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关于这边你咨询的“如何报考中级会计职称”的问题。
首先,你已经清楚的中级会计的基础报考条件:本科学历+四年会计从业经验。
你这边主要考虑的是,毕业之后从事的工作非会计岗位的话,是否可以报考中级会计。
首先这里需要纠正您的一个想法,并不是一定要从事会计工作具有相对应的工作年限才能报考中级会计,这个年限主要是以毕业时间为考量的。
例如你05年本科毕业,那就是从05年开始算起,4年后,也就是09年,你就可以报考中级会计考试了。
而所谓的会计工作经验,其实主要是通过工作证明或公司盖章就可以证明的。
因此只要你毕业年限符合要求,且能在资格审核时提供公司盖章的证明文件,即可报名中级会计。
温馨提示:我有个朋友自己开公司,他是老板,然后毕业年限符合了之后,自己给自己开了一个会计岗位从业证明就去考试啦,而且还通过咯!
2021年中级会计马上开始报名,中级备考试题练习助你更加胸有成竹!
2021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没通过,2022年一定要避坑!2021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已经是过去式,没有通过考试的考生也不要灰心丧气,现在最重要的是反思备考中存在的问题,那22年备考需要避开哪些坑呢?快随小编一起用小本本记好!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1、不熟悉计算机操作
2021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方式为机考,预计2022年考试方式不会改变。要想熟练操作机考系统,考前必须熟悉所有操作,包括公式输入、计算器使用等。
建议考生平日使用电脑做题,让他们更加精通基于计算机的考试操作系统,更轻松地参加考试。毕竟,如果你知道题目怎么做,却因为不知道如何操作而被扣分,那真的不值得。
2、题目没来得及答完
很多考生多半是主观题没有答完,如果主观题答题时间延长,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知识点没有掌握好,应用不够熟练。当考生看到一个问题时,我无法立即反映它是哪个知识点以及如何回答它,因此浪费了时间。
考生在备考时要尽早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即使没有新教材,也可以利用旧教材预习知识点,了解备考科目的命题特点和高频考点。新教材发行后,将进行比对,查缺补漏。同时,关注新教材的新内容。一般来说,这些内容是考试的重点。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经验综合计算的。是综合考虑的,不单单看你的会计证,因为会计证上的时间并不能说明问题,你比如你04年取得了广东的会计证,你09年调转到广西,会计证上的时间就会是09年的了,换了个新的给你。一般是以毕业证书毕业时间优先,有这么几点,因为大一取得会计证,大四毕业,这个也不能算是4年的工作经验,有的人,毕业很长时间,即使刚刚取得会计证,也是可以报考的。所以是综合考虑的。如果你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可以百度搜索一下“会计考友论坛”或者加我百度HI。最后祝你考试顺利,工作顺利
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科目包括《中级会计实务》《财务管理》《经济法》。
参加中级会计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在连续2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的考试,方可取得中级会计资格证书。直达100网
1、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相对多项选择题容易得分,因为单选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这对我们的在判断时是非常有帮助的。
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考生们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审题,找到考核的关键点,避免被错误选项误导。同时,部分选项可能会缺少关键词,或者关键词不正确,考生们要留心。
遇到不会的题要适当采用猜测法、排除法,但不建议空着,可以先按自己的第一直觉选一个,做好标记,答完卷后再回来思考。
2、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相对来说难度较大,全部选择正确是比较困难的。以往的所选题评分比较严格,但是今年评分标准放宽,也就是说少选给相应分值,错选、不选不得分。
考生答题时,要注意审题,适当使用排除法外,建议大家最好采用“比较法”来作答是非常适合的。
在做多选题时,对拿不准的题目切忌“改来改去”,这对我们考试而言是非常不利的,一般情况下第一次选择的答案正确率还是比较高的。另外,大家在做选择题时一定要把所有题目的选项都认真看完,切忌心浮气躁。
3、判断题:今年的判断题评分规则也发生了变化,即:“答对得分,错答、不答均不得分,也不扣分。”所以大家今年可以放心答题了,不会的蒙也得蒙上。
另外,大家注意当题目中出现比较绝对的词语时,如:总是、绝不、肯定等,一般正确率比较低,大家对此类的词眼要多多总结。
4、计算题
从近年中级会计考试来看,主要考察考生的计算能力和公式掌握情况,因此,计算题的分数要尽可能拿到。这里考生们要注意公式的输入方法和操作,以及系统自带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简单题综合性,也是得分的重要题型,考生们可能无法记住条文的每个字,但一定要把核心词语答对,力保给出答案逻辑清晰无误,条理清晰。
5、简答题:简答题综合性偏小,也是得分的重要题型。考生们可能无法记住条文中的每一个字,但一定要把核心词答对,力保给出答案逻辑清晰无误,条理清晰。
6、综合题:该类型题往往会带入实际场景,例如:《中级会计实务》与热点联系较密切,且跨章节考察的可能性较大,需要考生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一定的综合分析能力,两者是需要长时间的备考累积。中才智达
该部分考生们在作答时,最好列清答题步骤,且要言简意赅,让阅卷老师看清答题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