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和有关资料。
编制基本要求:
1、记账凭证各项内容必须完整。
2、必须以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为依据。
3、记账凭证应连续编号。一笔经济业务需要填制两张以上记账凭证的,可以采用分数编号法编号。
4、记账凭证的书写应清楚、规范。相关要求同原始凭证。
5、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或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也可以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填制。但不得将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6、记账凭证上,必须有填制人员、审核人员、记账人员和会计主管的签名或盖章。对于发生的收款和付款业务必须坚持先审核后办理的原则,出纳人员要在有关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上签章,以明确经济责任。
对已办妥的收款凭证或付款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出纳要当即加盖“收讫”或“付讫”戳记,以避免重收重付或漏收漏付发生。
7、除结账和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账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
记账凭证编制的注意事项:
1、所附原始凭证张数的计算,一般以所附原始凭证自然张数为准。
2、一张原始凭证如涉及到几张记账凭证的,可以把原始凭证附在一张主要的记账凭证后面,并在其他记账凭证上注明附有该原始凭证的编号或附上该原始凭证的复印件。
3、一张原始凭证所列的支出需要由几个单位共同负担时,应当由保存该原始凭证的单位开具原始凭证分割单给其他应负担的单位。原始凭证分割单必须具备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会计人员进行账务处理时,应该依据过去的交易或事项留下的原始记录来做账。扩展阅读:会计人员做账的注意事项时效性任何信息的价值都有其时间性,且在某种程度上信息越及时其价值越高。过时的信息只能作为历史资料,对决策毫无用处。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账务处理过程中,其必须要保障会计信息提供的时效性。因为这样才能够为企业经营者经营决策提供相关依据。倘若失去了会计信息的及时性,那么相关性便也无从谈起。所以,财务人员做账,必须要确保为经营管理人员提供及时财务信息。不过,在现实具体操作中,财会人员有时候需要在及时性和可靠性之间作出权衡。这即是说,在某些特殊情况下,为得到时效性极强的会计信息,财务人员可能要适度放弃一些精确性和可靠性。这是因为,前者将大大增强会计信息的有用性,若失去了及时性,会计信息再可靠也失去了其应有价值。所以,财会人员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应学会适当兼顾,学会怎样才能更好地为对方提供及时且有价值的会计信息。真实性真实性同样也是注意事项中很重要的一环,它要求据以进行会计核算的经济业务必须是企业实际发生过的经济业务,并且要有合法的依据。同时,真实性还要求会计核算的过程具有客观性,即所用的会计方法和标准应该符合经济业务的特点,而不能凭空捏造,更不能出现账簿记录与会计报表不相符合的情况。此外,有关真实性,其还要求会计核算的结果应当与企业实际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相一致,这样其为管理者提供的信息才更加可靠。因此,财务人员对于经济业务的记录和报告,应当做到不偏不倚,以客观的事实为依据,不受会计人员主观意志的左右,从而避免产生错误并减少偏差。事实上,企业提供会计信息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需要,因此,必须做到内容真实、数字准确和资料可靠。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财会人员既然选择了会计这条道路,那么就必须要将会计做账注意事项牢记于心,否则不仅违背了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同时也可能会给公司和个人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或是不必要的麻烦。情况严重的,甚至还会遭到有关部门查处,所以一定不能大意。
记账凭证的依据有:第一,正规发票。第二,带有经手买卖双方签名的发票。第三,带有盖章的货物清单。第四,带有单位主管人签名或盖章的凭据。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对为实现企业的生产经营或者管理目标而进行的专业管理控制制度,是全方位的过程控制体系和针对一些关键点中的细致管理,最终形成一个系统的管理规范。而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是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统一化管理,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的实现提供了科学会计信息依据,促进企业有效地进行资金再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的内部控制与会计工作具有必然的联系,要想提高企业的会计工作质量,达到会计工作目的,就要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促进企业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而要想实现内部控制效果,需要从会计工作质量出发,确保企业的资金安全完整,实现企业的良性发展。