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专用基金”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净资产”类下以“专用基金”项目列示账面余额;此外,还可编制“专用基金变动情况表”作为附表,按专用基金种类分别反映增减变动情况及其结果;必要时需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滚存结余资金等。事业基金按当期实际发生数额记账。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 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 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事业单位应设置“事业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基金的各项来源、运用和结存,并在该科目下设“一般基金”和“投资基金”两个明细科目。【例1】年终,某事业单位将未分配结余860000元转入事业基金。会计分录如下:借:结余分配860000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860000【例2】某事业单位某专项任务完成,按照规定,专项结余4000元留归单位使用。分录如下:借:拨入专款——某专项任务4000贷:事业基金——一般基金4000【例3】某事业单位以固定资产对外投资,固定资产的帐面原价为350000元,评估价为220000元。会计分录为:借:对外投资220000贷:事业基金——投资基金220000同时,借:固定基金350000贷:固定资产350000
“……基金”非资产或负债,应属于‘净资产类’科目。附“事业单位会计科目净资产类科目表”
说明:
1、事业单位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支出或者费用。
2、净资产是指事业单位资产扣除负债后的余额。事业单位的净资产包括事业基金、非流动资产基金、专用基金、财政补助结转结余、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等。
(1)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拥有的非限定用途的净资产,其来源主要为非财政补助结余扣除结余分配后滚存的金额。
(2)非流动资产基金是指事业单位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非流动 资产基金”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非流动资产占用的金额。应当设置“长期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明细科目,进行明细核算。(已经没有单独设置的“固定基金”科目了)
(3)专用基金是指事业单位按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具有专门用途的净资产。主要包括修购基金、职工福利基金等。
(4)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各项财政补助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管理和使用的结转和结余资金。
(5)非财政补助结转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项收入与各项支出相抵后的余额。其中,非财政补助结转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专项资金收入与其相关支出相抵后剩余滚存的、须按规定用途使用的结转资金;非财政补助结余是指事业单位除财政补助收支以外的各非专项资金收入与各非专项资金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事业基金是指事业单位当年收支相抵后按国家规定提取、用于弥补以后年度收支差额的基金。 来源:1、各年收支结余的滚存数,是事业基金的主要来源。2、已完项目的拨入专款结余,按规定留给本单位使用的,转入事业基金。3、单位年终结账后,发生以前年度会计事项调整或变更,涉及到以前年度结余的,一般应直接转入或冲减事业基金。但国家有规定的,从其规定。4、对外投资时,投出资产的评估价或合同价、协议确定的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直接记入或冲减事业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