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环境会计工作的最终成果,也是环境会计核算体系中最重要的部分。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揭示环境资源的利用情况和环境污染的治理情况,是治理严峻环境问题的必然要求。
(一)环境会计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我国对环境会计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近年来,虽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基本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与定型的实践模式。同时,由于环境会计方法体系的多元化,核算对象的复杂化,使得需要用货币计量,披露的环境资产与负债,环境成本与收益等信息缺乏可操作性的方法,导致当前环境会计缺乏与实务相结合的理论支点,其结果是环境会计实务没有相应的理论指导,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出现盲点,所以无法评估公司的环境绩效以及公司的环境活动对财务成果的影响,这样造成大多数企业逃避社会责任。(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多样化我国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形式繁杂,既有将独立的环境年报公布在公司网站上的,也有将环境信息隐晦地包含在其他会计报告中的。据调查显示,企业目前环境事项的披露方式主要有5种:年度报告;内部工作会议记录;单独报告;包含于会计报表附注;包含于董事长报告。而披露方式没有哪一种占绝对优势,表现出较为复杂的局面。(三)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够全面、完整我国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比例不高,公布环境报告寥寥无几,即便是对强污染的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但也不够理想和全面,公布环境资料方面持低姿态,公布的环境资料可比性差,定量分析资料很少,定性信息披露不附时期。在环境会计信息要素方面,不能满足使用者信息对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资本、环境费用、环境收益和环境利润的需求。在环境绩效信息方面,对于不能用货币量化披露企业与环境因素有关的会计信息,无法在财务报表内作为正式项目反映。(四)缺乏相应的有关环境会计和信息披露的会计准则在环境会计研究中,环境会计信息披露是最早进入实务领域的,但发展至今仍没有共同可接受的专业标准。目前,企业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方式各不相同。另外,企业出于竞争的压力,很可能只会披露一些取得较好环境绩效的信息,而对企业自身不利的信息则只字不提。如此,环境会计信息使用者就难以获得真实的环境会计信息,难以对企业环境信息进行对比分析,也就无法对企业的环境绩效进行全面的评价,影响其决策。而会计准则是会计工作的标准和准绳,对于规范和推广环境会计工作具有理论依据。
环境会计信息是企业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及其财务影响的信息。其形式具有多样化:既有定性的消息,也有定量的消息;既有货币信息,也有实物、技术等指标表示的非货币信息。对于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一方面可以借鉴财务报告的思路,利用财务报表和报表附注来揭示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另一方面可以对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另外,也编制专门的环境报告来提供企业的环境绩效状况。(一)财务报告1.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是财务信息的主要载体,那么将环境问题引起的财务影响纳入其中也是实际可行的。应该在传统的会计六大要素的基础上,对环境会计要素各项目中追加项目:一是资产要素中增加“环境资产”。环境资源作为环境资产是确定其未来效用的可靠性、计量的可能性和地域性的标准;二是负债要素中将企业承担的环保社会责任加以确认。确认环境负债时,对可能出现的虽然不存在法律义务而企业负有推定义务,或有在法律义务基础上的推定义务时,企业管理部门必须作出负担有关成本的承诺:对环境负债的披露;三是所有者权益要素中将自然资本、环境资源收益、环境利润等加入其中:四是在收入要素中除了确认传统的生产经营所得带来的收入外,还包括企业在推行环保政策、积极治理污染时所享受到的国家给予的补贴、奖金和税收减免,企业回收的“三废收入”以及实施环保措施后企业形象、信誉度的提高而带来的社会效益等;五是费用要素不仅仅计算经济成本,还包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以及耗用资源和排污而被征收的生态环境补偿费、治理费、环境研究与开发费等环境保护支出等;六是利润要素中环境要素并不体现环境资产的增加,相反,环境效益的产生往往会伴随环境资源的减少而减少。另外在会计政策的披露中,补充与环境成本和负债相关的特定会计政策披露和对资金之外的环境资源及生态循环价值确定为会计对象内容进行说明。2.报表附注。环境会计报表的附注分为括号附注和底注两种形式。括号附注不宜过长,以便于阅读。企业用括号注释揭示以下信息:(1)环境会计的特定程序和方法,如直接环境效益采用影子价格法还是数学分解法;(2)说明环境项目的特征,如某种环境负债有无优先要求权;(3)按替代性计价方法得出的金额,如在按历史成本入账的环境资产后面列示其现行市价;(4)需要参见其他报表或报表其他部分的说明。报表底注是在报表正文下面用一定的文字和数字表示的补充说明。环境会计的底注可揭示:重要会计政策,如环境资产的计价与摊销政策,环境利润的确认政策:环境会计变更事项,包括环境会计方法的变更、报告主体的变更、会计估计的改变等。(二)单独披露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单独披露,是指在充分利用现行会计制度所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主要报表及其附表披露环境会计信息的基础上,对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采取另外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予以披露的模式。环境会计要素(环境资产、环境负债、环境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直接环境收益、环境成本费用支出、环境利润)各项目皆能被现行会计报告所涵盖,可直接在现行会计报告内披露或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披露。而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治理和利用情况、环境法规制度制订与执行情况等综合环境效益指标,诸如综合能耗降低额及降低率、资源利用率、万元产值能耗降低额及降低率、污染治理完成数及完成率、主要环境质量指标达标率、污染排放总量减少数、污染排放所含污染物质含量降低数、厂区绿化率及所在社区居民疾病率等。这些指标或项目是“现行会计报告涵盖不了的部分”,它们既不可能直接在现行会计报告内披露,也不可能对现行会计报告改进后予以披露,只能采取另外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办法进行披露。单独编制环境会计报告的内容只反映环境质量情况、环境治理和利用情况、环境法规制度制订与执行情况等综合环境效益信息。(三)环境报告编制单独的环境报告便于信息使用者对企业的环境行为和环境工作有全面的认识,环境报告的内容应包括:(1)环境法规执行情况,包括执行的成绩和未能执行的原因。(2)环境质量情况。(3)环境治理和污染利用情况。编制环境报告可以同时使用表格、文字、等多种方法。在编制的初期,为简便和易于操作,可先以文字、图形和数量、技术指标为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之后,环境报告应该以一系列环境技术和货币指标的表格为主。也就是说,环境报告应该逐步成为一种正规、严谨的信息报告工具。环境报告需要适应多方面的信息需求,以便使企业对外披露的环境信息能够发挥最大的效益;同时,环境报告需要进行审查验证,以保证环境信息披露的客观性和可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