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东丽区初级会计趋势

feion1992024-07-25  3

一、会计篇(变动比例40%):

(一)框架变化:

2021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六章)、企业成本会计(第七章)、政府会计(第八章)

2022年:企业财务会计(第一章至第八章)

【解读】从框架变化来看,2022年初级将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尽管22年新教材第二章,包含少量成本会计和政府会计基础知识,但大纲要求“了解即可”,更是验证“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趋势。

(二)章节变化:

2021年:第一章《会计概述》; 2022年: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会计基础》。

2021年:第二章《资产》; 2022年:第三章《流动资产》+第四章《非流动资产》。

2021年:第三章至第六章; 2022年:顺延至第五章至第八章。

【解读】2022初级新教材,保持章节数量不变,但是所有章节都归属企业财务会计,符合集中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定位。

(三)知识点变化(重点变化):

1.第三章《流动资产》:金融资产分类。

2.第四章《非流动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解读】围绕重点考察《企业财务会计》这一趋势,在2021年的基础上,上下延伸;如:2021年仅讲解“交易性金融资产”,却无法清晰了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由来,于是2022年新增“金融资产分类”。

如:2021年非流动资产,仅讲解至“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包含不全,于是2022年新增“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性房地产”。

二、经济法篇(变动比例5%):

经济法基础的主要变化是“内容分布,趋向合理”,而非“简单罗列”。

如:2021年第四章《增值税、消费税法律制度》→2022年第四章《税法概述、货物和劳务税法律制度》。

不仅内容概括全面,且分类标准明确、内容分布合理;将与货物、劳务相关的税种,集中讲解,更有利于学员理解和实际应用。

再如:2021年第六章《其他税收法律制度》→2022年第六章《财产和行为税法律制度》。

不再简单堆砌,而是明确税种的分类和来源,不仅让学员“知其然”,更进一步“知其所以然”。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简介: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又称助理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该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基础、实务,是出纳、会计助理、会计等初级财务人员的必备知识。报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需要根据《暂行规定》,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经济法基础与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方能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此必须一次报考两个考试科目。

初级会计考试时间不是越往后考越难。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是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具备高中毕业及以上学历就可以参加初级会计职称考试。该考试于5月份进行,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经济法基础》。报名时间为考试前一年的11月左右,每年举行一次,一次两门科目都及格则通过。

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实行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制度,(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2022年的初级会计通过率应该在20%左右,近几年初级会计考试的通过率基本保持在20%左右。

难度分析:

《初级会计实务》相对较难,有三分之二的分数需要核算,这部分内容出题的灵活性很大,有可能是整个考试里面的拦路虎。《经济法基础》知识看着内容比较简单,但由于它在整个初级职称考试理论体系的重要性,必然要求大家对它有更深的了解,因此考试时可能难度要加大,虽然教材内容不是很多,但每次考试都使大家感到很吃力。

2022年初级会计资格考试报考人数325万人,和去年相比减少了137.6万人!按照近几年的增长趋势,预计五年将增长近400万,而官方目标是增长230万,这可能意味着之后持证人数增长有所减缓?因此2022年的考试通过率预计不会因为报名人数的减少而增加。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58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