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三个实验室难度相当,学生可任选其一进行实验,也可三个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同时进行。取三个实验室成绩中的最高成绩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即该课程的总成绩。
会计循环模拟实验(初级)课程每个实验室有60次自动完成的机会,会计循环模拟实验课程每个实验室有100次自动完成的机会。
商业实验室设有100笔业务左右,制造业实验室设有120笔业务左右,实际业务发生数量是随机的,每个学生抽到的数量不同。
扩展资料:
一、会计循环模拟实验课程学习方式
1、在进入实验系统学习之前,建议学生先认真阅读会计循环模拟实验平台中的“学习须知”。
2、学生正式进入实验系统后,可以看到四个实验室,其中“演示实验室”是给学生练习经济业务、熟悉系统操作步骤使用,不计入课程成绩,建议学生先进入熟悉。剩余三个实验室则是提供给学生正式进行实验操作使用。
3、正式进入某一实验室后,
①点击可以发光的人物,弹出业务漫画;
②点击可以发光的按钮,进入相关的操作桌面;
③查看业务后,点击可以发光的按钮进入操作界面,如“原始凭证填制”“日记帐登记”等,注意在左面Save、划线、盖章等功能;
④右面的小人可以选择“查看答案”和“自动完成”功能,点完“查看答案”后,需要先点小人恢复到正常的界面后,方可以自己重新填写凭证;
⑤填好凭证后,点下面的完成当前业务按钮,审核通过后,可以进行下一笔业务。
4、建议学生尽可能根据所学会计知识自行完成实验。如确实无法进行下一环节,可先尝试“查看答案”,根据正确答案比对自己填写的记录,检查错误所在并修改正确。因此,学生需要至少操作一次后,方可“查看答案”。
每个实验室设有“自动完成”的机会,点击后会由系统自动完成当前步骤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但因为“自动完成”的机会有限,请谨慎使用。
二、会计循环模拟实验课程考试
1、本课程考核方式为机考(实验类)。课程中三个实验室难度相当,学生可任选其一进行实验,也可三个实验室的实验活动同时进行。取三个实验室成绩中的最高成绩作为本课程的最终成绩,即该课程的总成绩。
2、本课程无需网上预约考试,学生完成后可自行合成成绩。
参考资料来源: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会计循环模拟实验课程
模拟实验是平时分的主要部分,此门课程的最后分数是平时分加上考试得分,所以同学们要重视模拟实验,三套题目都做一下
同学,你好。此课程的考核方式就是完成课件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三个实验,三套实验取其平均分及格才算通过。
会计实验中心始建于1996年,下设专业实验室5个,实验室总面积920平方米,能接纳500余名学生同时开展专业实验。其中包括2个会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面积280平方米,可接纳学生140名;2个审计手工模拟实验室,实验面积200平方米,可接纳学生140名;1个会计信息化实验室,实验面积260平方米,可接纳学生140名;1个审计信息化实验室,可接纳学生140名;1个财务管理综合实验室,实验面积180平方米,可接纳学生86名。 会计实验中心构建了基于国内外著名软硬件的实验平台。5个专业实验室共拥有惠普和方正品牌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192台,投影仪及其多媒体设备6套,多媒体教学管理软件2套。拥有用友ERP财务软件UFERPM8.12、UFERPU8.50教学版,金蝶ERP财务软件Kingdee K/3、Kingdee XP教学版,正版浪潮通软GennerSoft ERP财务软件PS版,参与研制开发的正版金航ERP-AEPCS4.0成本管理系统,金蝶ERP沙盘模拟实验软件,用友GRP审易V2.6审计软件和审计之星V4.0等软件平台。 会计实验中心支持会计、财务管理、审计三个专业的主干课程实训,包括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基础、财务审计、会计信息系统、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等课程。专业实验的时间分布包括会计学专业的会计手工基础实验1周、会计手工综合实验2周、会计信息化实验2周;财务管理专业的会计手工基础实验1周、会计手工综合实验2周、财务管理沙盘实战演练实验1周、财务管理信息化实验2周;审计学专业的会计手工基础实验1周、会计手工综合实验2周、审计手工综合1周,审计信息化实验2周。会计学院在2002年设置专门的实验教学中心。配备实验教学中心主任1名,负责实验室建设规划、实验师资培训、实验教材建设和实验制度建立等相关工作。配备专职实验人员2名,负责实验室管理与维护、实验档案管理等工作。配备实验指导教师23人,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13名、讲师10名、助教4名;具有博士学位1名,具有硕士学位21名;负责相关专业的实验指导、实验评价和实验总结。会计实验中心力求仿真企业环境、仿真企业流程、模拟职能岗位。其特色在于搭建一个仿真企业的实验平台,一方面提供仿真企业的业务处理环境,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规划自己的实验过程和实验步骤;另一方面模拟企业的职能岗位,由不同的学生基于不同的职业角色进行协作实验。通过实验,可以进一步强化学生对专业理论、方法和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