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会计期望值法

feion1992024-07-25  3

26.▁简述会计记账基础。会计记账基础是指会计处理过程中确认收入、费用归属期间的基本方式。包括权责生制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是指对于会计主体在一定期间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凡是符合收入确认准的本期收入,不论款项是否收到,均作为本期的收入处理;凡是符合费用确认标准的期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支付,均作为本期的费用处理。收付实现制是指对于收入和费用按照首付款的日期确定其归属期,将收入在收到款的期间确认,将费用在支付款项的期间确认。27.简述“固定资产”账户的结构。“固定资产”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其借方登记增加固定资产的原价,贷方登记减固定资产的原价,期末余额反映企业固定资产的原价。

LEC法(格雷厄姆评价法),可对具有潜在危险性作业环境中的风险源进行半定量安全评价。该方法用与系统风险有关的三种因素指标值的乘积来评价风险大小,这三种因素分别是: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C(consequence,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风险大小,即:D = L × E × C事故发生的可能性L、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E和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C的取值可依据历年发生的事故情况、监管工作经验等进行判断,分别对应相应分值,相乘得到危险性分值D。D值越大,说明风险越高。风险级别由D值的大小确定。不同风险等级对应的D值一般根据经验进行划分:(1)分数值D≥720分,极高风险;(2)720>分数值D≥240,高风险;(3)240>分数值D≥150,中风险;(4)150>分数值D≥70,低风险。且将风险等级从极高、高、中、低分别用红、橙、黄、蓝表示。

期望值并不能衡量风险的大小,它只是所有可能输出值的加权平均数,是预期的数字 而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结果与期望值的偏离程度的表示,所以,只有在期望值相同的情况下,才有必要比较标准离差,在预期相同的情况下,选择风险较小的方案。

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是指,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前或之后(但还没有结束),该事件给人们的生活、生命、财产等各个方面造成的影响和损失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评估的工作。即,风险评估就是量化测评某一事件或事物带来的影响或损失的可能程度。常用方法一、风险因素分析法风险因素分析法是指对可能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进行评价分析,从而确定风险发生概率大小的风险评估方法。其一般思路是:调查风险源→识别风险转化条件→确定转化条件是否具备→估计风险发生的后果→风险评价。二、模糊综合评价法三、内部控制评价法内部控制评价法是指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结构的评价而确定审计风险的一种方法。由于内部控制结构与控制风险直接相关,因而这种方法主要在控制风险的评估中使用。注册会计师对于企业内部控制所做出的研究和评价可分为三个步骤:四、分析性复核法分析性复核法是注册会计师对被审计单位主要比率或趋势进行分析,包括调查异常变动以及这些重要比率或趋势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以推测会计报表是否存在重要错报或漏报可能性。常用的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趋势分析法三种。五、定性风险评价法定性风险评价法是指那些通过观察、调查与分析,并借助注册会计师的经验、专业标准和判断等能对审计风险进行定性评估的方法。它具有便捷、有效的优点,适合评估各种审计风险。主要方法有:观察法、调查了解法、逻辑分析法、类似估计法。六、风险率风险评价法风险率风险评价法是定量风险评价法中的一种。它的基本思路是:先计算出风险率,然后把风险率与风险安全指标相比较,若风险率大于风险安全指标,则系统处于风险状态,两数据相差越大,风险越大。风险率等于风险发生的频率乘以风险发生的平均损失,风险损失包括无形损失,无形损失可以按一定标准折换或按金额进行计算。风险安全指标则是在大量经验积累及统计运算的基础上,考虑到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情况、法律因素以及人们的心理因素等确定的普遍能够接受的最低风险率。风险率风险评价法可在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注册会计师行业风险管理中使用。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s://www.niukebaodian.com/kuaiji/1054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