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下:
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
2.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
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或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
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
会计控制简介:
会计控制是会计的一种重要职能,是经济控制中的一部分。其目的在于尽力保障预期内经济目标的顺利实现。所谓会计控制,主要是通过会计工作,运用会计特有方法,采取政策、制度定额、计划、标准责任和流程等控制方式和手段,对企业经济活动或资金运动进行的源、监督、调整的过程。
会计控制(accounting control)会计控制就是指施控主体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的控制。会计控制的客体就是资金运动,会计控制的主体是会计部门及利用会计信息对资金运动进行控制的其它有关决策部门,会计控制的组织体系是以会计部门为中心渗透到企业每个部门的网络系统。
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对货币资金、筹资、采购与付款、实物资产、成本费用、销售与收款、工程项目、对外投资、担保等经济、业务活动的控制:
①单位应当对货币资金收支和保管业务建立严格的授权批准程序,办理货币资金业务的不相容岗位必须分离,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当相互制约,加强款项收付的稽核,确保货币资金的安全。
②单位应当加强对筹资业务的管理,择恰当的筹资方式,严格控制财务风险,理使用。合理确定筹资规模和筹资结构:选降低资金成本,确保筹集资金的合
③单位应当合理规划采购与付款业务的机构和岗位。建立和完善采购与付款的控制程序,强化对请购、审批、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的控制,做到比质比价采购、采购决策透明,堵塞采购环节的漏洞。
④单位应当建立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度,对实物资产的验收入库、领用发出、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控制,防止各种实物资产的被盗,偷拿、毁损和流失。
⑤单位应当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做好成本费用的各项基础工作。制定成本费用标准,分解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差异,考核成本费用指标的完成情况,落实奖惩措施,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遵循以下原则:
(1)有效性原则。设计内控制度的目的就是规范管理行为,保证企业目标的实现。内控制度的设计必须从“有效”为前提,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当约束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所有人员,任何个人都不得拥有超越内部会计控制的权利,如不能因为企业的规模小,让管理者个人行为随意影响企业会计工作的有序进行等。
(2)全面性原则。内部会计控制应当涵盖企业内部涉及会计工作的各项经济业务及相关岗位,并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环节,如凭证控制、实物资产控制等。除此之外还应严格贯彻账、钱、物分管。
特别是企业的现金和银行存款业务,每日终了,应及时计算当日收入、支出合计数和结存数,逐日逐笔进行日记账登记;月份终了,日记账余额必须与有关总账余额核对相符,做到日清月结。同时,对财产物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清查,随时反映账面数与实存数,保证账实相符。这样能够防止贪污盗窃行为的发生,保障企业财产的安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内部会计控制
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对外投资、工程项目、采购与付款、筹资、销售与收款、成本与费用、担保等
会计中控制通常具有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控制的主体是唯一的,不是两方或多方。2.控制的内容主要是被控制方的财务和经营政策,这些财务和经营政策的控制一般是通过表决权来决定的。3.控制的性质是一种权力或法定权力,也可以是通过公司章程或协议、投资者之间的协议授予的权力。4.控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包括为了增加经济利益、维持经济利益、保护经济利益,或者降低所分担的损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