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的背景来说,正如财政部楼继伟部长在一次全国性视频会议上,对开展和推动管理会计工作做了重要讲话,他希望能够尽快转变会计观念和职能,将现在事后报账的“账房先生”向真正的高级理财师转变,充分发挥会计信息的作用,做好企业战略发展的事前谋划、事中分析、事后预测等工作,真正使会计工作为企业价值提升服务。从技术角度说,目前绝大多数公司都上了会计核算软件,尤其是在共享服务中心出现后,共享服务颠覆了传统财务会计的工作方式,特征鲜明,显示出了与传统的财务核算方式的显著区别,建立了类似流水线的运作模式,借助精细化的专业分工、标准化的流程和发达的信息技术,极大提高财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技术的升级,倒逼传统财务人员转型,一个显著的例子是,在上共享服务中心之前,某大型央企一家子公司有800名财务人员,共享服务建成后仅需要100人左右。剩余那些人如果不及时转型,工作就堪忧了,当然央企会考虑社会责任,可私营企业就没这么好说话了。
“管理会计师”是管理会计基础性的证书,以《财政部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为依据,主要面向公共事业单位、各行业企业管理人员及高校经管类专业师生。该证书会考查学员在管理会计及财务管理方面的相关工作经验、专业实践、系统知识、职业道德规范及持续学习发展的能力,不同于目前社会上的其他财经类证书,它更专注于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既兼顾了英、美国家在管理会计上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又充分考虑了中国特色市场经济的独特性,将成为财务人员职场进阶的新通道。管理会计究竟是什么证书?这个证书有什么优势呢?1、如何理解管理会计?管理会计是相对于核算会计而言,核算会计偏重于账务处理,而管理会计偏重于数据分析、决策支持,随着传统会计人员的过剩和企业管理要求的变化,核算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已是大势所驱,国内相关人才缺口在300万以上。自2017年财政部决定取消从业资格证后,会计职称证书和MAT管理会计师证书成为从业者选择的主流。初级管理会计师立足于让学员掌握管理会计的基础知识和成本、预算两大核心领域的常用技能,持证人员适合成本、预算专员/主管,财务分析专员/主管和其他常见的财务岗位;中级管理会计师能够较为全面地掌握包含从战略落地到资金、风险、绩效、信息化建设的知识和常用技能,适合财务主管、经理、财务分析经理、财务控制经理、财务总监等职位。
一、管理会计师报名条件。
1、具备国家教育部门认可等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含在校生);
2、中专学历,具备3年及以上企业、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类、管理类、统计类、计算机、工程类等岗位工作经验的人员;
3、获得会计、审计、统计、计算机、工程类等经济类、管理类上岗证的人员。
注:满足上述任意一条即可。
二、管理会计师考试科目。
CMA考试科目为Part1《财务规划、绩效与分析》和Part2《战略财务管理》。科目考试时长为4小时,中文考试采取闭卷笔试方式进行,英文考试采取闭卷机考方式进行。
CMA中文考试为闭卷笔试考试,考场提供纸笔及计算器,考生无需自带;CMA英文考试为闭卷机考考试。
考试题型为100道单选题+2道情境题(每道情境题包含5-7个小问题),单选题占75%(375分),情境题占25%(125分)。
管理会计师和中级会计师对比:
从二者的认可度来看,CMA是国际证书,被世界180个国家认可,被称为“Mini-MBA”,是新一代财务管理者的国际认证。而中级会计职称是我国内财务人员升值加薪的一个保障,是提高个人业务能力的一个途径。
如果单从二者的定义来看,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是从管理的角度看问题,帮助企业做决策、分析,以长远的眼光看待问题,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中级会计师则是为企业填制凭证、编制报表等工作,只是一个记录的过程。对于刚刚接触财务工作的小伙伴来说,报考中级会计师还是很适合的,但是对于一些打算向管理层转型的财务人员或者企业管理人员来说,报考CMA则是更好的选择。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中国管理会计师
管理会计(Management Accounting),又称“分析报告会计”,是一个管理学名词。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系统中分离出来,与财务会计并列,着重为企业进行最优决策,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的一个企业会计分支。为此,管理会计需要针对企业管理部门编制计划、作出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的需要,记录和分析经济业务,“捕捉”和呈报管理信息,并直接参与决策控制过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