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公式口诀

feion1992024-07-25  0

记账规则口诀:

借增贷减是资产,权益和它正相反。成本资产总相同,细细记牢莫弄乱。损益账户要分辨,费用收入不一般。收入增加贷方看,减少借方来结转。

会计核算有七种基本核算方法,即:设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成本核算、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

会计核算方法口诀:

会计核算方法七,设置科目属第一。复式记账最神秘,填审凭证不容易。登记账簿要仔细,成本核算讲效益。财产清查对账实,编制报表工作齐。

长期股权投资成本法下股利核算口诀:

当年分以前,成本来冲减。当年分当年,利益算一算。以后年度分,两者比较看。股利减净利,差额细判断。

待摊预提口诀:

待摊预提都跨期,权责发生来摊提。先花货币是待摊,后掏腰包走预提。

支付待摊借方记,贷方资金来放弃。摊销需从贷方转,借走费用进损益。

预提费用贷方提,四费借方来对应。付费借方减预提,现金存款别忘记。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口诀:

看到收入找应收,未收税金分开走。看到成本找应付,存货变动莫疏忽。

有关费用先全调,差异留在后面找。财务费用有例外,注意分出类别来。

所得税你直接转,营业外找固资产。坏账工资折旧摊销,哪来哪去反向抵销。

为职工支付有多少,单独处理分类思考。

《初级会计实务》

1.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1)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存货单位成本=[月初库存存货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实际单位成本×本月各批进货的数量)]÷(月初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各批进货数量之和)

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月发出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存货单位成本

(2)移动加权平均法

本次发出存货的成本=本次发出存货的数量×本次发货前存货的单位成本

本月月末库存存货成本=月末库存存货的数量×本月月末存货单位成本

2.材料成本差异

(1)材料成本差异=实际成本-计划成本

(2)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期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计划成本)×100%

(3)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

(4)结存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本期材料成本差异率=期初结存材料的成本差异+本期验收入库材料的成本差异-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3.商品流通企业发出商品的核算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2)售价金额核算法

商品进销差价率=(期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进销差价)/(期初库存商品售价+本期购入商品售价)×100%

本期销售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本期商品销售收入×商品进销差价率

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商品进销差价

期末结存商品的成本=期初库存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购进商品的进价成本-本期销售商品的成本

4.固定资产折旧历年试题

(1)年限平均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额=(原价-预计净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1-预计净残值/原价)÷预计使用年限

=原价×年折旧率

年折旧率=(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使用年限

月折旧率=年折旧率/12

月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月折旧率

(2)工作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单位工作量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1-预计净残值率)÷预计总工作量

某项固定资产月折旧额=该项固定资产当月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

(3)双倍余额递减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2/预计使用年限×100%(不考虑残值直线法折旧率的两倍)

折旧额=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折旧率

期初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固定资产账面原值-累计折旧

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到期的前两年内,将固定资产的账面净值扣除预计净残值后的净值平均摊销(考虑预计净残值)。

(4)年数总和法

基本计算公式如下:

年折旧率=尚可使用年限/预计使用年限的年数总和×100%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折旧率

5.可供分配的利润=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年初未分配利润(或减年初未弥补亏损)+其他转入

6.某一时段履约义务收入和成本的计算

(1)本期确认的收入=交易价格总额×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收入

(2)本期确认的成本=预计总成本×截至本期履约进度-以前期间已确认的成本

7.利润的构成

(1)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研发费用-信用减值损失-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净敞口套期收益(-净敞口套期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其他收益+资产处置收益(-资产处置损失)

(2)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3)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8.所得税费用的计算

(1)应交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

(2)应纳税所得额=税前会计利润+纳税调整增加额-纳税调整减少额

(3)递延所得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期初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末余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期初余额)

9.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1)月末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完工产品成本

(2)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单位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完工产品产量+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

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产量×单位成本

在产品成本=在产品约当产量×单位成本或(总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

月末在产品成本=月末在产品数量×在产品单位定额成本

完工产品成本=(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完工产品总成本/产成品产量

(4)定额比例法:

分配率=(月初在产品成本+本月发生生产费用)÷(完工产品定额+月末在产品定额)

完工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完工产品定额

月末在产品应分配的成本=分配率×月末在产品定额

10.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1)直接分配法:

分配率=待分配的辅助生产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各部门应分配的费用=分配率×该部门耗用的劳务量

(2)交互分配法:

对内分配率=辅助生产费用总额÷劳务总量

对外分配率=(交互分配前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入的成本费用-交互分配转出的成本费用)÷对外提供的劳务总量

要准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必须采取一次性的态度,不遗余力地学习。一定要带着努力的心去参加考试。

这里有一些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学习方法,可以帮助每个人同时通过初级会计考试。要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除了方圆没有什么规则。为了学习,一个人需要为自己制定一些规则。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计划。许多准备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候选人都是在职人员或空闲时间较少的候选人。他们已经不熟悉这项研究了。因此,一个人必须限制每天学习的时间,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它还可以帮助每个人养成习惯,不会厌倦会计职称考试的学习。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的基础阶段考试要求每个人对基础都有深刻的理解。对于许多基础差的考生来说,这些内容很难理解,需要时间来消化。合理的安排可以在实施的后期明确目标。克服拖延心理和学生生活的脱轨是许多准备初级会计头衔的候选人延迟的最大原因。为了消除学习以外的干扰,我们还需要摆脱拖延。拖延是每个人考试失败的最大诱因。延迟的原因也是干扰每个人学习的外部因素。最难的事情是先做。因为越是困难,就越需要最大的脑力去战斗,最困难、最容易拖延的事情都已经解决了,剩下的就容易处理了。给自己设定一个结束时间和设定一个工作时间一样重要。事实上,有些事情在开始的时候是很困难的,在一次完美的检查之后,实现它们会容易得多。

心态决定一切。我们常说“心态决定一切”。在准备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吸引和扰乱人们头脑的事情。这要求我们学会控制自己。这里的心态指的是在学习任务完成后我们必须做其他事情的心态,面对诱惑我们必须控制自己。如果你用你的意志克服你的懒惰,你将在准备考试中获得信心。它也将减轻准备考试的压力,并有能力和力量解决以后遇到的困难。

口诀就是要利用内容之间的联系性进行记忆,那么就需要对考试的内容进行学习,要合理的去学习,并且摆正心态,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39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