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措施:1.不断完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力度诚信守法是对每一个会计从事人员乃至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一位会计工作者职业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质量的好坏,要想提高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就必须先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为此,应该建立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不断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会计人员都能遵纪守法的工作,对会计造假采取一种鄙视与鄙弃的态度。2.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企业内部管理会计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建立会计控制体系。一个企业拥有完善的会计控制体系,就可以对会计的行为进行严格的约束,切断会计造假行为的途径与载体,从而可以从源头上阻止会计造假事件的发生。因此,企业应该加大对内部会计监督和审查的重视,在遵守《会计法》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的内部管理。3.完善法律法规,提高造假成本由于会计造假收益大于成本,使得一些会计人员不惜不顾道德底线、无视法律去进行伪造会计信息。目前我国《会计法》对会计造假者的处罚是,情节严重者吊销会计资格证,二年内不得重新申请,情节特别严重者,吊销会计从业资格证,五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这显然处罚力度过小,间接成本过低。因此,我国应该根据我国的会计造假事件的实际情况,来重新制定会计造假事件的处罚方式,使会计从事人员绝不敢越雷池一步。4.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会计集中核算的重要性实行会计集中和核算能够全方位、全过程的掌握和监督各单位的每笔资金活动情况,能够为单位资金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提供保障。会计核算中心应该选配业务素质较高的专职会计来负责日常资金收支事物,并且要定期对资金收支进行清查盘点,防止因账务不实而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同时还要建立明确的经费开支标准,规范经费的支出渠道,对于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要进行严肃的处理,除此之外,还应所引进一些会计电算化系统,来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会计信息的质量。
老板做假账,会计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会计法》无疑是会计人员的保护神,作为会计人员一定要熟记在心。新修订的会计法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与合法性的第一责任人定为单位负责人,但这并不意味着会计人无责任了,会计人在对外报出的报表及相关的原始凭证中,一定要单位负责人签字,这点很重要,平时决不能大意。这是自我保护的需要。第二,清楚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个要自己权衡,明显违法、犯法的事情绝对不做,这是原则也是底线。不要出事了,就推委说是老板要这么做的,这样的辩白不觉得很苍白无力吗?老板叫你跳楼,你会不会就去跳楼呢?你是一个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有判断能力的。第三,是针对接手原来账务的新任会计而言的,一定要把住交接关,对“烂摊子”不能轻易接手。有些企业的前任会计由于某种原因不辞而别,新任会计此时更应当谨慎从事,要把“丑话说在前头”,必要时应当建议老板聘请中介机构进行审计,然后监交。在面对税务等部门查账时,也可以证明自己与之前的事情无关。
解决?消灭假账的行为?除非你不做会计!以前做的是几十万,几百万,现在是几亿几十亿都得做.
哈哈,你这问题天真了点。现在哪有会计不做假账?不管啥体制的企事业都要求会计做假账,不会做假账没人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