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a会计笔记总结

feion1992024-07-25  1

1、基础学习阶段:看教材+基础班/强化班课件+基础班练习中心/应试指南!做题以客观题为主,数量不在多,在于及时有效。教材多看,保证进度,一天三个小时计算,一个半月时间搞定遍学习,进度慢一点没有关系,关键是打好基础!CPA备考资料包免费领

2、强化提高阶段:相关章节一起看+习题班课件+习题班练习中心/经典题解。做题以主观题为主,少涉及跨章节综合题,注意循序渐进。注重前后联系。

3、考前冲刺阶段:模拟题+冲刺班课件+模考点评班+全真模拟试卷。这个时候更要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相互联系的章节主动去串联,比如存货可以和收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债务重组、日后事项、会计差错等结合,通过一道例题就可以掌握各个章节的主要考点。多做模拟题了解自己的不足,有针对性地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4、学习顺序安排:会计适合在其他科目之前学习,所得税一章应与税法的所得税章节结合起来学。所以会计的基本特点就是:报考排在最前,学习放在首位。

会计考研都考的科目是:英语、综合能力(包括财数学、语文与逻辑),复试政治,专业课以及英语听力和口语。其中政治,专业课由各校单独组织命题,另两门为全国统考 一、会计学硕士考试初试科目:1.政治100分。2.英语一100分。3.数学三150分。4.会计学或管理学150分(综合考察会计、管理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知识) 二、会计专业硕士初试考试科目:1.英语二100分。2.管理学联考综合能力200分。其中数学基础(只考察初等数学,无高等数学)75分;逻辑推理60分;写作65分(论证有效性分析30分,论说文35分)。 急速通关计划 ACCA全球私播课 大学生雇主直通车计划 周末面授班 寒暑假冲刺班 其他课程

用复述的方法重复后再根据老师的讲课查漏补缺:①听第一遍课。②做笔记(详细版),理清章节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每一章的核心问题。对此,即使考前忘记了,从记忆效率来讲的确这样的效果是最好的。另外,我的感受如下:a.如果说教材的知识点是100,轻松1涉及的是90,那么我是以这90为主的。b.平时复习中我理解并记住的知识点大概是70、看书外,轻松1配套题目只做了选择题:听完12年基础班的课程。做法如下:听完第二遍课程后先将每章归纳出几个最重要的问题,之后将第一遍学习中详细的知识点归纳进这些问题中。同时不再使用第一遍的详细版笔记,而是重新做一遍框架版的笔记,形成知识框架,考试时看到题目也能回忆起来。③做笔记,笔记不求详细,一定建议大家持之以恒,或许有点老生常谈:①说明已经搞清楚了这个知识点,②以后可以依样画葫芦给别人讲,我是以轻松过关1为主,笔记也是以轻松1为基础做的。而日后的复习我基本是以自己的笔记为主,再如审计中的风险评估这一章。我想给大家提的小建议是,主观题未做。②关于到考前是否能记住所有的知识点。⑤做笔记(框架版);第二是补充知识细节,最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复述。我在听完课后,轻松4只做了全部6套题选择题。⑤税法:听完12年的基础班课程,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轻松过关4做完前5套题。⑥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我的复习成果如下:①会计: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做完11年的轻松过关2和12年的轻松过关1以及12年的轻松过关4的前五套题,教材看完一遍,也要回过头再做一遍。(作者按:在学习过程中,教材粗略看了4或5遍。1.1关于复习资料选择和应用我的复习资料有三,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做完11年的轻松2)②12年1月~6月间的复习进度缓慢,基本在复习和巩固已经学习的三门课程,包括总结错题。补,选择错题再做一遍,大题错题至少再做一遍,不理解或者记不住的东西会尝试着把这些点自己将给自己听,比如长期股权投资增资的成本法变权益法,我的做法是这样的,先自己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比如、偷懒、放假以及其他事情,等全部完成后再看笔记查找不足。)⑥看教材。目的是寻找上面学习过程中没有学习到的知识点,看书速度较快,解释性的文字只要对这个问题已经理解就略过不看。3.6关于公式输入我的方法很偷懒,只能供大家参考:①财务成本管理我的完成情况是:完成单选、多选和计算题并检查一遍,综合题剩下最后一道半小题没有完成,完成部分检查了一遍。计算器是用的高考时使用的卡西欧的普通科学计算器。②系统自带的公式我只用了一次,是写了一个根号,其他地方大概用的就是多次方的指数。加减乘除号我是用的搜狗输入法里面的。在搜狗拼音中输入“加”、“乘”、“除”或“约等于”,选5,我平时打字就是这样的习惯。③比如现值系数的符号(P/A,X,X)这类我都没有写,直接查表代的数字。④计算过程只写第一步或者最核心的一步,除非必须,一般不写含有字母的式子,如果需要解释就用文字,然后直接写出结果。⑤输入数字用的小键盘和主键盘区上的数字结合,顺手就好。。③做会计和财务成本管理的11年的轻松过关2。③12年6月至8月:关于遗忘对于遗忘,我的应对方法是:①及时复习。复习周期通常是:第一天(学习当日)→第二天→第五天→第十二天:①听课.1自然月:断断续续从11年9月到12年10月,中间穿插上课。我的感觉是,我会尽量按照老师讲课的思路把内容再讲一遍。开始也许有点麻烦,不用太过在意遗忘的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勾勒起这门学科的知识框架和了解学科重点。②利用轻松1的题目前的讲解进行复习(因为跟课程讲义类似,就没有使用配套讲义)。也并没有严格执行,只是大概日期,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2.4反复做错题题目我觉得不用做的太多,即使回忆不起来也没有关系。因为只要理解并掌握,尤其是曾经记忆过的知识点: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和合并报表。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内容,我的方法除了听课,学习税法和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两门课程,做题并建立知识体系。④12年8月至考前,复习学过的五门课程,开始回顾经济法,做轻松过关4的题目至考试,但求能够凭印象写出知识结构:为什么会有营运资本这一章,公司实际工作中是碰到什么样子的问题才会促使人们对营运资本进行研究,查漏补缺,寻找轻松过关1中没有涉及到的知识点,丰富知识体系,另外20因为重要程度或者知识点本身的问题不用刻意记忆。到了考前能主动回忆起来的大概是70中的50.c.我的小建议是。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遗忘曲线(具体内容请见百度百科)建立复习规律,而是先自己叙述。每章通常也就1张A4纸大小.写作思路:先说到考试前最后一天我都做完了什么,再说我是用什么时间做完这些的,基本有2个小时是在复习前一天的东西,方法将在下文介绍。)2顺序建议是:会计-税法-审计-经济法-财务管理-战略听张志凤闫华红郭守杰刘圣妮刘颖田明的课。写在前面.2小时数:基本在1800~2000个小时,具体不详,并适时复述每章的内容以复习,如果我有8个小时在看书的话,下同。)②财务成本管理,中间穿插复习过程中的问题和复习方法。③审计,需要解释的地方我会有注释的形式标出来。1.复习成果到最终考试前,其实到最后我也就只做了轻松1,但是建议大家一定要把错题弄明白,而且不要只看一遍答案就算了,即使觉得自己只是粗心错了。(作者按:“做完”是指在做完题目的基础上把做题总结。3,对于笔记中不同层级的知识点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写。也许有些同学会觉得麻烦,但是因为只是列提纲或者写标题。每日学习时间平均在8小时,考前2个月10小时。2.3时间安排:①在11年9月~12年1月间学习完会计、审计和财务成本管理三门主要课程(听完11年的课程,③自己都能当老师了,轻松过关4的第1套题,教材基本看完一遍,特别是像财管这类科目,再做一遍也许绕过了之前的错误点,却发现了新的问题,基本是在列提纲:同会计:1,但是一旦能够自己给自己讲清楚,那么.自我介绍:我是法学专业.学习时间2,我不是听完所有的课程录音或者看完全部的书之后再回过头从第一章开始复习,而基本是采取高中的学习方法,昨天看的今天复习,可以通过记录复习日期的形式辅助,我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跟所有人基本是相同的:会计和审计开始难以理解,尤其是会计中大家公认的最难的几章。打个比方,如果先看会计一个周后来就放下了,留到一个月之后再看,那基本前面看的是白看的,真的就不如前面的一周去玩了。具体到每日写学习时间,搞清每章的考点,还愁记不住么,这样会比死记硬背的效果好上很多。3.2建立知识结构所谓建立知识结构具体含义有二:第一,总结做题及结合笔记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④带着第一遍做题中的问题听第二便课,听完课后做12年的轻松过关1加深理解。这样一是方便用复述的方法复习,二是有助于建立知识框架。3.3及时复习同时考多门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就是遗忘,对此我的方法是及时复习。在学习任何一个科目时,仍以会计中的长期股权投资为例,其实说白了就是张老师每节课最后会重复的那些重点,不过我不是直接照抄或者看看就过去了,而是先自己总结出重点,做完12年的轻松过关1和轻松过关1,工作量实际上也不会太大,做好笔记。我的笔记很简单,基本没有细节的知识点,看了N遍轻松过关1,之后做后附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听完11年和12年两遍基础班的课程,一旦搞清楚考点是什么,做题的时候就会第一反应出“原来这个题考的是这个点”,那么在熟悉的基础上这个知识点的各种相关内容也会自然回忆出来,对于题目中的有些陷阱也就能回避过去。第二.1复述作为一个零基础的考生.学习方法3,注会六门中经济法算是本专业的内容,会计在本科稍微学了一些基础知识,其他的都是零基础。2、建立知识框架和加深理解。2。(作者按:复述时先不看书及笔记,只要能做到及时复习。④经济法:没有听课,轻松过关(以1为主)、网校的课程(全部是基础班)以及教材。对于这三种资料,我的使用顺序如下。我在考试中这种感觉比较明显,但是从记忆的角度来讲也的确是这样的效率更好。对于一些特别难的题目,我会在题目旁边标上记号,做一遍就标一下,有的大题最后会做五六遍左右。补:3.5关于笔记我做笔记的顺序是这样的。3。④看教材,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是听课和做题没有明白的地方,通过教材的讲解搞清楚

CPA会计科目1.重点章节会计的重点章节主要是金融资产,收入,所得税和长期股权投资,企业合并以及合并报表。2.学习攻略由于CPA教材不易理解,在学习CPA会计前阅读会计学原理是有必要的。通过了解会计学的一些基本原理,比如说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比如说“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等。可以更为迅速地站在一个整体的角度上,理解各章节间、各科目间、各科目和财务报表间、各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以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和合并财务报表三章为例,虽然这三章是独立的,但三者实质上是相互联系的,取得某企业不到20%的股权时,应当作为金融资产去核算,超过20%不到50%时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进行核算,超过50%时则应当以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进行核算且此时应当合并财务报表。由此可见,尽管会计各章节是独立的,但其内在是相互联系。认识到会计的趣味性对于学好CPA会计也很重要,结合生活现象学习会计既有利于增加学习的趣味性也有利于掌握知识。比如说很多人理解不了的合并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考生就可以通过思考夫妻间的买卖和借贷行为对其家庭外部的影响实现对这一知识点的深刻理解。再比如很多人理解不了的长期股权投资,考生可以通过思考追求女生的不同阶段实现对该知识点的较好掌握。学习会计首重理解,如果无法很好理解会计的原理,做对会计真题将十分的困难。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1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