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电算化专业的认识
引导语:对于会计电算化专业,你的了解又有多少?下面让我带你去认识一下会计电算化专业吧!
一、人才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要熟悉企事业单位会计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通用账务处理软件和通用报表软件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工资、固定资产、材料成本、产成品、销售利润等子系统软件的建立、安装和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安装和使用。熟悉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具体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要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二、培养规格
在本专业所培养的毕业生所面对的主要就业岗位为企事业单位的记账员、成本会计员、出纳员、工资核算员、财务管理员、报税员;次要就业岗位为内部审计人员、政府审计部门的初级审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的助理审计人员、统计员、仓库核算员、会计档案管理员。本岗位(群)所需要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和素质结构如下:
三、培养目标
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熟悉会计基本理论及相关经济管理知识,运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操作的技能,能适应各类企事业单位要求,胜任出纳、审计、税务、材料物资核算、工资核算、成本核算、收入和利润核算、总账报表等会计岗位工作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四、技能
通过课程技能训练和实训基地岗位实习,本专业毕业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具有从事会计核算和进行财务管理的能力。
2、掌握税法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具有从事税收实务的能力。
3、熟悉国家财经法规,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具有本专业持续发展的能力。
(以上属于专业技能部分)
4、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法律等基础文化知识。
5、掌握专业写作的基础知识,具有本专业所需的语言组织及文字表达能力。
6、掌握相关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具有在本专业中熟练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7、掌握必须的英语知识,具有一般的阅读与翻译本专业英文资料的能力。
(以上属于通识技能部分)
五、知识
1.掌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会计电算化、税法、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专业知识。
2.掌握本专业所需要的经济法规、统计学等相关知识。
3.熟练运用各种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日常核算。
(以上属于专门知识部分)
4.掌握本专业所必须的外语、计算机、财经应用文写作等基础文化知识。
5.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等专业基础知识。
(以上属于基础理论知识部分)
六、素质结构
1.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行为规范、职业道德和遵纪守法精神。
2.具有全局观念和良好的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
3.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七、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在国外,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于1954年率先使用计算机进行单项工资数据处理,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起点。在国内,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较晚,1979年在财政部的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才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1981年,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的“财务、合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首次正式将电子计算机倍息技术在会计业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到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成为一门触电子信息技术、会计学和管理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作用:
1、提高会计数据处理的实效性和准确性、提高会计核算的水平和质量、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
2、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使财务会计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中控制、事先预测转变,为管理信息化打下基础
3、推动会计技术,方法,理论创新和观念更新,促进会计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工作任务:
1、指定会计电算化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
2、指定会计电算化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软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情况实施监督
3、促进各单位逐步实现会计电算化,提高会计工作水平,组织开展会计电算化人才培训。
4、会计电算化也促进了会计职能的变化。
扩展资料:
发展历程:
会计电算化专业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逐渐产生的。在国外,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于1954年率先使用计算机进行单项工资数据处理,开创了利用计算机进行会计数据处理的新起点。
在国内,会计电算化专业的发展较晚,1979年在财政部的支持和直接参与下,才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开展会计电算化的试点工作。
1981年,在财政部、原第一机械部和中国会计学会的支持下,在中国人民大学和第一汽车制造厂联合召开的“财务、合计、成本应用电子计算机专题讨论会”上。
首次正式将电子计算机倍息技术在会计业务工作中的应用简称为“会计电算化”。到目前为止,会计电算化专业已经成为一门触电子信息技术、会计学和管理学等为一体的边缘学科。
人才特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会计电算化的不断发展,要求会计电算化人才培养要突出实务性特征。
要熟悉企事业单位会计复式记账原理、会计账务处理程序、通用账务处理软件和通用报表软件的工作原理及操作使用。
熟练掌握会计电算化系统中工资、固定资产、材料成本、产成品、销售利润等子系统软件的建立、安装和使用,以及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及网络财务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熟悉新的会计法规、会计具体准则及行业会计制度。要使会计电算化人才能够迅速理解、适应和进入计算机会计实务环境。
能够熟练从事手工会计操作和运作财务软件,具有从实务中学习和进步的能力。会计电算化人才是一种复合型人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会计电算化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实践经验与企业ERP管理相结合的“复合型”
复合型,不就是什么全会么。就是说你又会干财务记账,又能干文秘归档,又能做助理管理等等。说白了,无非就是企业想出来的好听的字眼儿,无非就是让你一人身兼数职,招你一人入职可以胜任多个岗位。一般来说,“复合型人才”适合一些发展中、成长中的小公司,因为这些公司业务量不大,又需要控制成本,所以需要身兼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