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你好,很高兴为您解答!按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暂行规定〉及其实施办法》(财会〔2000〕11号,以下简称《考试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初级、中级资格考试具体报名条件如下1、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4)具备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2、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中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第1条所列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取得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五年;(2)取得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会计工作满四年;(3)取得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从事会计工作满二年;(4)取得硕士学位,从事会计工作满一年;(5)取得博士学位。中级会计职称考试报名条件中,提到的会计工作年限开始指的是发证日期还是会计证注册日期?根据《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73号)中的规定73号令取消了原26号令第二十三条的注册登记制度。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机构可不再保留从业档案信息中的“从业资格证注册时间”信息项,“开始从事会计工作时间”信息项的确定办法由各省级财政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和中央主管单位自行制定,一般应不早于全日制学历毕业时间,且确定后不得随意变更。因此估计,今年的会计工作年限审核口径将以毕业证和会计证的获得时间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审核。具体口径要各地考办审核点把握,但估计可能会是(以报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为例)全日制学历大专学历需要2008年7月前毕业,本科学历需要2009年7月前毕业,双学位需要2011年7月前毕业,硕士学位2012年7月前毕业,同时,会计证获得时间不晚于毕业年度;大专为全日制,本科为非全日制学历则全日制大专毕业时间不能晚于2009年7月,且会计证获得时间不晚于2009年底。大专、本科均是非全日制学历以会计证的获得时间为准进行相应的工作年限计算。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您解决问题,如您满意,请采纳为最佳答案哟。高顿网校是网络财经教育领导品牌,更多财会问题欢迎向高顿企业知道提问。高顿祝您生活愉快!
应试网校提醒:1.相对于财务管理和中级会计实务而言,经济法科目是三科中最为容易通过的一科。(1)内容较多,但决非"死记硬背"!经济法确实需要大量的记忆,但不能枯燥地死记硬背。学习的方法有:一是要注意多归纳,往往好多章节的一些有关数字、时间、比例等具有可比性,通过联想、画表、找异同点等方式来提高学习效率。(2)多举例,很多命题和法律规定,并不需要你原封不动地背过,而是只要自己知道基本思路即可,通过举例不仅真正领会法律规定,而且在面对考题时往往会知道如何想如何答。(3)多做题,举一反三,在重复中记忆。比较相关内容、做题,是经济法的记忆诀窍。需要提示的是,做题很重要,但不要陷入题海,要追求做题的质量,确保做一个题就把这个题所覆盖的考点掌握了,避免狗熊掰棒子的结果。这样才真正有短期内显著提高的效果。 尽管三本教材中经济法最"厚",但是经济法和生活比较贴近,容易被考生理解和接受。粗略的计算了一下,去年经济法科目的真题,只要具备一定法律知识的人,不看书基本上也可以拿到20分左右。2.财务管理的难度相对来说排在中间。 (1)相对较难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内容,对于多数从事财务工作的人来说,使用的频率并不是很高。与经济法相比,财务管理这门课程中的很多知识点是建立在一些理论假设的基础上的,学起来比较抽象。 (2)公式多、计算量大每年试题的分值中有一半是直接涉及到计算的,这些计算题是建立在较复杂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基础上的,而且涉及到的数字基本上都需要用一定的方法分析运算出来。 (3)各章节之间关系紧密财务管理这么课程中部分章节所涉及的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如项目投资与资本成本、营运资金管理与财务分析这些章节的内容联系比较紧密。 财务管理的特点是计算量比较大,对数学知识要求比较高。虽然计算量较大,但计算题、综合题较集中,即重点非常突出。因此只要考生在全面熟读教材的前提下,多做练习题,把教材中计算公式、计算方法在理解的前提下,能熟练、灵活应用,通过考试也不是很难。3.中级会计实务在三科中相对来说是最难的。中级会计实务兼有经济法和财务管理的特点,难度大,综合性强,历来是中级会计职称的杀手科目。中级会计实务具有如下特点:(1)考试中突出重点。本课程的重点很突出,如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资产减值、收入、所得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合并报表的编制等,一般都有大题。(2)试题覆盖面广。在复习时应坚持"全面复习、重点掌握"的原则。 (3)注重更新知识。比如,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资产减值、应付职工薪酬、所得税等。应该作为考试的重点。(4)综合性较强。要做到对教材的知识点融会贯通,才能从容应对。
第一节投资性房地产概述一、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1.定义 投资性房地产:是指为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或两者兼有而持有的房地产。 2.特征 ①投资性房地产是一种经营性活动;②投资性房地产在用途、状态、目的等方面区别于作为生产经营场所的房地产和用于销售的房地产。 二、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主要包括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和已出租的建筑物。(一)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范围 相关内容 1.已出租的土地使用权 (1)企业计划用于出租但尚未出租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此类;(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土地使用权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2.持有并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土地使用权 闲置土地,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 3.已出租的建筑物 (1)是指企业拥有产权并以经营租赁方式出租的建筑物;(2)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再转租给其他单位的建筑物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3)通常情况下,对企业持有以备经营出租的空置建筑物或在建建筑物,如董事会或类似机构作出书面决议,明确表明将其用于经营出租且持有意图短期内不再发生变化的,即使尚未签订租赁协议,也应视为投资性房地产;(4)企业将建筑物出租,按租赁协议向承租人提供的相关辅助服务在整个协议中不重大的,如企业将办公楼出租并向承租人提供保安、维修等辅助服务,应当将该建筑物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 (二)不属于投资性房地产的项目1.自用房地产:即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或者经营管理而持有的房地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例如,企业拥有并自行经营的旅馆,其持有目的主要是通过提供客房服务赚取服务收入,该旅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2.作为存货的房地产:通常指房地产开发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销售的或为销售而正在开发的商品房和土地。【特别提示】某项房地产,部分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部分自用,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不能够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不确认为投资性房地产。该项房地产自用的部分,以及不能单独计量和出售的、用于赚取租金或资本增值的部分,应当确认为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会计学堂专注财会培训,30天让你成为会计高手!
中级会计实务-投资性房地产在考试中主要有四大考点1,投资性房地产的认定;解决方法:属于的:已出租的地和房,准备增值后转让的地,董事会作出书面决议且短期不改。2,后续计量模式的变更;解决方法: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只能从成本模式转为公允价值模式,转换属于政策变更(追溯调整法),差额调整期初“留存收益(盈余公积、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记住:绝对不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3,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解决方法:记住口诀:私转公“赚”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即:自用房地产、自用存货转为公园价值模式的投资性房地产(私转公“赚”)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其他情况的差额均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处置解决方法:A.成本模式计量(等同于销售存货);B.公允价值模式(等同于销售存货+其他综合收益和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进成本)海南高略财税专业从事中级会计师培训,方法简单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