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合法性原则。指计入成本的费用都必须符合法律、法令、制度等的规定。不合规定的费用不能计入成本。
2、可靠性原则。包括真实性和可核实性。真实性就是所提供的成本信息与客观的经济事项相一致,不应掺假,或人为地提高、降低成本。可核实性指成本核算资料按一定的原则由不同的会计人 员加以核算,都能得到相同的结果。真实性和可核实性是为了保证成本核算信息的正确可靠。
3、相关性原则。包括成本信息的有用性和及时性。有用性是指成本核算要为管理当局提供有用的信息,为成本管理、预测、决策服务。
4、分期核算原则。企业为了取得一定期间所生产产品的成本,必须将川流不息的生产活动按一定阶段(如月、季、年)划分为各个时期,分别计算各期产品的成本。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年度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这样可以便于利润的计算。
5、权责发生制原则。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不论是否已经支付,都要计入本期成本;不应由本期成本负担的费用(即已计入以前各期的成本,或应由以后各期成本负担的费用),虽然在本期支付,也不应主考试本期成本,以便正确提供各项的成本信息。
扩展资料
对一个企业来讲,要计算企业的主要产品成本,要根据生产特点和生产组织方式选择采用一种最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但这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并不一定能满足该企业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全部需要。
企业的情况错综复杂,要全面考虑具体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生产步骤,根据企业的规模和水平,科学合理地安排成本计算程序和方法,把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结合运用,达到最佳的成本计算和最优的成本控制。
成本会计最核心的是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各个关键的作业,了解车间最新的生产情况,月底通过编制成本核算报表将财务与业务结合,及时地分析每个月的成本波动。
成本核算不只是财务部门、财务人员的事情,而是全部门、全员共同的事情。成本核算需要生产车间、技术部门、采购部门等多部门的配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核算
您好,会计学堂波德老师为您解答一、实物量分配法二、系数分配法三、销售价值分配法四、可实现净值分配法欢迎点我的昵称-向会计学堂全体老师提问
联产品的分配方法有:
1 、售价法
在售价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2 、实物数量法
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这里的“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单位数量(或重量)成本=联合成本/各联产品的总数量(或总重量)
扩展资料:
成本分配的原则:
受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的受益性原则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即谁受益、谁负担;负担多少,视受益程度而定。这一原则,要求选用的分配标准能够反映受益者受益的程度。
及时性原则:
是指要及时将各项成本费用分配给受益对象,反对将本应在上期或下期分配的成本费用分配给本期。不及时分配成本费用必然会影响到成本的及时计算和计算结果的准确性,也必然会影响成本信息的质量,造成经济决策的失误。
成本效益性原则:
成本分配也要讲究成本效益比,即成本分配本身也是有成本的,而成本分配所带来的效益要远大于成本分配的成本才行。
当然这种成本效益比不太好计算,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成本分配工作时,要注意适度,不要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一些意义不大的数据收集和计算上,而且要注意成本分配能带来何种效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成本分配
1、售价法
又称“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在此方法下,联合成本是以分离点上每种产品的销售价格为比例进行分配的。采用这种方法,要求每种产品在分离点时的销售价格能够可靠地计量。
如果联产品在分离点上即可供销售,则可采用销售价格进行分配。如果这些产品尚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可供销售,则需要对分离点上的销售价格进行估计。此外,也可采用可变现净值进行分配。 [2]
2、实物数量法
采用实物数量法时,联合成本是以产品的实物数量为基础分配的。这里的”实物数量“可以是数量、重量。实物数量法通常适用于所生产的产品的价格很不稳定或无法直接确定。
扩展资料
联产品的成本计算通常分两个阶段进行:
1、联产品分离前,将联产品归为一类作为一个成本计算对象,按联产品类别和生产步骤 (或全厂) 设置成本计算单,按月 (或生产周期)分成本项目归集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计算分离前总成本,
然后将分离前总成本按一定标准 (如重量比例、售价比例或定额成本比例) 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各联产品分离时成本;
2、联产品成本分离后,再按各产品设置成本计算单,分别归集各产品分离后所发生的加工费用,用各联产品分离时成本加上分离后的加工费用,计算各联产品的全部成本。
例如,炼油厂经过同一加工过程,从原油中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联产品。如果在同一生产过程中同时生产出性质与用途均一样,只是质量有差异的产品,则非联产品而是等级品。
同一生产过程中产出的各种联产品,无论是在全部加工过程完成后分离或是在某一步骤分离,在分离前不可能按照联产品中每一种产品来归集费用进行产品成本的计算。
因此,必须把它们作为同一类产品来综合归集所发生的各种费用,并根据其特点选择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出它们的总成本,一般称其为联合成本,然后再采用适当的标准,分配给各联产品,从而计算出每一种联产品的成本。联合成本的分配方法有系数分配法、实物量分配法、相对销售价值分配法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产品成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联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