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是比较复杂一点儿,不过建议你先找一份成本会计作一下,理论加实践,那样理解会更深刻一些!
现在成本会计,材料会计大多需要2-3年同岗位经验.我个人认为成本会计有些难. 会计的十种岗位:1.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 2.出纳 3.稽核 4.资本、基金的核算 5.收入、支出、债权债务的核算 6.工资、成本费用、财务成果的核算 7.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核算 8.总账 9.财务会计报告编制 10.会计机构内会计档案管理 企业常设会计岗位: 出纳、会计、会计主管 注意:现在会计基本都用到用友,金蝶等财务软件.必须熟练. 我认为会计比较简单的岗位有"记账会计""往来会计""费用会计"等
1、负责生产成本的核算,认真进行成本、开支的事前审核;
2、严格控制成本,促进增产节约,增收节支,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负责对生产成本进行监督和管理;督导成本控制及清点存货,审查原材料的采购;
4、认真核对各项原料、物料、成品、在制品收付事项。负责编制原材料转账传票。负责编制工厂成本转账传票;
5、随时抽查企业原材料供应情况;
6、根据成本报表预测成本。就产品的销售价格编制报表,向财务经理提供资料;
7、保管好各种凭证、账簿、报表及有关成本计算资料,防止丢失或损坏,按月装订并定期归档;
8、参与存货的清查盘点工作,企业在财产清产中盘盈、盘亏的资产,要分别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9、负责编制材料的领用分配表,进行会计核算;
10、负责核算企业工资、基金情况;
(1)每月对生产部提供的工资核算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包括加班工资和员工公伤、探亲、事假的按比例扣款计算是否准确;负责监督新员工的现金工资计算、离职公司员工的工资消除、员工各时期的工资增减变动等是否准确无误;
(2)将审核无误的工资原始资料经主管领导签章后,编制员工工资汇总表;按时将工资输入软盘送交主管,经领导审阅后送交出纳员,以保证工资的及时发放;
(3)根据上级规定的提取比例,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正确计算工会经费、娱乐活动经费、员工福利基金,按列支科目填制记账凭证;
(4)配合生产部做好人工费用的统计工作,提供奖金计算依据;
(5)定期核对各部门实发奖金数,核对发放人数和发出数是否一致,并妥善保管当年工资、奖金发放资料、计算工资的各种会计凭证、报表、工资晋级表等;
(6)掌握非在册人员的劳务费支出情况,严格按支付手续支出。
11、每月月底按时分摊各部门待摊、递延费用以及各项预提费用;
12、办理其他与成本计算有关的事项;
13、公证和诚实地履行职责,并做好企业的有关保密工作;
14、完成财务经理安排的其他工作。
工作内容:
1、收集材料单,入库单,与仓库材料会计或保管员/仓库记账员接口,做好协调工作。
2、确定最合适你公司材料成本计算方法:先进先出,加权平均等。
3、建立材料明细账,确定产品分类。
4、月底根据发出材料,购进材料单,汇总合计,与仓库材料会计核对。
5、根据计算方法
确定单位成本,及结存成本。
6、期间末做材料预算,成本对比,进销差价分析。
控制生产成本。
1、成本项目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直接消耗的主要原材料,一般企业都在60%以上。所以就这个问题,企业的成本会计和仓库和车间要密切配合,搞好原材料的核算工作。归集原材料成本主要根据车间开具的领料单,这个领料单一般是一式三份:车间留存一份;仓库一份、财务一份。在实际工作中,月末三家要核对领料单,差一张也不行。之后成本会计根据领料单编制本月材料耗用明细表,据此进行会计处理。
2、财务制度规定,要划分产成本和在产品的成本界限,所以到月末成本会计要和车间一起盘点在产品,如果主要原材料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比较大,那么在产品成本可以只计算原材料成本,不计算加工成本。根据上月在产+本月领料-本月在产=本月实际消耗,计算出实际的材料成本。
3、正确核算当月的产成数量,因为这是计算当月成本的基础,这也需要成本会计和成品库还有车间核对当月的入库单,三家要把产成数对齐了。
以上三点是成本会计和材料库、成品库和生产车间要协调的工作,这些工作做好了,就为成本核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成本会计”和“出纳”、“应收账款会计”、“应付账款会计”都是会计工作的基础岗位。“现金流”循环中从现金变存货,再由存货变为现金,一般企业特别是工业企业,存货在资产负债表中所占的比重很高,可以说流动资产中大部分是存货,都在至少三个月销售额以上。就是说企业的现金流中承上启下的就是“成本会计”。他要核算和控制的是从材料变为在产品,最终成为产成品的所有财税处理。“成本会计”可能是会计工作中最烦琐的工作。因为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的种类繁多,要核算清楚是工作量巨大。要了解每一个BOM,有差错要一颗颗料去查。每天就在做表,查差异。还要去了解企业的研发、生产、销售等实际情况。
“成本会计“主要工作是核算和控制企业的所有存货成本。企业的从财务来说可以建立核心竞争力的只有成本最优。成本会计所有工作应该都是建立在此基础上的。成本方面的预算一般都是通过BOM的标准成本来实现的。BOM可以说是成本的核心。成本会计的工作都要依赖其他部门的.同事的协助才可以完成。举例来说一个新型号的产品上马。
第一步是研发部门,设计好产品定好BOM。供应商开发部门的去询价,定样品。成本会计应参与到此流程中去分析产品的成本毛利等,为相关部门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
第二步是小批量试生产,制造工程部门的工程人员制定产品的工艺流程,测试和制定人工和机器定额等。成本会计应按业务的实质制定相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和流程。
第三步是批量生产。成本会计应该为此提供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分析,查找到相关原因。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依据。如返修率过高,应按相关工程人员的分析报告,将因为返修引起的所有成本做出分析,将工程人员估计的正常返修去除,按工程人员分析引起返修的工位分到部门或个人等。简而言之就是用数据来反映出返修的原因,提出分摊相关成本到相关责任部门或建议有权的管理人员出台相应措施来实现返修率的正常。返修率高看来只是小问题,但因为现分工精细化的今天,因为返工需要时间,客户对产品有交货期限的要求,可能会不能及时交货,客户就会撤销定单。就算来的及交货,但采购一般是按正常用量加上估计的返修或报废的量定购的材料。
因为返修可能要用相应的材料,但企业没有库存,要向供应商要货。但供应商的货一样有交货期限,不可能马上就到,一样会引起企业相关成本的增加。这是一个不良的现金循环,会造成销售量的下降,相关材料的积压。对于现金循环来说,就会让企业的现金永久性的减少。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企业的成本会计是“现金流”回流的关键,只有企业生产出最优成本的产品,才可以从客户处取得现金,用于新的现金循环。
成本会计本身是门易学难精的会计。
成本会计主要是用来计算成本,计算交易的总成本与单位成本。在学校学成本会计时会感觉相较于财务会计来说相对简单很多。
但是,离开学校投入实务会发现成本会计比财务会计更形复杂困难。这是因为成本会计在实务的运用上通常不单单只涉及会计计算,往往会涉及库存、生产等相关制造流程作业,甚至还有销售端作业。
这些生产、库存、销售等各环节都会影响成本计算,但是对于一个会计系出身的人往往对于这些环节却多是陌生的。因此,会计人往往感觉成本会计的实务比财务会计实务来得困难许多。
会计职业发展前景好,越老越吃香
以会计作为职业你会获益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你可以了解企业到底是如何运作的。会计领域为从业者提供了不断变化并富有挑战性的工作。
所以很多商界成功人士最早都是从事会计工作的,同时,很多大企业的财务总监必须具有会计的背景, 在国际500强公司,40%以上的高级管理人员出身财务管理部门,有的甚至出任企业总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