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有哪四大准则

feion1992024-07-25  1

应该是会计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吧?1、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本准则适用于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所有企业。”这实质上就是说,凡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是会计主体,对企业发生的各项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业务进行会计核算。2、持续经营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而不考虑企业是否将破产清算。它明确了会计工作的时间范围。3、会计期间 企业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决定了会计活动是连续不断的,如何将企业连续的经济活动以阶段成果形式反映出来,及时地为企业、政府及所有者提供企业经济和经营状况的信息,这就涉及到会计期间划分问题。《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应当划分会计期间,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会计报表。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季度和月份,年度、季度和月份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4、货币计量 在会计核算中,可能涉及到多种货币,由于各种货币单位之间的汇兑率是不断变化的,这就要求企业会计必须确立一种货币单位为记账用的货币单位,其他所有的货币、实物、债权债务等,都可以通过它来度量、比较和稽核。这一货币单位称之为“记账本位币”。《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同时还规定:“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也可以选定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的会计报表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

(一)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要求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会计核算的客观性包括真实性和可靠性两方面的要求。真实性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可靠性是指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避免错误并减少偏差。 (二)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三)相关性原则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会计提供的信息应当能够充分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的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一贯性原则一贯性原则要求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如有必要变更,应当将变更的内容、变更的累积影响数,以及累积影响数不能合理确定的理由等,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予以说明。

是会计四项基本前提或会计假设: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

1、基本准则:基本准则是会计核算工作者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是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概念基础,在企业会计准则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包括:财务会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会计要素分类及确认、计量原则、财务会计报告。2、具体准则:具体准则的制定是由基本准则而来的,主要就各项具体业务事项的确认、计量和报告作出的规定,分为:一般业务准则、特殊业务准则、报告类准则。3、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制定是根据具体准则和基本准则制定的,所以它是指导会计实务的操作性指南,是对具体准则相关条款的细化和对有关重点难点问题提供解释与操作性规定,包括会计科目、主要账务处理、财务报表及其格式等,以利于会计准则的贯彻落实,指导实务操作。4、企业会计准则解释:主要指的是企业会计准则在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相关解释和处理,同时对具体准则条款规定不清楚或者尚未规定的问题作出补充性说明以便于企业更好地运转。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64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