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16个基础知识

feion1992024-07-25  1

2022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基础阶段有哪些注意事项?准备中级会计考试从来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级会计备考基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巩固知识点,打好基础!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备考中级会计师考试,小编整理了四个要点,请大家及时关注!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

一、夯实基础关键是扎实,时间不是主要因素

很多考生在备考的时候因为担心时间不够,疯狂赶进度。不过,虽然看起来时间已经赶上来,但知识容易掌握的只是皮毛,没有时间深入研究。基础知识对于准备中级考试非常重要,基础阶段考生要更加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把每一个知识都放到位,打好基础,以后的复习才能提高速度,不会浪费时间。

二、复习效果因人而异,找准状态最关键

从学霸们中级会计师备考经验来看,每个人的时间分配不同,在不同时间段的学习效果也不同。考生应尽快探索自己的时间使用规律,找出自己学习效果好的时间段,学习积极性高的时间段,应该更多地利用这段时间来发挥最大化时间的价值。

三、学会理解记忆,避免死记硬背

需要背诵的内容一定要先理解再背诵,如果你先了解了一个内容的原理,就等于降低了这个内容的难度,这个时候背起来会比较容易,而且死记硬背在当时效果很好,但是大部分都是短期记忆。一旦时间长了,就容易忘记,再捡起来也不容易。

更多关于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的问题,可以进入高顿教育网站咨询()。

报考中级会计师考试的考生,可要抓紧时间复习啦!下面梳理了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知识点: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一、固定资产折旧的基础知识

(一)不计提折旧的两种固定资产:

1、已经提足折旧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2、单独计价入账的土地(固定资产——土地,这个属于历史遗留问题)

(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折旧期限的确定:

1、确定租赁期满企业取得所有权,按租赁资产尚可使用年限计提折旧;

2、租赁期满固定资产归还出租方,按租期与租赁资产使用寿命中较短者计提折旧。

(三)特殊情况下的固定资产:

1、处于更新改造过程中停用的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因为已经转入在建工程,不再属于固定资产);

2、不需用、未使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3、因大修理而停用的固定资产照提折旧。

二、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折旧之双倍余额递减法

(一)折旧期从年初开始

1、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2/预计使用年限(不考虑残值)

2、最后两年改为直线法年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净值-已提折旧-残值)/2

(二)折旧期从年中开始(分段计提,折旧第二年要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的方法提满)

1、第一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月数/12

2、第二年的折旧额=固定资产期初净值*2/使用年限*上年剩余月数/12+(固定资产期初净值-上年全年折旧)*2/使用年限*本年剩余月数/12

3、以此类推

4、最后两年的折旧额会涉及3个年份,计算时考虑残值,变为直线法。

三、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年数总和法

(一)年折旧额=(原值-净残值)*年折旧率

(二)举例说明: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使用年限总和

1、折旧年限3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3/(1+2+3)=3/6,第二年为2/6,第三年为1/6.

2、折旧年限为5年

第一年的年折旧率=5/(1+2+3+4+5)=5/15,第二年4/15,第三年3/15,第四年为2/15,第五年为1/15

注意:如果折旧期是从年中开始,也要分段计提,第二年将上年未提满的折旧按上年折旧率补足,再按当年折旧率计算当年余下月数的折旧。

(1)重点章节是第二章公司法律制度、第五章合同法律制度、第六章增值税法律制度、第七章企业所得税法律制度。第二章和第五章多为法理性的知识点和条文,考试的难度不大,重在准确的理解性记忆,考试要求是主观题的分析和法理条文的解释。第六章和第七章是税法的内容,抓住税法的要素(纳税人、纳税范围、税率、计税依据、税收优惠和征收管理)的主线,多做题掌握计算。(2)次重点章节是第一章总论、第三章合伙企业法律制度、第四章金融法律制度、第八章相关法律制度。这四章内容出现主观题的概率很低,更多的是需要记忆相关知识点,达到客观题正确即可。总结:中级经济法记忆量较大,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能死记硬背。在学习过程中,保证基础知识掌握牢固的前提下,主要针对考试中常出现的重难点章节进行学习,全面掌握。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39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