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账准备,是针对应收款项无法收回的预期估计,例如有公司欠款,挂应收账款科目,同时按一定比例计提坏账准备。如果相隔较长时间尚未还款,则此时需要确认最终是否能收回。如无法收回,则认定为资产损失,从原先计提的坏账准备中扣减,同时减少应收账款,具体分录为:计提时: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坏账时: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而一旦该货款之后又收到,则继续挂应收账款,冲回坏账准备,分录如下:借:应收账款贷:坏账准备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是一个备抵科目。 是公司应收款或者其他应收款基本上收不回来的款项。通俗的例子就是,A公司欠你们货款10万元, 一直不还,已经拖很久了,催也催不回来。经过核实,A公司已经倒闭了,老板跑路了,那么收回款项的可能性比较小,就得计提坏账准备。
我觉得首先要理解应收账款账面价值的含义,是账面余额减去计提的坏账准备后的金额,所以计提坏账准备会减少账面价值,但是转销无法收回的应收账款,由于是在已经计提的金额范围内转销,并不会影响账面价值,影响的是账面余额
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计提的,是备抵账户。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采用备抵法。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要估计坏账损失,设置“坏账准备”账户。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处理方法。
企业设置“坏账准备”会计科目,用以核算企业提取的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对于没有把握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计提坏账准备。
扩展资料:
根据《企业财产损失所得税前扣除管理办法》坏账的性质与申报如下:
第三条: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按财产的性质分为货币资金损失、坏账损失、存货损失、投资转让或清算损失、固定资产损失、在建工程和工程物资损失、无形资产损失和其他资产损失;按申报扣除程序分为自行申报扣除财产损失和经审批扣除财产损失。
按损失原因分为正常损失(包括正常转让、报废、清理等)、非正常损失(包括因战争、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损失,因人为管理责任毁损、被盗造成损失,政策因素造成损失等)、发生改组等评估损失和永久实质性损害。
第四条:企业的各项财产损失,应在损失发生当年申报扣除,不得提前或延后。非因计算错误或其他客观原因,企业未及时申报的财产损失,逾期不得扣除。按本办法规定须经有关税务机关审批的,应按规定时间和程序及时申报。因税务机关的原因导致财产损失未能按期扣除的,经税务机关批准后,应调整该财产损失发生年度的纳税申报表,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额。
调整后的应纳所得税额如小于调整前的应纳所得税额,应将财产损失发生年度多缴的税款按照有关规定予以退税、抵缴欠税或下期应缴税款,不得改变财产损失所属纳税年度。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坏账准备
百度百科-坏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