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1、B.材料采购90000(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核算,购进材料时的实际成本不含增值税记入“材料采购”账户的借方)2、A.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9000(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90000,计划成本=入库数量*计划单价=(5000-50)*20=4950*20=99000,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9000,为节约差)3、A.借:材料采购57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690贷:银行存款 66690B.借:原材料 60000贷:材料采购 57000材料成本差异30004、A.材料成本差异借方发生额8000(业务4实际成本88000,计划成本4000*20=80000,超支差8000记入借方)B.材料成本差异贷方发生额12000(=业务2贷方9000+业务3贷方3000)C.材料成本差异率0.8%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成本差异+本期入库成本差异)/(期初计划成本+本期入库计划成本)=(6152-12000+8000)/(30000+99000+60000+80000)=2152/269000=0.8%5、B.银行存款科目为128010元[=银行存款期初余额300000-业务1支付(90000+15300)-业务3支付(57000+9690)=300000-105300-66690]D.原材料科目为185000元。(=原材料期初余额30000+业务二99000+业务三60000+业务四 80000-业务五本月领用84000)
1、要看减值后剩余的使用年限是否变动;提列折旧主要是配合收益而进行摊提,这是配比原则的运用,直线法摊提固然是不变,但是,主要的东西都变了,折旧当然会变;如果不变,到最后累计折旧肯定大于成本,乱套了;2、同上,配比原则;3、您说的没错,这就是财务和税务的不同;4、不用问为什么,税法是这样定的;这主要是在区分生产过程中领料的部份,领料就是为了再继续加工,而领出去,当然就要视同销售了;5、您说得没错,的确要先做应计费用,否则不能冲转;不过我倒想问问,食堂里面的啥东西要交消费税的?其他酒类吗?那也不对呀!如果是我,根本就不屑回答这一题,出题的人没弄清楚!6、这已不是会计问题,而是税的问题,内部领用以后会再加工,就不是销售了,否则,流水线工厂加工步骤怎么做?领用后就给出去,那就是“视同销售”,当然要算销项了;7、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8、不是的,本年度的利润,先冲转以前年度亏损;9、不一定,要看收入分类明细,总的来看是看不出来的,只能看细项、看到单品才能下结论;10、您的分录才是对的,由于前面提到 借:预收帐款 117,前面的帐怎么做的?不清楚,所以不好回答;11、没错,进项税额是应该转出的,答案可能少做一个分录,也可能是站在财务的角度去看,而不是税务,税帐要把进项转出,而且,要等批准、理赔等一系列的工序后,才能冲掉待处理财产损益;12、坏帐准备不是一直冲、冲到负数也行,您所看到的应该是用总额法提坏帐准备,也就是不用列出应收帐款明细逐一核算可能坏帐的方式,所以,可能会把先前提不够的冲到负数,但是,这只是暂时的,还是要补上费用,把坏帐准备冲回到至少为零;13、还是那句话,看明细,应付帐款一定有明细,这个30元的经济性质是什么?再决定分录怎么做,如果题目就这样,那就猜吧,我猜30元是不用付了,然后,分录也错了,因为,贷方要冲成本的,除非,应付帐款记的不是成本项;14、当然包含营业利润了,利润总额里面有包含了营业中的损益以及停业损益,也包含了财务费用等等项目。
问题1:从会计角度:自产或委托加工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因为所有权并未转移,不确认收入。 无偿赠送他人因为没有相关的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确认人收入。 除了这两项外,其他的都确认收入。问题2:购进的货物用于 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属于进项税额转出范畴,不确认收入, 除了这几项外,其他的都确认收入。
3进项要转出,你看的课本太旧了。保险的要归到其他应收款4销售产品才确认收入,领用有时也视为销售,要缴销项增值税或者消费税。符合收入时确认,同时结转成本你最后的情况一般是领的库存品用到在建工程5视同销售!是要加一笔的,书上可能省了6,视同销售。如果职工直接拿材料,就借应付职业薪酬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同时结转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