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哈,让我这个西财老腊肉来帮你解答吧!
西财的课程种类蛮多的,有分为大学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等。大学基础课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等,专业课就是涉及自己的专业的啦,我是2017级会计学院的,我们主要有初级财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等,选修课就看自己的兴趣和学分要求了。
我上过有意思的课就是叶骏老师的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老师讲课方式很幽默、上课会放一些视频、很引人入胜。
最有意思的就是邢存宇老师开设的公选课——金融学原理,老师上课时会将自己的经历、见闻,会谈各国金融、经济、财政问题,比如希腊财政危机、法国财政管理、中美贸易战等实施财经新闻,他还会带我们一起看财务报表,看科目事项、分析其数据原因,除此,他上课还会讲《大空头》这部电影里涉及到的金融名词、背景,总得来说,听这门课真的是一种享受。
傅代国老师讲的中级财务会计也很不错,可以旁听,他讲解得很细致、很有耐心,对于我这种小学渣来说,真的千年一遇啊。
余国斌老师的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也是很不错的。他和其他思政课老师很不一样,他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处得很好、很有亲和力,经常发表自己的想法,很幽默。
我觉得财大老师各有千秋啦,有些老师篇社会型,有些则研究型,但是都很棒啦。
金算珠培训会计,中间遇到很多中途改行学会计的,有的是找我来咨询,有的是找我来学习。找我学习的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学完就义不容辞的去找会计工作了,虽然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但坚持自己目标的,无论是刚考过会计证的还是以前考过会计证的,都最终走上了会计岗位。 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会计工作实践,不少学员跟我反映,唉,一入会计深似海,当初都后悔改行学会计了,问其中原因,我总结下,大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很多中途改行学会计的人,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会计是越老越吃香,不是吃青春饭的。天天做办公室,没用风吹雨淋。 但是,真正的走进会计这行后,才发现,这个行当也是不那么好干的。总有数不完的新规定需要学习消化,总有各种各样的现实财务问题需要处理,总有领导层这样那样不合规的业务需要我们事后擦屁股。 另外一个理想和现实的差距,主要是所有领导都有天然避税的要求,但由于不懂税法,总是要求会计怎么怎么样。其实,这不是会计的问题,是领导的选择思路问题。整天处于这种压力下,会计肯定没有成就感。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因此,我再次奉劝那些抱着美好愿望改行来学会计的人,请仔细考察下会计的真实生活,如果可以,找个5年左右的老会计免费跟班几天,真实体会下会计职场的情况,然后再做决定是否入会计坑。 2.各种各样的证书要求 会计行当,都说要考很多证,越多越好,并且有个怪现象,只要是你考下来的证,好像哪些人力及领导们就觉得是应该的,然后就是说,你要有那啥证就好了。比如,你考完会计证认为就可以名正言顺去干会计了,但我们一些人得到的工作机会是这样的,先干着出纳和会计助理吧,等你有初级会计师证书再说干独立的会计。但等你考过了初级,才发现,初级证书好像根本不值钱,有初级证书的人大把抓。然后是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等等。金算珠曾经的工作求职过程中,以为自己有个注册会计师证书就行了,然后应聘会计主管的时候人力告诉我,注册会计师只是审计才用,没有会计证,我们无法聘用,不符合我们公司的制度规定,晕死! 3.提高的困难重重中途改行学会计,因为本身基础不够扎实,只是会做简单的账务处理,后续的高薪职位,反而对账务处理的要求是最最基本的,那些职位对于税务筹划、管理、预算、业务掌控、人际关系处理等综合素质都有较高要求。而这些是持续的学习和精进才可以慢慢积累起来的。 但由于年龄和家庭的原因(中途改行学会计的大都是女士),学习和提高的时间有限,这就造成很多改行后学会计的基本都是处于基础的岗位,薪酬也就提高不上去。 如果你现在就是处于这种状况,怎么破?金算珠作为生涯规划师和会计培训师,对会计领域持续观察,觉得大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解决: 1.确实不适合就尽快撤 有些人,处于家庭的压力或者对会计行当不了解,草草走上会计岗位,干过1-2年后,如果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完全没有实现,并且感觉对会计业务一点也提不起兴趣,想起来就烦,这说明你不不适合这里。如果原来的工作经验没有丢,还是劝大家不合适尽快撤离,时间越长,再去做其他的技能积累就越少,所谓长痛不如短痛。 2.套牢的话,那就咬牙上吧 如果已经干了3-4年了,改回原来的工作也不现实,那就咬牙上吧。其实,在任何一个行当都是喜忧参半,冷暖自知的,我们作为局外人,经常夸大了外面职业光鲜的时刻,而没有看到背后的真相。 现在社会,普遍浮躁,大家都想速成,但又不愿用功,这是个双刃剑,如果大家都不愿意下功夫,那你如果能够咬牙挺住,反而一段时间的积累你就能脱颖而出。 大家看那些周围小有成就的,是不是就是这样的感觉,沉寂一段时间,忽然发现对方的功力上了一个台阶。这就是潜心研究的好处。天天刷手机新闻和剧集,好像是与时俱进,不落在时代后面,这反而会影响我们的积累。 会计的积累是对会计准则和财税政策的潜心研究,如果一个新的制度规定出来了,你都没有耐心看完全文,相信你的成长不会快的。看不懂?慢慢看,看多了就好了。另外的积累方式就是考证,考证也是对知识的积累,虽然很多人认为会计是实务性的工作,多干就行,但就像上面说的,只是会干活,会记账,那真的后面成长空间有限的。 3.换一种思路当会计很多会计后悔入坑的原因是感觉会计的风险比较高,所谓干着白菜价的活冒着类似卖白粉的风险。这个主要是对于会计和领导层责任的区分不清楚造成的。 公司财务数据不真实,造成税收风险,这其中的第一责任人是企业法人,是领导层,我们只是具体事物的执行人(中小公司会计),责任不大,并且,我们要经常和领导沟通把相关的政策法规传递给他们。当然,这里大公司的财务总监、财务经理不包括的,因为他们已经是领导层了。 比如,一些公司为了少交个人所得税,想出各种不规范的招式,这其实是给公司埋了很多地雷。那些员工干2-3年不干了,甚至会计都有可能换了,但我们公司的账簿仍然在,这就会有税务稽核到的可能,而这时,最大的风险反而是企业法人需要承担的。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提醒管理层正常纳税,不做过分要求,应该是给法人减少风险,替他排雷的,如果你一直这样跟领导沟通无效,那这样的领导也不会有什么大的发展前景,我们也要早做打算为好。 换一种思路,就是说,如果某些领导要硬性的让会计们处理那些不规范的事情,我们可以做,但我要告诉你所有的风险,我们不能把所有问题都自己抗着,要学会传递压力。并且,我们的初心就是减少企业法人的风险的。这样,反而会轻松些。
随着年龄的增长,现在的人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所以随之而来的烦恼也逐渐增多,下面我就来谈谈我的最近的烦恼吧:
一、生活中的烦恼
现在大多数面临的最现实也是最根本的烦恼就是自己的经济能力满足不了自己的物质需求。简而言之,就是穷。尤其是看着周围人都在过着高质量的生活,而自己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矛盾,这时候便开始烦恼。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欲望,而欲望往往是无止境的。当你得到它的时候,便又开始不满足地为没有满足下一件欲望而感到烦恼,所以物质也可以说是欲望的烦恼是人生的第一大烦恼。
有时候太过执着追求、过于纠某一件事或者某一个目标会使人陷入情绪的困扰。很多人的快乐的来源并非源于物质层面,而是精神层面。整天浑浑噩噩,无欲无求,但是也不快乐,仿佛没有任何事情可以感染到自己,不满足于现状,但又似乎看不到未来。有时候学习、工作、生活的压力让人喘不过气,不知道哪一件事会是最后一根稻草,某一天就陷入情绪崩溃,有人把它叫做抑郁。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来自于人际关系。”
而事实也证明了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会提升人生的幸福指数。现代有一个词语叫做”社交恐惧症“,他们想要拥有朋友,却又害怕迈出第一步,久而久之,就把自己隐藏起来,慢慢封闭自己。
二、怎样解决烦恼
烦恼不会一下子突然消失,但是我们可以找到一些舒缓情绪的办法:
1、明确烦恼的由来。既然觉得烦恼,我们就要首先搞清楚烦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仔细分析一下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就算没有办法,仔细分析下来可能就不像我们之前认为的那么严重。
2、控制自己的情绪。感到烦恼时最重要的就是保持冷静的心态,不要让烦恼的情绪冲昏了头脑,造成不可挽回的麻烦。有情绪可以发泄,但是还是要保持理智的态度。
3、放松自己。如果觉得还是烦恼,可以采取转移注意力的方式放松自己。找一下自己喜欢的事情干,比如听听歌曲,打游戏、追剧等等,让自己进入另外一种状态,烦恼的情绪可能会慢慢冲淡一些。
4、向他人倾诉。有时候倾诉是最管用的的方法。当你有一腔怒火或者烦恼无人发泄,这时候有个理解并且愿意和你疫情度过这段时间的人可能是最有效的解决途径,不是有一句话是:好的恋人是最好的心理医生,我认为不止恋人,一段好的亲密关系也是很有用的良方。
总结:生活就是由一些酸甜苦辣组成的,可能有时候苦比较多一些,可是我们要相信后面一定会有甜在等着我们。
作为一个选课选过好的老师也踩过雷的西财大一学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在刚进入大一,进行选课的时候,我们也是咨询了很多的学长学姐,让他们向我们推荐了许多优质的老师的课。经过和一学期,两学期的学习,我自己也感受到了哪些老师却是讲的好,哪些老师只是给分给的高。接下来,我就像大家推荐一些真正值得去听,真的能从中获得知识的教授、老师的课。
首先,我向大家推荐我们的高数老师——代宏霞老师。对于非常适应高中教学,或者希望来一个学习方法过度的同学一定要选代老师。代老师的讲课模式很像高中老师,她会把知识点给我们讲的很透彻、清晰。但是,大家也不用担心她讲的这么细,会不会教学进度很慢,因为她的教学进度一直是处于中上的水平,不快不慢,刚刚好。并且,代老师还会给我们拓展一些课本以外的习题,不时地给我们讲解几道考研题。
我要推荐的第二个老师是我们的微观经济学的老师——刘恒。因为之前听同学们说我们的刘老师长得很帅气,于是在第一天上课的时候,我们就早早到教室去占座位了。见到刘老师本人的时候,我终于明白他们所说的帅气就是那种真正被知识包围的气质。刘老师的嗓音也十分嘹亮,气息非常足,就像一个声乐老师一样,一个200多人的教室,他也完全不需要使用话筒。他的教学方式其实是比较传统的,他在白板上书写板书,并且让我们也跟着他一起记录,一学期下来,期末复习的时候,看看笔记,再看看PPT,考试就完全没问题了。刘老师很注重我们平时的学习进度,每章学习结束后,都会进行测验,所以听他课的人期末不会觉得太慌张。
最后,我向喜欢艺术的同学推荐我们西财的男神老师——沈思,西南财经大学通识教育学院副院长如果你要选通时核心课里的《艺术修养与审美体验》,那你一定要去听听沈老师的课。他可以把那些枯燥的艺术概论知识讲的非常生动有趣,而且听说他整个人的气质非常好,非常帅气。
除了这三位老师,大家还可以去听听吴江老师的python,沙菽老师的高级英语听力(虐耳但是很能提升听力)。
其实,每个人对每个老师的感受都不同,希望大家都能找到适合自己,自己喜爱的老师。
谢谢大家的阅读,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