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偿债能力指标 1.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100%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2)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二、运营能力指标 周转率(周转次数)=周转额/资产平均余额 周转期(周转天数)=计算期天数/周转次数=资产平均余额*计算期天数/周转额 三、获利能力指标 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营业收入×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总额/成本费用总额×100% 总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100% 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100% 四、发展能力指标 营业收入增长率=本年营业收入增长额/上年营业收入×100% 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总额/年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总资产增长率=本年总资产增长额/年初资产总额×100% 营业利润增长率=本年营业利润增长额/上年营业利润总额×100%
如财务指标体系、成本指标体系和利润指标体系等。这些会计指标一般都体现在会计报表中。会计科目名称,也可理解为会计指标,所有会计科目即可构成一系列完整的会计指标体系。
中国《企业财务通则》中为企业规定的三种财务指标为:偿债能力指标,包括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营运能力指标,包括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盈利能力指标,包括资本金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营业收入利税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
1、资产负债率:是用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以及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的指标,通过将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相比较得出,反映在企业全部资产中属于负债比率。
2、流动比率:一般情况下,流动比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从债权人角度看,流动比率越高越好;从企业经营者角度看,过高的流动比率,意味着机会成本的增加和获利能力的下降。
3、速动比率:一般情况下,速动比率越高,企业偿债能力越强;但却会因企业现金及应收账款占用过多而大大增加企业的机会成本。
4、应收账款周转率:说明一定期间内公司应收账款转为现金的平均次数。用时间表示的应收账款周转速度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也称平均应收账款回收期或平均收现期。它表示公司从获得应收账款的权利到收回款项、变成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5、存货周转率:是企业一定时期销货成本与平均存货余额的比率。用于反映存货的周转速度,即存货的流动性及存货资金占用量是否合理,促使企业在保证生产经营连续性的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扩展资料:
企业的传统的业绩评价大多使用财务状况指标,用财务指标来评价业绩简单明了。但是仅用财务指标来评价管理者的业绩存在以下缺陷:
1、财务指标面向过去而不反映未来,不利于评价企业在创造未来价值的能力上的业绩。
2、财务指标容易被操纵,过分注重企业财务报告中的会计利润,使得企业管理当局采用各种方法操纵利润。
3、财务指标主要来自财务报表资料,不包含大多数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因素,如产品质量,员工的素质和技能,也不能反映经营过程和顾客的满意程度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指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资产负债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应收账款周转率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货周转率
很多。。。最核心的是净资产收益率,其他见楼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