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职称即助理会计师。担任助理会计师的基本条件是:掌握一般的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并能正确执行有关的财经方针、政策和财务会计法规、制度;能担负一个方面或某个重要岗位的财务会计工作;报名参加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除具备以上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包含:职高、技校、中专)以上学历。
中国的会计师制度,创始于中华民国时期的1918年。当时北洋政府农商部颁布了《会计师暂行章程》,对合格的会计师发给证书。1927年,国民党政府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师注册章程》;不久会计师划归工商部管理,另颁布了《会计师章程》;1929年,立法院公布了《会计师条例》。
1945和1946年又先后颁布《会计师法》和《会计师检核办法》。对会计师资格的取得、会计师事务所的开设和业务范围、会计师公会、会计师的惩戒处分等,都作了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1951年10月24日,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制定了《核定会计师管理规则》,规定经所在地市工商局或县人民政府核准的会计师,可以在当地执行业务。
1980年12月23日,财政部颁发了《关于成立会计顾问处的暂行规定》,规定具有一定会计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的人员,经居住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考核批准,可以取得注册会计师资格,在执行工作任务时,用注册会计师称号。注册会计师承办业务,由注册会计师组成的会计顾问处统一接受委托。
初级会计考试近几年来通过率屡创新低,这两年的考试通过率一直徘徊在20%左右。初级会计考试是比较基础的考试,但为什么通过率这么低呢?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
初级会计历年试题领取
通过我们统计历年的数据发现,初级会计的通过率仅仅才达到20%左右,分析原因发现:一、弃考率特别高初级会计报名人数每年都在上涨,虽然初级会计考试内容相对浅显、简单,但是考试的批次多、实行机考的模式随机抽题,所以考试的范围很广,内容很多。当很多考生觉得自己并没有准备的很充分,掌握的不是很全面的时候,就会直接放弃考试。有数据表明初级会计全国平均的出考率大概在67%左右。二、没有用对方法去备考和复习很多考生没有一个合理的学习规划,有空学点,累了就不学了,学习效率低下。这样就会导致产生学习疲惫,事倍功半。可以给大家介绍几种有效的学习初级会计的方法:首先,摘录知识点,滚动复习知识点。1.根据老师给出的知识点,详细记录,反复揣摩。最好整理在笔记本上,方便寻找,有助于记忆。2.精益求精。参照当年考试大纲列出初级会计重要知识点,将辅助知识点和重要知识点分开,反复练习相应习题,有助于在考试中更好的拿分。其次,关于做习题的问题做习题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知识点,对于知识点的熟练运用。所以不一定习题量大就更好,只要掌握好了知识点,融会贯通,将近三年的考试题做通,这样我们就会更好的知道哪部分知识点在哪种类型上出现,从而会得到更好的解题方式。然后是背知识点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特性,采用数字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关键词记忆法和其他一些记忆法。理解记忆法,和关键词记忆法,可以用习题更加的巩固自己对知识点的掌握。
有一定的难度。
初级会计职称考试又称助理会计师考试、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是由全国统一组织、统一考试时间、统一考试大纲、统一考试命题、统一合格标准的考试,原则上每年举行一次。
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中从事会计工作,并符合报名条件的人员,均可报考。
对考试合格者颁发人事部统一印制,人事部、财政部用印的《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该证书在全国范围内有效。
该考试所涉及的知识基础、实务,是出纳、会计助理、会计等初级财务人员的必备知识。报考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
需要根据《暂行规定》,在一个考试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经济法基础与初级会计实务)的考试,方能取得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因此必须一次报考两个考试科目。
扩展资料:
报名参加初级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备下列条件:
(1)坚持原则,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2)认真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有关财经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无严重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
(3)履行岗位职责,热爱本职工作;
(4)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的高中毕业以上学历。
报考人员报名时,应提交学历证书、居民身份证明(香港、澳门居民应提交本人身份证明,台湾居民应提交《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材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初级会计职称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