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会计考试案例

feion1992024-07-25  4

1,利息开始资本化的条件有三个:第一个条件是资产支出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企业购置或建造固定资产的支出已经发生,包括支付现金、转移其他资产或者承担带息债务。第二个条件是借款费用已经发生。这一条件是指已经发生了因购建固定资产而专门借入款项的利息、折价或溢价的摊销,辅助费用或汇兑差额。第三个条件是为使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所必要的购建活动已经开始。所以从08年1月1日起才符合资本化的条件,07年12月的利息由于购建活动没有开始不符合资本化条件,不能资本化。2007年7借款利息费用=1000*6%*1/12=5万借:财务费用 5 贷:应付利息 52,专门借款在构建过程中的利息全都资本化,2008年的借款利息费用=1000*6%+1000*9%*6/12=105,应全部予以资本化借:在建工程 105 贷:应付利息 105

(1)由于存货改为先进先出法,因此1月5日发出的1000t存货单价为1月初库存存货的单价,即12月31日的存货单价;1月25日发出的4000t存货,3000t为期初存货,1000t为1月3日购入的存货,因此1月31日账面价值的计算过程如下:14000/4000*()+(1000-1000)*4+1000*4.2=4200元(2)有影响。假设:发出该存货为销售业务,且为企业主营业务。如果仍使用【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计算,那么计算为:存货单位成本=(14000+4*1000+4.2*1000)/(4000+1000+1000)=3.7元/吨本月发出存货的成本=3.7*(1000+4000)=18500元本月库存存货的成本=3.7*(6000-5000)=3700元如果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过程如下: 1月3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14000+4*1000)/(4000+1000)=3.6元/吨1月5日发出存货成本=3.6*1000=3600元1月20日购入后存货加权平均单位成本为(3.6*4000+4.2*1000)/(4000+1000)=3.72元/吨1月25日发出存货成本=3.72*4000=14880元1月份发出存货成本=3600+14880=18480元1月31日存货账面=3.72*1000=3720元和(1)对比, 1月主营业务成本(损益表) 1月底存货账面价值(资产负债表)先进先出法 18000 4200月末一次加权平均法 18500 3700移动加权平均法 18480 3720

问题一:公司领导决定错误。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的规定,除以下两种情况外:所有的规定资产都应计提折旧:1.已经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2.按规定单独估价作为固定资产入账的土地。由此可以推知,公司领导决定错误。补充说明的是,购置的固定资产,即使设备闲置,也应计提折旧。问题二:固定资产初始金额错误。厂房建造完成,应把在建工程账面100万和土地使用权的20万转固为固定资产,也就是说,厂房的固定资产初始金额为120万。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固定资产在当月投入使用,当月不计提折旧,应在下月计提。根据规定,应在下月,也就是11月末计提折旧。借方科目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为成本或损益类科目,贷方累计折旧。年折旧金额=(120万-120万*1%)/10年月折旧金额=年折旧金额/12月问题三:我国资产减值准则钟采纳了经济性标准。是指只要发生减值(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就应当予以确认。此案中,该项设备仍处于使用中,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且处置该项设备将带来的现金流120万远大于原价50万扣除折旧20万后的净值30万。所以该项设备不考虑计提减值损失。该设备年末账面价值=原价50万-累计折旧20万=30万固定资产账面价值遵循历史成本原则,不考虑公允市场上价值的变动。该案中若有以前年度计提的累积折旧,应和当年计提的折旧予以加和。且累积折旧的总额应不大于原价与净残值的差。

期初存量为RMB14000的4000T+本期增加的单价4的1000T+本期增加的单价4.2的1000T。计价方法为先进先出,本月共发出1000+4000T,所以期末应当结存的是4.2*1000T=4200元。计价方法的改变导致当期存货结转价格。如果是生产耗用,会影响生产成本继而是产成品,根据是否销售影响产成品价值或营业成本列报价值。影响可以该题为例按加权平均算个数(假设是直接对外销售),然后和目前结转的成本进行比较,以差异说明。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106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