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笔分录应该是s公司的吧.
P公司要获得S公司的股权,是要支付对价的,通俗一点就是要付钱的,但是P公司并没有付钱,而是给了S公司股票,如果用上市公司的概念来讲,P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为100元每股,那么P公司发行1000万股给S,就相当于支付给了S公司10个亿(当然增加股数,股价是要跌的,但是此处假设股价不跌);因此,在确认投资的那笔分录中,贷方本来是要计银行存款10亿的,但是现在对价不是钱,而是发行的股票,所以就变成了股本和资本公积,(股票面值计入股本,市场价格和面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 S公司的分录借:长期股权投资 贷:实收资本,相当于P成了S的股东,而S手里又有了股票这样投资,作为资产回问题补充:也可以是合并报表日的会计处理啊
你好,股本指股东在公司中所占的权益,多用于指股票。上市公司与其他公司比较,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上市公司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并通过发行股票的方式来筹集资本。股东以其所认购股份对公司承担有限责任。股份是很重要的指标。股票的面值与股份总数的乘积为股本,股本应等于公司的注册资本,所以,股本也是很重要的指标。为了直观地反映这一指标,在会计核算上股份公司应设置"股本"科目。
分析:1.确定合并日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合并日追加投资后A公司持有B公司股权比例这60%(25%+35%)合并日A公司享有B公司在最终控制方合并财务报表中净资产的账面价值份额为207 000 000元(345 000 000×60%)2.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的处理。原25%的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核算,在合并日的原账面价值为93 750 000元(90 000 000+15 000 000×25%)。追加投资(35%)所支付对价的账面价值为30 000 000元。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为123 750 000元(93 750 000+30 000 000)。长期股权投资初始投资成本与合并对价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为83 250 000元(207 000 000-123 750 000)。合并日,A公司应进行的账务处理为:借: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 207 0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投资成本 90 000 000长期股权投资——B公司——损益调整3 750 000【15 000 000×25%】 股本 30 000 000资本公积——股本溢价 83 250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