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如何算工资

feion1992024-07-25  0

加班工资的计算方式:加班的工资一般不低于员工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如果员工在休息日加班的,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在法定休假日加班的,则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三条用人单位不得违反本法规定延长劳动者的工作时间。第四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第四十五条国家实行带薪年休假制度。劳动者连续工作一年以上的,享受带薪年休假。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工资的计算方法如下:

1、计件工资

指按照职工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或作业数量)和预先规定的计件单价计发报酬的一种工资形式。实行计件工资制的工种或单位应具备一定的条件:

(1) 能准确计量产品数量;

(2) 有明确的质量标准,并能准确检验;

(3) 产品的数量和质量主要取决于工人的主观努力;

(4) 具有先进合理的劳动定额和较健全的原始记录;

(5) 生产任务饱满,原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和产品销路正常,并需要鼓励其增加产量。

计件工资具有直接无限计件工资、有限计件工资、累进计件工资、超额计件工资等多种。

计件单价,指实行计件工资制时,企业为职工完成的每件合格产品(或某项作业)规定的工资支付标准。计件单价是根据工作物等级、相应的计时工资标准和劳动定额计算出来得,是支付计件工资的主要依据。所以计件单价是否科学合理,主要取决于正确确定工作物等级和劳动定额。

2、计件单价的公式: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单位时间的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该工作物等级的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单位产品的工时定额

3、集体计件:

(1) 按产量定额计算: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的工资标准之和

(2) 按工时定额计算: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产量定额

计件单价= 集体计件单位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的工资标准之和×定员内全体人员单位时间内的产品工时定额。

扩展资料:

工资四个基本特征:

1.工资在企业经营期内可供企业长期、持续地使用,企业不必向投资人返还资本金。而负债则须按期返还给债权人,成为企业的负担。

2.工资凭其对企业投入的资本,享受税后分配利润的权利。净资产是企业分配税后净利润的主要依据,而债权人除按规定取得利息外,无权分配企业的盈利。

3.企业工资有经营管理权,授权管理人员行使经营管理权。但债权人并没有经营管理权。

4.工资对企业的净资产有无限的责任或有限的责任,而债权人对企业的其他债务不发生关系,一般也不承担企业的亏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工资

一个月按21.75天算,请了两天假应发工资=1000/21.75*(21.75-2)=908.05元

计提工资指的是当月会计核算当月的工资。一般是用基本工资+当月加班费+其他调整组成的。如果每个月没有其他特殊调整,可以用上个月的工资计提,在发放时再调整即可。如果每月的工资不是固定的,那么计提数可以按上月实际数暂提,也可按了解的真实情况暂提,待真正发放以后再作调整,保证应付工资没余额。每个企业的工资计提方法不大一样,有全年均衡提取的,也有按发放要求据实提取的,具体如何在管理成本和生产成本之间分配,由管理人员工资数额和生产人员工资数额决定。拓展资料:1.计提就是计算和提取。按规定的比率与规定的基数相乘。计算提取,列入某科目。是指在一个规定的基数上(如支付的合法员工薪酬),乘以规定的比率(如应付福利费全国规定的都是工资的14%),按此方法计算出来的就是应提取的应付福利费过程,计入应付福利费科目就是对后一句话的解释。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类目。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各有不同,管理要求也有不同。为了全面、系统、分类地核算与监督各项经济业务的发生情况,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和各项损益的增减变动,就有必要按照各项会计对象分别设置会计科目。3.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的计量单位,以凭证为主要的依据,借助于专门的技术方法,对一定单位的资金运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向有关方面提供会计信息、参与经营管理、旨在提高经济效益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4.其他符合会计制度的预计项目。根据现行会计制度的规定,企业应定期或至少每年年度终了时检查各项资产,合理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然而,对于“定期”,会计制度没有说明,这使企业在操作时有一定的随意性,同时企业之间缺乏可比性。而新的会计准则对计提时间作了明确说明,规定在“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判断资产是否存在可能发生减值的迹象。对于发生了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60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