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算与决算是计划经济时代,财政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及国有企业全年财务运营的一种控制手段。主要偏重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年末对于下年全年的收付做出预计,预估明年的费用指标,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决算,年末对于本年全年的财务运营,各项经济值指标的完成情况做一个全面的报表性说明。决算一般由财政部牵头,各省、直辖市财政局负责汇总、上报,预算内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编制决算报表,上报所属财政局统计评价处。决算是以报表的形式上报,共有7张主表,及各行业附表。决算报表的时间范围是当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与会计年度相同。一般在转年的3月份左右,各单位决算报表已编制完成,各地财政局召开决算报表汇编会审会,各单位上报决算报表。希望对你有帮助。
年度就是指一个会计年度,我国是按公历年,即1月1日至12月31日为一个会计年度。3月底进行是进行这项决算工作的时间。
年终财务决算是对企业全年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真实反映。会计网给大家整理了关于年终财务决算的相关内容,一起来看看吧!什么是年终财务决算?年终财务决算,是指根据会计资料对会计年度内企业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进行综合总结。其目的是总结业务和财务活动并考核经营成果,决算的对象(范围)是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决算期间是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即1月1日-12月31日。月度结账与年终财务决算的区别?一、是填报的会计报表数量不同,月度结账主要填制三大主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财务决算除了编制“四表一注”外,还有填报很多附表和内部管理报表(特别是国企和央企会涉及诸多国资委统一要求填报的报表)。二、是信息数据量不同,月度结账的信息数据主要是当月的,比较单一,而财务决算是全年的信息数据,更加完整。三、是反映的经营情况不同,月度结账仅反映当月或截至当月的经营情况,财务决算反映的是全年的经营情况,更为全面。年终财务决算的作用?1、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即用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损益表(利润表)体现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说明资金管理情况,以及其它经营情况。2、是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通过对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的总结,查找企业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或者发现值得总结推广的经验,还可以通过分析财务决算的数据信息,为编制明年的预算提供参考资料。
1、通知相关部门及时清理本年度发生的业务,查看是否有业务已经发生,因各种原因没有取得发票的,务必年底结账前取得发票交由财务部门。 2、通知相关部门查看是否有已经取得发票但未到财务部门报销的业务,如有,务必年底结账前到财务部门报账。 3、通知相关部门清理工程发票和货款发票,工程或货款有未取得发票的安排相关人士务必在年底结账前取得发票到财务部门办理付款或挂账手续 4、总之,只要是本年度发生了的经济业务,都要想办法取得发票交由财务部门办理相关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