SAP软件做的会计分录如下:一、 采购接收入库和退货:1.接收: 借:材料采购 (订单价格)贷:应计负债(订单价格)2.入库: 借:原材料(标准成本)贷:材料采购(订单价格)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_材料订单价格3.退货至接收时产生与上面第2步相反的分录,退货至供货商时产生与上面第1步相反的分录。二、 子库存转移:只有转出子库产生分录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三、 杂项事务处理:1.库存增加: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 贷:账户别名(或自定义账户)2.库存减少:与上面相反的分录四、 采购发票匹配: 借:应计负债(订单价格)应交税金_增值税_进项税贷:应付帐款(发票价格)借或贷:材料成本差异_材料发票价格差异五、 生产环节:1. 标准工单:① 标准工单领料: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材料贷: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② 标准工单退料:与上面相反的分录③ 标准工单资源事务处理(即人工):系统会自动核算一笔,基于在定义资源时的吸收账户为“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系统产生以下分录: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包含成本中心信息)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值为零,且只有装配件定义了资源、工艺路线的工单才会产生此分录)因此,在总帐模块处理实际人工和制造费用时,建议: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人工(实发工资)贷:应付工资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费用(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制造费用④ 标准工单完工入库: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仅库存商品会有人工和费用科目)⑤ 如果按照标准成本生产,即发生成本和冲减成本一致,则工单关闭时没有差异;⑥ 工单关闭时,如果材料的发生成本比冲减成本大,即多耗料: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材料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如果少耗料则产生相反分录。生产环节只产生量差,不产生价差。⑦ 工单关闭时,对于人工和费用产生的分录恒定为: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贷: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人工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费用2. 非标工单:(对一般性分录不归纳,如领材料等)① 有完工入库的非拆卸工单发出成品时: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贷:产成品完工入库时: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关闭时: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贷: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人工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费用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材料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② 拆卸工单:发出成品,同上;发放负组件: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返还负组件,产生与之相反分录;关闭时: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材料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标准)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标准)3. 其它委外加工、外协加工、编码拆分等类型类似工单处理(因为科目设置一样)六、 销售环节:1. 挑库: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库存商品(自制半成品、原材料)2. 发运:借:分期收款发出商品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七、 成本更新:1. 对库存的影响:如果单位成本增加,则借:原材料(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贷:材料成本差异_材料成本更新差异如果单位成本降低,则产生相反分录2. 对在制品的影响,需要区分不同的工单状态① 工单已发放状态,组件尚未发,装配件未入库,装配件物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及组件的更新均不产生影响;② 工单已发放状态,组件已发,未有装配件入库,装配件物料、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更新不产生影响,某组件的成本更新会产生影响,借(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贷(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③ 工单已发放状态,组件已发,装配件部分入库,如果是装配件某一组件更新引起装配件成本更新,则组件和装配件的更新都会产生影响:(组件成本增加)组件产生的影响: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已发料数量*更新值)贷: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装配件产生的影响: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已入库数量*更新值)对于以后再入库的按新装配件成本冲减。组件成本减少产生相反分录。④ 工单已发放状态,组件已发,装配件部分入库,物料没有更新,装配件的资源或制造费用更新(人工定义非累计的更新)对已入库部分产生影响:成本增加: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已入库数量*更新值)(或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费用)成本减少产生相反分录。⑤ 工单已完成状态,组件已发,某个组件更新(但装配件并没更新),对组件的发料会产生影响:成本增加: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已发料数量*更新值)贷: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成本减少产生相反分录。⑥ 工单已完成状态,组件已发,某个组件更新引起装配件物料成本更新,对组件发放和装配件入库都会产生影响:成本增加:借: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已发料数量*更新值)贷: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材料(入库数量*更新值)成本减少产生相反分录。⑦ 工单已完成状态,组件已发,物料没有更新,资源或制造费用更新(人工定义非累计):成本增加:借:生产成本_生产成本差异_在制品成本贷:生产成本_直接生产成本_直接人工(直接费用)成本减少产生相反分录。八、 根据开票信息在总帐结转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其它业务支出_材料) 贷:分期收款发出商品九、 汇总各个差异账户,按规则在总帐中分摊。1.采购验收作业,产生会计分录如下:(借):收货科目 (Receiving Inventory) @ PO Price (贷):存货AP应计额 (Inventory AP Accrual) @ PO Price2.入库作业,有应付帐款立帐信息,则依循立帐信息,无立帐信息,则采用采购单信息,产生会计分录如下 (假设有应付帐款立帐信息):(借):原物料科目 (Material Account) @应付帐款立账本币金额 (贷):收货科目 (Receiving Inventory) @ PO Price (借 或 贷):商业发票价格差异(Invoice Price Variance, IPV) 采购单汇差收益/损失(Rate Variance Gain/Loss)3.应付帐款立帐作业,产生会计分录如下:(借):存货AP应计额 (Inventory AP Accrual) @ PO Price (贷):应付帐款科目 @应付帐款立账本币金额 (借 或 贷):商业发票价格差异(Invoice Price Variance, IPV) 采购单汇差收益/损失(Rate Variance Gain/Loss)4. 在周期性成本之下,若原物料采购的发票在立帐时有做Match Receipt的动作,则周期性成本会将此发票的商业发票价格差异(IPV)转变成原物料成本,但若本期的发票Match前期的Receipt,则此发票 产生的IPV将不会被周期性成本纳入本期的料件成本计算.

一般来说,成本会计人员要做好以下几点: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后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最主要的还是认真点,多思考,多提问,向有经验的会计学习。(一)负责公司的成本核算 1.整理各项费用并进行归集和分配; 2.做记账凭证并登账; 3.月末对费用进行核算; 4.统计各项费用的指标考核结果并上报经理。(二)进行公司的成本分析 1.根据成本构成和历史发生情况以及计划指标进行比较;2.成本分析报告。(三)负责公司的固定资产账 1.负责每月提取折旧; 2.负责固定资产报废、清理的账务登记; 3.新购入固定资产的入账; 4.年终汇总。(四)负责总账的一部分 1.汇总总账,进行试算平衡; 2.与明细账的核对。(五)负责应付账款往来核算1.接收原材料入库单、销售发票,核算、审核付款清单和各种应付账款,审核各项记录; 2.审核各业务部门转交的发票及单据; 3.登账,记账。(六)负责国内销售应收账款往来业务核算 1.核算各国内销售客户应收账款和记录, 2.凭发票登记,记账; 3.定期与销售人员核对销售明细及监督汇款。(七)负责有关报表的报送工作 1.每十天报送给总经理银行存款余额明细;2.月底向部门经理报送本月销售明细、应收账款明细和费用分类、罚息明细给销售部; 3.月底报外销部外销回款统计。(八)现金与支票管理 1.保管单据(支票、支票报销单、支票申请单、收据等)、财务专用章及现金;2.填写现金支票、转账支票及汇款凭证;3.办理汇款、取现和支票转账手续;4.办理国际收支申报手续;5.每日对库存现金进行盘点与结算;6.开立还款收据、交款收据及客户回款收据;7.初步审核现金报销单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办理现金报销手续。(九)财务档案的整理、装订(十)完成上级委派的其他任务成本会计核算涉及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科目,你看看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一、归集分配要素费用。指:生产领用原材料、工人工资及福利费、折旧、等等等等。 1、材料费 (1)直接耗用的材料: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原材料-某材料 (2)、共耗材料 分配率=共耗材料费/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定额消耗量。 分配后做上述相同分录。 2、人工费 (1)、工资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借: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借:制造费用 贷:应付工资 如果工人做两种以上产品,则 分配率=生产工人工资/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 (2)、福利费 工资的14%。计算与分录同上。 3、其他要素费用分配的会计分录,如计提折旧、车间发生的各项杂费等,略。 二、归集分配各项间接费用。 1、辅助生产费用 将第一步骤中记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账户的成本进行归集,将总额按受益对象分配至相应的账户中。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如果受益对象为产品的话) 借:制造费用 贷: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某车间 需要说明的是,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只需这样即可。当企业有两个以上辅助生产车间的时候,则必须选择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等等方法进行分配后再做账务处理。此略。 2、基本车间的制造费用。 首先归集凡是记入“制造费用”账户的所有总额。 当车间有两种以上产品的时候: 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分配标准 分配标准通常选用生产工时或机器工时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贷:制造费用 三、归集分配“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先将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账户的所有金额进行归集,然后选择一定的方法,如约当产量法,将该账户的本月累计发生额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如果企业生产两种以上产品,则需要将上述步骤进行两遍以上。 约当产量法,略。 分配后,做: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1、进入SAP软件主页,可以在事务代码框那里输入FS00进行回车。

2、等来到一个新的界面以后,需要点击总账科目的相关按钮。

3、这个时候,需要在G/L详细注释那里输入管理进行回车。

4、下一步会自动进行操作,这样一来即可达到做会计分录的目的了。

SAP里操作步骤比较复杂,好象**人寿保险公司就是用这个软件来做帐的一般他们不会怎么教你,但是对于不熟悉软件的人也只能厚脸皮一点,耐着性子点问,还要多看看他们怎么操作的(多瞄瞄)在对帐单的时候用到最多的还是EXCEL表格,软件里面导出来的数据参有符号要把他们筛选分隔出来才可以的还有就是在做费用的时候软件里面的操作也是有点复杂,必须要打开2个软件,多打开的一个可以帮助你查询你刚刚输入费用记帐凭证的费用科目里有好几种的,也有一定的比例,不过一般可以通过另一部门传送来的单子去做到别的还有多余的科目里的说起来是很多的,也讲不清楚,比较复杂本人也学过一点,也算学到一点吧你可以参考一下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6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