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政府补贴会计分录

feion1992024-07-25  0

借:银行存款,贷:补贴收入

收到政府补贴款10万,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0万元

贷:营业外收入——政府补贴款   10万

政府补贴款 不用缴纳 增值税。

原则上也不必缴纳企业所得税,但这一条需要向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咨询认定。

收到政府补助的会计分录: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总额法购入设备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收到财政拨款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分摊递延收益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同时分摊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贷:其他收益出售设备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处置损益转销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贷:营业外收入净额法购入设备借:固定资产贷:银行存款收到财政拨款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借:递延收益贷:固定资产月末计提折旧借:制造费用贷:累计折旧出售设备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贷:固定资产借:银行存款贷:固定资产清理 资产处置损益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区分政府补助应用的期间。如果政府补助是用于补偿企业以后期间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确认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期间,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会计处理如下:实际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递延收益弥补亏损时借:递延收益贷:管理费用如果政府补助用于补偿企业已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或损失的,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或冲减相关成本。会计处理如下:实际收到时:借:银行存款贷:其他收益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和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的会计处理对于同时包含与资产相关部分和与收益相关部分的政府补助,应当区分不同部分分别进行会计处理;难以区分的,应当整体归类为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

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在其补偿的相关费用或损失的发生期间计入损益。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并在相关资产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计人当期损益。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前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当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企业取得与资产的政府补助时,不能全额确认为当期收益,应当先计入“递延收益”,然后在相关资产的使用寿命内平均分配,转入“营业外收入”。

1.取得货币性资产

这是与资产相关的政府补助的最常见形式。

(1)一般的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贷:递延收益

②购建长期资产时

借: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

贷:银行存款等

③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注意:

递延收益的分摊采用的是平均分配的方法。

(2)相关资产处置时递延收益的处理

相关资产在使用寿命结束其时或结束前被处置,尚未分摊的递延收益余额应当一次性转入当期损益,不再予以递延。

2.取得非货币性长期资产

企业直接取得政府无偿划拨的非货币性长期资产,应以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相关资产。

(1)公允价值的确定

①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注明的价值;

②该资产相关凭证上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且存在活跃市场的,以同类或类似资产的市场价格计量;

③公允价值不能取得的,按名义金额(1元)计量。

(2)一般会计处理

①收到政府补助时

借: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

贷:递延收益

②长期资产的使用期内

借:递延收益

贷:营业外收入

以名义金额计量的政府补助,在取得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不计入递延收益进行后续分摊。

环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政府补贴收入会计分录是什么? ]问题的解答,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13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