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出纳的日常操作流程,最主要的是认真仔细,因为和钱打交道,填写支票、网上汇款等操作一定要仔细。另外,在刚接手工作的时候,公司会计肯定会帮助理顺工作,教如何操作,要牢记,勤快一些。
零基础学习出纳的方法:
1、首先要买好会计基础的书籍,《基础会计》、《会计法》、《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等。
2、要熟悉《基础会计》中的会计科目表的内容,还要熟练地写出会计凭证。
3、然后再学习《会计法》和《税法》,接下来就熟悉《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了。
4、学习会计,最重要的不是死记硬背,还有书中写的借贷的意义,比较不容易理解,这方面要下点功夫的。最好的方法,是找一个在学校是会计专业的人帮助自己,因为老师讲解过理解方法,所以自己学起来更加容易。
出纳要求:
1、政策水平。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出纳工作涉及的“规矩”很多,如《会计法》及各种会计制度,现金管理制度及银行结算制度,《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成本管理条例及费用报销额度,税收管理制度及发票管理办法,还有本单位的财务管理规定等等。
这些法规、制度如果不熟悉、不掌握,是绝对做不好出纳工作的。所以,要做好出纳工作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学习、了解、掌握财经法规和制度,提高政策水平。出纳人员只有刻苦掌握政策法规和制度,明白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哪些该抵制,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就不会犯错误。
2、业务技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对出纳工作来说是十分适用的。出纳工作需要很强的操作技巧。打算盘、用电脑、填票据、点钞票等,都需要深厚的基本功。作为专职出纳人员,不但要具备处理一般会计事务的财会专业基本知识,还要具备较高的处理出纳事务的出纳专业知识水平和较强的数字运算能力。
出纳的数字运算往往在结算过程中进行,要按计算结果当场开出票据或收付现金,速度要快,又不能出错。这和事后的账目计算有着很大的区别。账目计算错了可以按规定方法更改,但钱算错了就不一定说得清楚,不一定能“改”得过来了。
所以说出纳人员要有很强的数字运算能力,不管用计算机、算盘、计算器,还是别的什么运算器,都必须具备较快的速度和非常高的准确性。在快和准的关系上,作为出纳员,要把准确放在第一位,要准中求快。提高出纳业务技术水平关键在手上,打算盘、用电脑、开票据、都离不开手。
而要提高手的功夫,关键又在勤,勤能生巧,巧自勤来。有了勤,就一定能达到出纳技术操作上的理想境界。另外,还要苦练汉字、阿拉伯数字,提高写作概括能力,使人见其字如见其人,一张书写工整、填写齐全、摘要精炼的票据能表现一个出纳员的工作能力。
而要提高手的功夫,关键又在勤,勤能生巧,巧自勤来。有了勤,就一定能达到出纳技术操作上的理想境界。另外,还要苦练汉字、阿拉伯数字,提高写作概括能力,使人见其字如见其人,一张书写工整、填写齐全、摘要精炼的票据能表现一个出纳员的工作能力。
3、工作作风。要做好出纳工作首先要热爱出纳工作,要有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和职业习惯。作风的培养在成就事业方面至关重要。出纳每天和金钱打交道,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意想不到的损失,出纳员必须养成与出纳职业相符合的工作作风,概括起来就是:精力集中,有条不紊,严谨细致,沉着冷静。
精力集中就是工作起来就要全身心地投入,不为外界所干扰;有条不紊就是计算器具摆放整齐,钱款票据存放有序,办公环境洁而不乱;严谨细致就是认真仔细,做到收支计算准确无误,手续完备,不发生工作差错;沉着冷静就是在复杂的环境中随机应变,化险为夷。
零基础学习出纳,需要这么做
从零开始学习到参加工作,一般是需要三到六个月左右,主要是看学习的内容,还有自身的学习时间及学习效果。想要尽快学完走上会计工作岗位,就建议多花时间学习。
1、如果只学习会计实操课程,不考会计职称的话,大概3个月左右时间。
2、如果要考证的话时间就比较长了,从2017年开始会计证考试已经取消了,现在初级会计职称是入门门槛,每年11或12月份报名,次年5月份考试,仅考《初级会计实务》和《经济法基础》两门课,难度不大,认真准备3个月应该都能过。
3、会计实操是模拟整个会计做账的流程,让学习者更好的了解和学习会计账目的操作。从零开始学习会计,一般需要经历,会计基础理论(考会计证)——实账操作技能(基本的出纳,小规模工商业等,一般纳税人企业等多行业实账操作)——财税管理方面——实习就业(到实际的财会工作当中去做账完成企业账务处理)等;在具备了会计从业资格证及会计实账技能经验之后,即可以达到上岗的目的了,这时就可以到企业当中做财会工作。
学会计到恒企教育,恒企设置了科学完善的课程体系,包括有会计从业资格考证班、会计实操精英班、实操会计师英才班、初中级会计职称、实操会计师考证辅导班、精英会员综合全能班、四大行业专修班等。
在当地财政部门认可的培训班或有资质办学的培训机构,修满学分即发给财政部兼职的会计资格证,方可做合法的出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